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32915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8-29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教案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体悟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发挥合理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性的阅读鉴赏,正确认识意象在诗歌意境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上述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锦瑟》诗的讲解采用“引导与自我生成”的方法,从老师的引导开始,以学生的研讨交流再加之教师的总结结束。利用教师引导和师生互动刺激学生的领悟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热爱祖国自己文化的态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古典诗词的精神美。最后在自我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美。 2、探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对话生成、拓展延伸,诵读法 四、教学准备: 歌曲:董贞《最是李商隐》、音乐:林海《琵琶语》、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董贞歌曲《最是李商隐》(后附歌词)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只是当时已惘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简明导入: 刚才的歌曲好听吗?歌词唱得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这些诗是谁写的吗?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李商隐的《锦瑟》 三、作者简介: 1、学生展示: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的提示,简要说出你所了解的李商隐。 2、老师小结:(幻灯片)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受李党王茂元厚爱而招为女婿。 !一脚踩入了牛、李两党斗争的政治漩涡,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一生又是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的一生。 三、双层解题: 1、瑟:(幻灯片展示)常常用来演奏表现离别、思念等悲伤或悲愤的曲子,展现一种伤感悲切的情绪。 2、深层解析:(幻灯片展示) (1)锦瑟,雕饰华美的瑟。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2)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四、整体感知: (一)美读诗歌: 1、学生展示:个别朗读,并朗读评价 2、老师范读(配乐),进入情境。 (二)再读感受: 学生自由配乐诵读,找出诗歌情感——忧郁、惘然。 五、品读细究: (一)分组释义、品味探究(小组合作,找意、找典、找境,探情) (二)学生展示: 1、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释义:美好的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有五十条弦呢?你的一音一节都使我回忆起美好的青春年华,并为美好年华的流逝而感到伤感。 (2)重点探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表达情感是怨,无理之怨;“思华年”之“华”,花也,如花一般的时光,正是生命中的无限春光呀!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终有一天,当我们用苍颜面对夕阳之时,是否也会发出这样的年华之思! (3)作用:既是起兴,也是全诗的总纲,诗歌正是围绕此句展开回忆。 2、“庄生晓梦迷蝴蝶” (1)释义: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 (2)典故: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3)探究意境:美好;却是“晓梦”,短暂而美好的梦境。 3、“望帝春心托杜鹃” (1)释义: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啼中。 (2)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探究含义、意境: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所展示的正是一幅笼罩着哀怨凄迷气氛的图画,象征着化为望帝冤魂的杜鹃,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不泯的冤恨。 小结:这联寄情于典。 4、“沧海月明珠有泪” (1)释义: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为成千明珠。 (2)探究意象、意境:沧海、月、珠、泪,营造意境凄美苍凉,朦胧神秘,表达了一种复杂难言的美好与忧愁。 5、“蓝田日暖玉生烟” (1)蓝田山上的美玉,深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的时候就生出袅袅轻烟。 (2)探究意象、意境:日、玉、烟,营造梦幻、迷离、遥远的意境,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体验。 小结:此联借景生情。 6、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释义:这诸种情感难道是可以等待我来回忆的吗?只是就在当时我也未曾弄明白啊! (2)重点理解:“此情”是哪些情?(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可待”是什么意思?(哪里能等待呢?) “惘然”全诗的情感之门,也是唯一正面吐露的情感。 (三)老师小结: 1、诗歌内容(内容之眼:思华年)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2、诗的情感(诗眼:惘然)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3、分部诵读全诗,读出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六、问题探究: 1、学完课文以后,大家再来思考一下《锦瑟》究竟是一首可以视为无题的诗呢?还是与一首与锦瑟相关的一首诗呢? 学生讨论展示。 2、导学案上有一道题:讨论:《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请结合诗人生平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为什么。 学生讨论展示。 七、拓展加深、仿写体悟: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 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 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展示) 八、课堂小结: 梁启超曾经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带着对美的向往,带着对无题诗的回味,再次聆听那首《最是李商隐》,感受锦瑟中无尽之情。 九、板书设计: 锦瑟 李商隐 思华年惘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