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ID:82330505

大小:887.8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8-30

上传者:wwwangjian1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1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2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3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4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5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6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7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8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9页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专题08 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专题08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一、单选题(2022·浙江·高二期中)下图为浙江省江郎山风景区中的红色砂岩“三爿石”景观,2019年7月,浙江省中学暑期研学旅行团队到达该景区,实地观察了当地的典型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三爿石”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A.固结成岩—风力侵蚀—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风力侵蚀—地壳抬升2.某同学在“三爿石”景区捡到一块当地的岩体标本,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及测量,那么观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图下方为比例尺)()A.B.C.D.【答案】1.C2.B【解析】1.砂岩属于沉积岩,因此需要先发生沉积作用,而后固结成岩,而形成红色砂岩,B、D选项错误。而后地壳抬升,受到侵蚀作用影响而形成“三爿石”景观,浙江省位于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此主要受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流水侵蚀作用影响,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故选C。2.根据所学知识,组成砂岩的碎屑物的粒径为0.1-2mm之间,图中A、C、D选项比例尺太小,表示实际物体过大,与实际不符,而B选项比例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B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2022·浙江台州·二模)“甲午岩”是台州大陈岛上的著名景点。主体由两块各长15米、宽11米的花岗岩组成,素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美誉。下图为“甲午岩”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发育成“甲午岩”地貌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4.构成“甲午岩”的岩体由完整到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海浪搬运C.地壳运动D.风化作用【答案】3.B4.D【解析】3.甲午岩主体由两块各长15米、宽11米的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4.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所以岩体由岩体由完整到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作用,D正确;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力侵蚀多发生在干旱区,该地区是湿润区,靠近海边,流水或海水侵蚀作用占主导,AB错误;地壳运动分为垂直和水平运动,结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是产生断层和褶皱,C错误;故选D。【点睛】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是对岩石的静态破坏。(2021·浙江台州·高三阶段练习)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墨石公园地区三叠纪时地层由板岩构成,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胶结形成构造糜棱岩,后糜棱岩隆升出露地表,被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塑造成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观。读石林景观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5.从三叠纪到第四纪,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A.鱼类出现B.两栖动物出现C.三叶虫灭绝D.恐龙灭绝6.三叠纪以来,石林所在地区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变质作用一地壳运动-固结成岩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化侵蚀C.变质作用一侵蚀搬运一地壳运动一固结成岩-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一地壳运动-变质作用一风化侵蚀【答案】5.D6.A【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A错误;两栖动物出现在古生代后期,B错误;三叶虫灭绝是在古生代末期,C错误;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即从三叠纪到第四纪时期,D正确。故选D。6.由材料“三叠纪时地层由板岩构成可知,板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由材料“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胶结形成构造糜棱岩”可知,变质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和固结成岩形成糜棱岩;由材料“后糜棱岩隆升出露地表,被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塑造成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观”可知,糜棱岩再经过地壳运动抬升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地貌。因此主要经历过的地质过程是变质作用一地壳运动-固结成岩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前寒武纪)→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3、植物变化:前寒武纪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2021·浙江·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物质分别是()A.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D.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8.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岩浆冷凝、变质作用、高温熔融B.变质作用、高温熔融、岩浆冷凝C.岩浆冷凝、高温熔融、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岩浆冷凝、高温熔融【答案】7.B8.A【解析】7.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甲为岩浆岩;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所以乙为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所以丙为变质岩,B正确,A、C、D错误。故选B。8.根据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的循环原理可知,①由岩浆指向岩浆岩,表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②由岩浆岩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③由沉积岩指向岩浆,表示高温熔融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地壳物质循环的小窍门(1)岩浆是“岩石之母”,循环从岩浆开始,到新的岩浆结束,周而复始;(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是变质岩;(3)含有化石的岩石一定是沉积岩;(4)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5)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三出一进。(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图为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图中()A.断层F1较玄武岩形成时间晚B.甲地为向斜形成的谷地C.丙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D.乙处有可能挖掘出化石10.甲所在谷地水循环的特点是()A.属于陆地内循环B.地表径流丰富,下渗量少C.水资源更新较慢D.a处断层发育可能有泉水【答案】9.A10.D【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断层F1将玄武岩切断,所以其形成时间晚于玄武岩,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岩层发生断裂,应为断层形成的谷地,B错误;丙为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C错误;乙岩层为玄武岩,玄武岩为火成岩,没有化石,D错误。所以选A。10.乌蒙山区属于外流区,甲处谷地的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A错误;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B错误;云贵高原降水量较多,甲处水资源更新较快,C错误;a处有断层发育,地下水沿裂隙上涌,可能有泉水,D正确。所以选D。【点睛】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流,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2022·浙江湖州·高二期末)2019年8月,水手在汤加群岛附近先是发现海上上升蒸汽柱,然后看到海面覆盖了大片“浮石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A.海洋污染物组成的陆地B.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C.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D.海水上升导致岩石上浮12.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A.相向运动海岭B.相向运动海沟C.彼此分离裂谷D.彼此分离岛弧【答案】11.C12.B【解析】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浮石多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当岩浆喷出地表之后,其中的气体就顺着岩浆未凝固的缝隙释放出来,形成了气孔,故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由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形成,C正确;海洋污染物种类主要有石油及其产品,金属和酸、碱,农药、放射性物质、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热污染和固体废物,由其组成的陆地不会出现大量的浮石,A错误;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应以鱼类、水藻为主体,而不是以浮石为主体,B错误;地壳抬升会导致岩石上浮,海水上升不会引起岩石上浮,D错误。故选C。12.由图可以看出,汤加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发生相向运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升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此处位于汤加群岛东侧,应该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海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群落指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的每个生物种群都需要一个较为特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食物和种类等。(2022·浙江台州·高二期末)读某区域地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最有可能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是()A.地震B.岩浆侵入C.地壳运动D.变质作用14.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地堑地垒B.地垒地堑C.背斜向斜D.向斜背斜【答案】13.C14.C【解析】13.根据图中信息,图中的岩石都是沉积岩,没有岩浆侵入,没有发生变质作用,BD错误;图中有形成褶皱和断层,说明发生了地壳运动,C正确;图中断裂面完整,岩层分界线完整,说明没有发生地震,A错误,所以选C。14.由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甲处地质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乙处地质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2022·浙江·高三期末)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及大理岩分布、开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5.从岩石性质来看,该地按先后顺序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沉积—火山爆发—变质作用B.化学沉积—岩浆活动—地壳抬升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16.大理岩矿的露采(露天开采)区和洞采(地下开采)区,下列土地整理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城市淤泥回填再复垦②矿渣填埋建设公园③雨季蓄水发展养殖业④废弃土地生态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5.B16.A【解析】15.观察途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岩石由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组成,其中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因此形成最早的应该是石灰岩,为化学沉积,后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石灰岩与岩浆接触,高温变质,形成大理岩,故排除ACD,B正确。答案选择B。16.观察途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露天开采,是要先挖去大理岩上面的覆盖层,然后开采,开采后留下矿坑;洞采则是在地下开采,开采后留下矿洞,都可以采用城市淤泥回填再复垦,也可以利用矿渣回填建设公园,故①②正确,答案选A;但洞采区太深,蓄水养殖不可行,故③错误;废弃土地不适宜生态移民,不是土地整理的措施,故④不可行。正确的是①和②,答案选择A。【点睛】岩石按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具有构造和冷凝特征。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层理构造显著,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2021·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12月28日《地理·中国》栏目报道,山西省东南部陵川县的锡崖沟村坐落在山谷中一个比较大的平地上,下面还是峡谷,被称为“叠谷奇村”。该村建房用的材料都是峡谷崖壁上的水平红岩,在距离锡崖沟村300米的半山腰崖壁上有一个造币古寨,是王莽时期造币的地方,考察发现古寨遗址几个地下深洞洞壁岩石里有大量硫化物,峡谷模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下列有关叠谷地貌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挤压—抬升—侵蚀B.沉积—抬升—流水侵蚀宽谷—流水侵蚀峡谷C.沉积—抬升—褶皱宽谷—流水侵蚀峡谷D.沉积—挤压—断裂—抬升—流水侵蚀宽谷—流水侵蚀峡谷18.关于造币古寨原材料银的来源,解释合理的是()A.原材料从外地运入,为了安全,设置在易守难攻的谷壁上B.原材料就地采挖,是远古时期海洋沉积形成C.原材料就地采挖,是远古时期流水沉积形成D.原材料就地采挖,是远古时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热液沿着裂隙上升,冷却凝固形成【答案】17.B18.D【解析】1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村落建房用的材料都是悬崖壁上开采的水平红岩,从图片示意图上看,岩层也成水平状态,说明岩石沉积后没有发生挤压,A、D错;岩石成水平状态没有经历挤压,因此地貌通过流水侵蚀成宽谷,最后被水流侵蚀成峡谷,故B正确;没有挤压,岩层就不会形成褶皱,故C错。故答案选B。18.阅读材料分析,造币古寨位于半山腰崖壁上,原材料从外地运入的成本高,可能性不大,A错;造币原材料为金属矿物银,且在古墓遗址几个地下深洞洞壁岩石里发现大量硫化物,故极有可能是岩浆活动形成的,B、C错;水平红岩属于岩浆岩,是在远古时期岩浆沿着裂隙上升,温度降低冷却凝固而形成,故D正确。故答案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本身(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使地壳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控制地表基本形态。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成岩。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破坏地壳,改变地表的原始形态,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2021·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期中)天山北坡断裂带附近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其常在地震发生前后从直径约1米左右的喷出口喷出冰冷的泥浆(黏土、岩屑、盐粉等泥土构成)和气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泥火山”的的泥浆可能来源于()A.软流层B.地幔C.地核D.地壳20.泥火山喷发的动力最可能是()A.板块运动B.地质构造C.太阳辐射D.岩浆活动【答案】19.D20.A【解析】19.根据材料,“泥火山”的泥浆主要是冰冷的泥浆,温度较低,组成物质为黏土、岩屑、盐粉等泥土,可能来源于深度较浅的地壳,D正确;软流层中的岩浆温度较高,A错误;地幔和地核深度较大,组成物质温度较高,B、C错误。所以选D。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该地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产生的根本动力是板块运动,A正确;地质构造、太阳辐射、岩浆活动,不是导致泥火山喷发的动力,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地质构造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二、综合题21.(2022·浙江台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石灰岩形成的高原被沟壑切割,呈现出方山群、墙状山、孤立方山的地貌组合,其中墙状山高度在百米以上,宽仅十余米,延伸可达数千米。下图一为墙状山演化示意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石灰岩高原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有____、____。(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石灰岩高原演化为墙状山的过程。(3)简述墙状山广布地区聚落的特点。【答案】(1)地壳运动(内力抬升)沉积作用(2)石灰岩高原抬升过程中出现平行裂隙,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裂隙加宽加深,形成墙状山。(3)多为乡村聚落,规模小,相对分散(稀疏),聚居的人口少。【解析】本题以墙状山演化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内外力作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石灰岩高原的形成主要经过了两个过程:一是石灰岩的形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受到的外力作用为堆积/沉积作用;二是高原的形成,高原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属于地壳运动/构造运动,所以受到的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内力抬升/地壳抬升。(2)石灰岩高原演化为墙状山的过程需要读图分析,阶段Ⅰ石灰岩高原抬升过程中出现平行裂隙,阶段II至Ⅲ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裂隙加宽加深,直至阶段IV形成墙状山。(3)墙状山广布地区位于山区,平原面积小,主要类型是乡村聚落,故聚落规模小;由于墙状山阻隔了平坦之处,故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受地形影响,聚落的聚居人口较少。22.(2021·浙江湖州·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罗赖马山地处南美洲北部,距今有3亿年历史,海拔高达2810米,主要由砂岩构成,是一座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罗赖马山人迹罕至,被称为全球最神秘的大山,山上80%的生物为当地特有,形成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群。材料二:下图为罗赖马山的位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结合材料推断罗赖马山山顶的气温特征(2)简述罗赖马山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3)分析罗赖马山生物特独的原因。【答案】(1)特征:气温的年较差小(终年温和);气温的日较差大。原因:纬度低,地势高。(2)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地壳运动,当地整体隆起抬升,成为桌状高地;在风化和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桌状高地被切割成桌状山地。(3)海拔高,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地形陡峭,地域孤立闭塞,演化环境独特;受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少。【解析】本题以罗赖马山的位置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气温特征,地质作用,罗赖马山生物特独的原因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根据图文信息,罗赖马山,海拔高达2810米,海拔高;且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所以气温的年较差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少,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大。(2)地质过程,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根据材料,罗赖马山由砂岩构成,砂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在地质历史时期,先是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罗赖马山海拔高达2810米,说明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后,地壳运动,当地整体隆起抬升,成为桌状高地;根据材料,罗赖马山是一座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说明地壳抬升形成桌状高地后,在风化和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桌状高地被切割成桌状山地。(3)根据材料,罗赖马山,海拔高达2810米,海拔高,有独特的气候环境;罗赖马山是一座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说明地形陡峭,地域孤立闭塞,演化环境独特;罗赖马山人迹罕至,被称为全球最神秘的大山,受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少。所以罗赖马山生物特独。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