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399666
大小:19.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9-28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云霓》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云霓》教学设计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阅读单元短文可以让学生:(1)领会“虚”与“实”的含义(2)理解现代散文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明白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而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在现代散文中,调配得当的“虚”和“实”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如果只有“实”,即使描绘得再具体、再逼真,也只是模仿,而无生气和灵魂;如果只有“虚”,没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就会显得抽象,虚无缥缈。恰当的做法是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篇短文对学生阅读散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把握了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可以解决如下几个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一是散文的谋篇布局、解决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问题。 二是分析表现手法的问题,富有暗示性。 三是理解选材取材的作用。分析这些材料的写作用意是散文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因此本单元可将探讨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散文的选材取材的作用上进行拓展。 《云霓》这篇散文很好地处理了“虚实”关系问题的文章。《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作者的语言造诣和风格;理解云霓的特殊含义。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社会现状和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以及自觉地把个人的艺术创造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贵精神和使命意识。教学重点:云霓的含义教学难点:丰子恺散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师生讨论。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天空晴朗,抬头望天,我们可以看到白云,但“你”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可以回答?霓----是太阳光进入小水滴里,经过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形成的,通常出现在虹的旁边,呈一种色彩的圆弧,它的颜色排列与虹相反,色彩要比虹淡一些,也叫副虹。(教师补充)各位同学请看图片,这幅彩虹图,彩虹上方暗淡一些,和彩虹颜色排列相反的就是“霓”。无论“虹”还是“霓”,那都是下雨天才有的现在,也就是说见到“虹”、“霓”是下雨的迹象。下面请看张“云霓”的图片。(解题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看图导入,了解作者。1.出示丰子恺的一些漫画作品。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个家的父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等。再出示丰子恺绘画,叶圣陶编辑的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丰子恺的绘画作品的了解。2.学习大师其人。丰子恺(1898.11-1975.9)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丰子恺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早年接受过佛教影响,亦关心民间疾苦,故早期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多赞美儿童的纯洁心地,以反衬成人世界的恶俗;多从日常生活琐事取材,让纷纭世界的一鳞半爪点染生活的情趣与哲理,讲求趣味,给人以飘然出世之感,但有时失于琐细。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则渐次贴近现实,写了一些关怀民生的力作。从总体上看,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有诗情画意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3.课文题解。本文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画集所撰写的序言。“云霓”既是该画集卷首画的名字,又是该画集的题名,又被作者特意拈出当画集序言的标题。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云霓”的特别偏爱,而且暗示出“云霓”在画集和文章中特殊重要的位置。(三)、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掌握字音。(指名学生完成)矗立()充塞()烟囱()港汊()薄荷()薄礼()薄面()薄葬()薄饼()啖饭()糠粞()云霓()垂髫()沛然()龟裂()气氛()感喟()拮据()档案()拙笨()修葺()2、单独朗读与齐读相结合,有感情朗读课文。(四)、自主、合作、研讨学习1、围绕“云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教师点拨,学生思考讨论自主完成)作者用了五个自然段回忆了去年夏天盼云霓的事情。第二段:概括陈述大旱的现象。
2第三段:作者先列举各种现象,形象地刻画气温之高;接着描写因天旱造成水荒,人们生活的艰难;再写抗旱的努力及成效。突出了大旱的严重。第四段:作者用一些短句子,十分生动地描写出人们盼雨的急切心情、紧张心理。第五段:与开头呼应,用简要的语言交代目前的悲惨现状。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注意练习本打稿回答。(1)、作者为什么要写“云霓”?(2)、结合时代背景,“云霓”有哪些内涵?(3)、作者为什么用“云霓”作标题?讨论10分钟后,小组推出代表回答。教师点拨。(1)、作者为什么要写“云霓”?“五色灿烂”的云霓本是大自然的普通景观。然而,在一个“连续两个月不下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的特殊时期,它却成为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善良百姓唯一的安慰和勉励,承载着人们对它的殷殷期盼和无限希望,因为它是雨的前兆。(2)、结合时代背景,“云霓”有哪些内涵?分析:“大热”和“大旱”——混乱不安宁的时代、艰难的时世“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人们为了生存而在混乱的年代、艰难的时世辛苦无奈地抗争。“云霓”——象征意义,用来指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结论:云霓是勉励人们,维持生活的希望。云霓是被作者赋予了关怀民生的期望。云霓暗示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联,是作者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价值定位。(3)、作者为什么用“云霓”作标题?1、云霓是文章的文眼和题旨的关键。文章告诉我们,该画集是作者“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由此可以推断,该画集的画作大多是表现老百姓与大旱抗争的辛苦、辛酸与沉重主题的。2、更重要的是,作者坚信,云霓“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以“云霓”为题,突出本文主题。3、欣赏作者的语言特色。(1)、反复朗读和自由朗读结合。自己感觉写得好的语段,并分析用词特点和手法。本文语言颇为讲究,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造诣。如“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中的“爬”,“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中的“弯”,“农人啖着糠粞,工人闲着工具,商人守着空柜”中的“啖”“闲”“守”等词语都非常形象、生动。
3其次是语言的形象性。如室内凳子、桌子的温度给人的感觉,蜡烛、薄荷在高温中的变化,狗、人们对抗高温的表现,细致而生动地传达出“大热的苦闷”。丰子恺的笔调是平实而亲切的,如话家常一般,而且轻松而有趣味,不乏幽默,如“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但这轻松幽默的语言中表达出的是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包含的是对民艰难的体恤和无限辛酸。4、研讨课文的结构和手法——散文的虚与实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文章谈的是云霓,但背后隐藏着人民遭受灾难的现实,作者进一步将关于云霓的讨论引申开去,提到画集《云霓》(其实是所有艺术)的功用,以此寄托自己的无限希冀。5、堂上作业,拓展延伸。学完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云霓’”为话题,写一篇短文。(五)、专题探究与反思 散文中材料的作用 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常常是多个材料并用。当然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直接承载“虚”的材料是主体材料,而其它材料可称为穿插材料。一般来说,主体材料是直接为主旨服务的,而穿插材料是为了使“实”(主体材料)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服务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主体材料作铺垫,或衬托主体材料;二是丰富充实写作内容,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例如,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却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和辛酸,为什么?作者是以此引出能预示雨水的云霓,同时衬托出云霓带给人希望的特点。具体如何把握作者选材的用意呢?只要辨明所分析的材料与主体材料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位置即可: (1)是主体材料的构成部分的:表现主体材料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点明主题。 (2)放在主体材料前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 (3)放在主体材料的后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或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 (4)与主体材料相反或有不同点的:与主材料形成对比,反衬或突出主体材料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勉励我们,维持生活的希望云霓被作者赋予了关怀民生的期望暗示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联,是作者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价值定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