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

ID:82330484

大小:2.5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4-08-30

上传者:wwwangjian1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1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2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3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4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5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6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7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8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9页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专题17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地域分异现象,能够判断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出其形成的原因。区域认知: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人地协调观:结合真实、复杂的地域分异现象,能够评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地理实践力: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调查,描述家乡存在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对解决本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考点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3.垂直分异规律考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2)主导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和水分;(3)分布规律: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4)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有序性: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5)地方性分异规律的重复性:重复性则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考点5.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6.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分布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自赤道到两极可划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苔原带等。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考点7.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认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掌握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比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2.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分析思路拓展3.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分析思路拓展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思路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4.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高度变化发生有规律地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③山地自然带谱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地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丰富。④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⑤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一般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垂直带谱的判读:①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②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的变化规律。③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④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⑤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a.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b.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上图所示。6.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典例:7.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动因素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作用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8.影响山地林线的因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5.地方性分异规律1.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特点: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3.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表现:自然带和地表景观因素地区地带性分布(理想状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成因态)况)南半球中高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纬度地区海陆分布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主南美洲巴塔温带草原带、温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温带荒漠带哥尼亚高原落叶阔叶林带入,处于背风坡地形起伏科迪勒拉山东西延伸,南北更南北延伸,南北更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系西侧替,呈带状替,呈狭长条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弱,降水少各大洲的高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山和高原地高山植物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带一致区大陆东岸自然带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北半球中高东、西两岸自然带较低纬度延伸,大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纬度的大陆的分布纬度应该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东、西两岸致相当高纬度延伸增湿大陆东岸自然带向北半球中低东、西两岸自然带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较高纬度延伸,大纬度大陆东、的分布纬度应该大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洋流陆西岸自然带向较西两岸致相当是寒流低纬度延伸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分欧洲西岸针阔混交林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布范围特别广昆仑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水分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拓展6.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及成因分析1、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及西印度群岛北部、非洲西部15°N附近。(2)成因:纬度低,地处热带;东南信风或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3)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尤卡坦半岛、古巴岛为热带草原带而不是雨林带?地形平坦,不能产生地形雨)2、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中东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墨西哥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大分水岭西侧及南部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东非高原: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低、上升气流不旺盛,降水较少。(2)南非高原中东部: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多雾、空气湿度大。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海拔较高,蒸发减弱。没有形成沙漠气候)(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且干季受副高控制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4)墨西哥高原:(依纬度,该地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5)澳大利亚①澳大利亚北部:湿季是由于雨季(夏季)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有限,故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带);干季是因为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影响该地区,降水少。②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干季是因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一侧(雨影效应区),降水少。③澳大利亚南部:(与地中海气候成因类似,只是降水偏少,为半干旱地区)湿季:由于冬季受到来自海洋的西北风(西风带)影响,降水多;干季:因为夏季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6)印度德干高原、中南半岛内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而自然地为热带草原带。原因:山脉的阻挡,降水减少3、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热带荒漠带分布至西海岸,且向低纬度延伸: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降温减湿。(2)南美洲西海岸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①是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②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③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所以呈南北狭长分布。(3)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①冬季:由于东北信风从纬度较高吹向纬度较低(来自阿拉伯半岛),较干燥;海岸地形起伏小,不易登陆抬升致雨,降水较少;。②夏季:盛行的西南风(离岸风),风向与海岸平行或离岸,水汽较少,干燥少雨。且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背风坡,气流下沉,绝热增温,蒸发旺盛。”③夏季索马里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4)塔尔沙漠(印度河下游)。①夏季:气压上高下低,对流作用受阻,不易致雨;其西部处印度低压的西侧,盛行西北风(气流多来自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区,较干燥);西南季风影响微弱,又受伊朗高原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深入;②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季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古代植被的破坏,使该地产生了浮尘作用,白天上空尘埃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形成逆温层,使近地面空气不易上升;夜晚尘埃顶部空气散热冷却下沉,难以成云致雨。」④该地地势低平,难以形成地形雨。」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北美洲西北部、南美洲西南部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①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②北美洲西北部有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2)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部)。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西部无陆地阻挡)。(3)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大的原因。①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地区,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②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扩展。。③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西走向,使西风可向东深入内陆。④海岸线曲折,海洋水汽可以深入内陆,使海洋性气候向东扩展。。5、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①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难以入内,形成了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②东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分支更加重了沿岸的干燥。”(2)北美大陆东岸该类型气候一直延伸到沿海的原因。①北美大陆西部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②东岸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3)北美洲、欧洲西部高纬度地区为什么不是极地气候?。由于分别受阿拉斯加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对沿岸的增温作用。(4)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5)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南半球缺失。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拓展7.陆地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关系(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草原带。(2)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类型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在200mm以下为荒漠)。四、高考真题回头看(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B2.A【解析】1.读图可知,①位于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降水,距离东部地区较远,东部大西洋的水汽到达也少,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地区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分异,主要体现在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的是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D错误。故选A。【点睛】地域分异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3.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4.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B4.A【解析】3.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4.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投入劳动力较多B.专业化程度低C.产品商品率较低D.以牧牛业为主【答案】5.A6.D【解析】5.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故选A。6.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均以牧牛为主,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8.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7.C8.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7.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2)形成热带沙漠,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8.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五、典型例题随堂练归一代植被指数能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当指数值较高时,表示植被此时很健康。天山东部山脉的北坡2200——2700米处分布一定数量的森林,研究发现,该地区森林上限树木年轮宽度与降水相关性不大,而与前一年10月的温度和当年夏季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该地区森林下限树木年轮宽度与气温的关系多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山东部北坡森林的主要生长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影响天山东部森林上限海拔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土壤C.热量D.降水3.天山东部森林下限地区森林夏季生长缓慢,其原因主要是()A.山间风力大B.太阳辐射强C.对流天气多D.土壤水分少【答案】1.B2.C3.D【解析】1.由材料可知,归一代植被指数能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当指数值较高时,表示植被此时很健康。由图可知,天山东部山脉的北坡的6-8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最高,说明此时植被覆盖度高,具备生长活力,因此天山东部北坡森林的主要生长季节是夏季,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2.根据所学知识,森林上限海拔高度也就是林线高度,主要是受到气温、降水、土壤等因素影响。由图可知,气温与归一代植被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森林上限海拔高度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C选项正确。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同一坡向的光照条件差异较小,A选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明显的土壤特征,B选项错误。山地地区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一般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而“该地区森林上限树木年轮宽度与降水相关性不大”,所以降水与森林上限海拔高度关系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C。3.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森林下限树木年轮宽度与气温的关系多呈负相关关系,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不利于森林生长,D选项正确。山间风力大影响树木的生长高度而不是生长速度,A选项错误。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对森林生长有利,B选项错误。天山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对流天气多会增加降水,利于森林生长,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滇西北的大理苍山位于洱海西侧,是研究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山体。研究发现,西坡低海拔地区存在植被逆向更替分布,呈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现象。下图示意大理苍山东西坡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推测东坡耕作区原生植被是()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干热河谷灌丛5.西坡低海拔地区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焚风效应B.海拔较低,气温高C.谷底河畔,风力强D.深居内陆,水汽少【答案】4.A5.A【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植被分布。大理苍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基带不可能为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B、C错;结合材料可知,大理苍山西坡低海拔地区存在植被逆向更替分布,呈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现象,西坡河谷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干热河谷灌丛,以上为耕作区,在往上为云南松林,而东坡从河谷地区为耕作区,以上为云南松林,据此推断东坡耕作区水热条件较西坡好,由于处于亚热带,因此耕作区的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正确,故选A。5.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结合材料可知,西坡低海拔地区存在植被逆向更替分布,呈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现象。最主要成因是受地形影响,位于季风的背风坡,出现焚风效应,气流下沉,降水少,A对;从图中信息看,河谷相对高度为低于2000米左右,说明海拔不是自然带倒置的主因,B错;谷底受地形影响,风力不大,C错;该河段会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D错。故选A。【点睛】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云贵高原山势平缓,土层较厚,但是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红土。勘察加半岛受地形、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显著。下图为勘察加半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勘察加半岛()A.东部地形坡度小于西部B.北部地带性植被是苔原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D.位于太平洋和美洲板块交界处7.有关勘察加半岛东西两侧气候差异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侧降水多——地形抬升B.西侧降水多——盛行西风C.东侧降水多——暖流流经D.西侧降水多——暖流流经8.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是()①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②火山活动频繁③冬季寒冷漫长④适宜的生存空间较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6.B7.A8.B【解析】6.根据等高线图,分析勘察加半岛东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西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A错误;勘察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半岛北部位于60°N以北,地带性植被为苔原带,B正确;受季风影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C错误;勘察加半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错误。故选B。7.该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东侧受夏季风影响大,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降水量大,A正确;东侧有千岛寒流流经,没有明显的暖流影响,C错误;西侧受冬季风影响,但冬季风源自内陆,带来的降水有限,西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该区域位于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季风影响更明显,无盛行西风,西侧无暖流流经,BD错误;故选A。8.据图可知,勘察加半岛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动植物生长缓慢且种类较少,食物供应量少;半岛范围有限,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且漫长,动植物生存条件恶劣,故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①③④正确;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处,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但与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关系不大,②错误。故选B。【点睛】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大小: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2)气候决定食物供应和生存条件优劣;(3)环境变化影响生存;(4)天敌多少;(5)人类活动影响大小。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菇为天然草场上生长的野生植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黄菇只有在特定的气候和海拔条件下在高原地区生长,难以人工种植。这种菌类适宜生长在海拔3000-3600米山坡草地及天然草甸上,在湿润寒冷地区更能茁壮成长。材料二:青海省祁连县是黄蘑菇的著名产区,其产地遍布祁连县全境,均为野生,采集的地方多选择祁连山草原,所产黄蘑菇个大、肉厚、水分少、质地细密,肥硕鲜嫩、气味纯正被誉为“草原仙菇”。一般分夏、秋两季采摘,采摘后洗净,用线绳串成项链状,自然光照晒干后储存,食用时冷水泡发。材料三:下图为祁连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比较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大小,说明其主要原因。(2)指出青海省祁连县的黄蘑菇品质优的自然原因。(3)如何实现祁连县黄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措施。【答案】(1)祁连山脉西南坡自然带谱简单,东北坡自然带谱丰富;东北坡相对高度大于西南坡;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西南坡丰富。(2)流经青海省祁连县黄蘑菇产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质洁净;该地区高寒气候气温低,蒸发微弱,蘑菇生长旺盛;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3)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宣传,提高品牌影响,扩大销售市场;控制采摘量,避免资源枯竭;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障黄菇品质;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相结合,带动黄菇产业发展;政府加强扶持和监管政策。【解析】本题以祁连县黄蘑菇生产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山地垂直带谱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1)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相对较强,降水较西南坡更为丰富,东北坡山麓为河西走廊,整体而言,东北坡相对高度比西南坡更大。同时,东北坡为阴坡,蒸发相对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更好,所以整体而言,祁连山东北坡的自然带谱更加丰富。而西南坡降水相对较少,同时,西南坡的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麓位于青藏高原,西南坡相对高度变小,自然带谱更加简单。(2)注意分析自然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黄菇只有在特定的气候和海拔条件下的高原地区生长,难以人工种植。祁连县海拔高,气候高寒,气温低,蒸发较弱,非常适合黄菇的生长,同时,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产品品质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且紫外线相对较强,病虫害少,病虫害对黄菇的影响较小,黄菇的品质高。根据图中河流信息可知,流经祁连县的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质洁净,水质高,所以该地生产的黄蘑菇品质优良。(3)该地黄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合理扩大黄蘑菇的产量和销量,二是要加大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当地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大黄蘑菇品牌建设,提高其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市场,同时品牌影响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当地应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产品外运能力,同时,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旅游业相结合,带动黄蘑菇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强政策的扶持和监管。区域生态环境脆弱,黄蘑菇虽在祁连县全境均可生长,但为野生,采集的地方多在祁连山草原,在采集过程中容易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应控制采摘量,避免资源枯竭,同时要加大在采摘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黄蘑菇产品品质。根据材料可知,当地黄蘑菇采摘后洗净用细线穿成项链状,晒干后储存,最终售卖。其产业链相对较短,经济附加值相对较低,可适当对产品深加工,延长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