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ID:82404676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152****3933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6页
资源描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2021·山东青岛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设市官,鲁谓“贾正”,楚谓“市令”,齐谓“市掾”,宋、郑、卫等国称为“褚师”。据此可知当时()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官府重视工商市场管理C.社会转型推动商业发展D.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2.(2021·山东烟台期末)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汉代的城市经济也获得发展。当时的长安,设“市长一人,秩(俸禄)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这说明汉代()A.城市商品经济已高度发达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商业C.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发展促进了政策调整3.(2021·山东菏泽期末)下表反映了宋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入情况。据此可知,宋代()时间农业收入农业占比工商业收入工商业占比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2321万贯65%1238万贯35%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2162万贯30%4911万贯70%A.农民的负担减轻B.民营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C.商品经济的活跃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4.(2021·浙江开学联考)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5.(2021·山东滨州期末)唐朝时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由此可见,唐朝()A.鼓励海外贸易B.对外贸易繁荣C.海外贸易成为主要税源D.广州成为世界贸易中心6.(2021·山东聊城期末)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远到津巴布韦都有不等数量出土,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发现最多。这主要说明()A.宋代制瓷技术高超B.宋代对外交往频繁C.宋与埃及直接往来D.海上丝路范围广大

17.(2021·北京海淀期末)唐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机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一现象()①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表明金融汇兑业务的出现③导致纸钞滥印通货膨胀④加大了商人携带现钱的危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2021·陕西宝鸡模拟)明清时期,欧美各国视中国瓷器为珍宝,欧洲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海外市场。买主特别定制的融合西方艺术风格的“中国形”瓷器在欧洲颇受欢迎。这主要得益于当时()A.东西方贸易密切B.官营手工业发达C.景德镇美名外扬D.中外艺术的融合9.明朝的《广东通志》中记载:“本朝……互市,立市舶提举司以主诸番入贡。旧制应入贡番,先给与符簿。凡及至,三司与合符,视其表文、方物无伪,乃津送入京。”这说明明朝()A.朝贡贸易受到严格管理B.政府严格限制私人贸易活动C.政府大力发展官方贸易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10.有学者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1世纪初,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由政府担保。材料表明()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业二、能力提升11.(2021·北京门头沟模拟)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大量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生动再现了汴京商业的繁荣风貌。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工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改变12.(2022·云南师大附中月考)明正德时期,徽州出现了外出经商的热潮,弘治以前读书力田,间事商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而经商的丰厚利润也让一些士大夫纷纷出外经商,“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这表明()A.封建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经济影响观念转变

2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经世致用思想逐渐盛行13.(2021·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二模)在唐朝初期,沙州(今敦煌市)和甘州(今张掖市)是比较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枢纽城市。安史之乱后,甘州等开始逐渐没落,凉州(今武威市)逐渐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据此可知,唐朝丝路贸易的发展()A.受到政局变动因素的影响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中断D.推进了唐朝经济重心的转移14.(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江苏曾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空白。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遗产群。此次考古发现()A.证实了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中心B.扩充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C.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D.必须与历史文献印证才可证实真实性15.(2021·重庆检测)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上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6.(2021·天津河东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建立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商业活动越来越发达。当时的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且以后者为主。两宋时期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限制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当时,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50个国家以上,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摘编自《中国历史简明读本》(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17.地契的最早原型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存明朝前期的土地契约中,最多的是徽州地契,那里是明代许多商人的故乡,研究者在当地收集到近千件明朝以来的土地契约文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下是一份明初契约文书,日期是1400年。十二都十保胡荫,承祖父户下有田壹号,坐落本都玖保,(鱼鳞图册)玉字柒百捌拾壹号田,取捌分肆厘捌毫。其田东至路,西至李资衮等田,南胡祖寿等田,北汪彦伦田。土名亭子头。今来为无谷支用,同叔母朱氏商议,自情愿将前项壹号内田,尽行立契出卖与王猷干名下,面议时值价谷壹拾秤,其价当成契日一并交收足讫。其田今从出卖之后,一听买人自行闻官受税,收苗管业。如有四至不明及重叠交易、内外人占拦,并是出产人自行祗当,不及买人之事。所有上手来脚,与别产相连,缴付未便,日后要用,本家索出参照不(无)词。今恐人心无凭,立此卖契文书为用。建文二年九月日出产人胡荫(押)契叔母朱氏(押)见人王丑干(押)叔胡隆舟(押)依口代书人吴志高(押)今领契内,价谷并收足讫。同年月日再批。(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契约文书的价值。(2)围绕材料提供的信息,对明朝前期的契约文书进行合理解读。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

41.B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甚至设立专门的官吏,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社会转型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是主流思想,排除D项。2.D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为了适应这种发展,汉代设专门的官员进行城市管理,故选D项;汉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排除A项;汉代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排除B项;汉代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3.C宋代工商业收入增长迅速,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也大为提高,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故选C项;材料中得不出农民负担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给出民营工商业收入在整个工商业收入中的占比,得不出“民营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没有放弃,排除D项。4.A题干提到盛泽在原有市集的基础之上,由于绫绸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繁荣,体现了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故选A项;题干提到的是盛泽因为绫绸业而繁荣,并没有说明其由草市发展而来,也未提到地方商业中心的地位,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区域分工问题,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工商业发展导致人口增长,而不是人口增长导致农村贸易网络化,排除D项。5.B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材料反映唐朝对外贸易繁荣,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的鼓励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海外贸易成为主要税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对比广州和世界其他地区,因此无法得出广州是世界贸易中心的结论,排除D项。6.D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瓷器远销海外,海上丝绸之路范围广大,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制瓷技术,排除A项;仅以瓷器远销不能说明宋代对外交往问题,排除B项;埃及出土瓷器并不能证明宋与埃及直接往来,也可能是通过中间商运送过去,排除C项。7.A由于商品经济发展,铜钱缺不敷用,携带不便,来京贸易的商贾将销货款委托各道进奏院(诸藩镇在京办事处)、诸军府、节度使或富家,领取半联票券,合券即可取款,故①正确;唐代的飞钱实际上是一种票证,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飞钱的出现,表明金融汇兑业务的出现,故②正确;飞钱是汇兑券,本身不进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不是纸钞,故③错误;“以轻装趋四方”说明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8.A根据材料可得出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流行,主要是受到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更加密切的影响,故选A项;明清之前官营手工业也很发达,排除B项;C项在明清之前已经存在,排除;材料所涉及的定制品只是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出现,并不能体现艺术融合,排除D项。9.A材料体现的是朝贡贸易在明朝时期有严格的流程,受到严格的管理,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私人贸易活动,排除B项;政府大力发展官方贸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0.D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出现了私人发行的金融票据,以及政府担保的票据兑换,这表明商品经济推动了信用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故选D项。二、能力提升11.B材料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也侧面说明宋代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故选B项;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以后,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工商业者大多是民间的自由工商业者,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始终坚持的政策,只是不同时期重视程度不同而已,排除D项。

512.B题干显示明代徽州外出经商的热潮出现,甚至士大夫也被商业的利润所吸引而从事商业活动,这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故选B项;封建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观念的影响,而不是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排除D项。13.A根据材料可知,因受战乱影响,丝绸之路贸易中心实现转移,故选A项;材料强调丝路贸易沿线商业中心的转移,而非强调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因安史之乱改变了原来的丝绸之路路线,但丝路贸易并未中断,排除C项;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与材料不相符,排除D项。14.B材料表明此次考古发现丰富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故选B项;唐宋时期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只是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史料,没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排除C项;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历史文献的真实性,排除D项。15.D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而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贝在商代和西周是作为货币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取代海贝,故选D项。16.参考答案(1)表现:私营贸易迅速发展;设置专门的机构;颁布法律条文;贸易交往国家多,货物种类多,限制官员经商。影响:推动了宋朝时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促使宋朝时期商业政策的松弛。(2)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的白银;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积极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17.参考答案(1)契约文书是当时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的凭证;拥有契约文书,土地所有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契约文书属于文献史料和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史料用于研究明朝初期土地的买卖情况,土地占有等情况;同时,在使用中需要结合其他史料相互佐证和补充。(2)明朝前期土地买卖的主要方式是签订契约文书;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土地买卖更加频繁,因而保留下来的明朝地契最多;有为他人代写契约文书的人,满足了人们录写文字的需要;土地可以继承,土地买卖有征得亲属的同意;契约文书最后的签字画押如果是叔母签字说明明朝前期部分普通妇女也会写字;这一史料有较高价值,有利于研究明朝前期的土地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