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单元课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知识梳理】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社会背景:2、英国的城市化:3、中国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积极影响:1、居住条件的改善:2、生活服务的改善:3、基础设施的发展:(1)世界城市:(2)中国近代:改革开放后: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2、贫富矛盾:3、交通拥堵:4、其它问题:【重点阐释】1、城市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其特征表现有: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③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2、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以及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特点?(1)原因: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
1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单元课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知识梳理】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演进:1、社会背景:2、英国的城市化:3、中国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积极影响:1、居住条件的改善:2、生活服务的改善:3、基础设施的发展:(1)世界城市:(2)中国近代:改革开放后: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2、贫富矛盾:3、交通拥堵:4、其它问题:【重点阐释】1、城市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其特征表现有: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③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2、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以及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特点?(1)原因: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
2③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2)特点:①过程: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外力冲击下形成②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区。3、以城市交通为例,分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1)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2)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①与工业化协调发展。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③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④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限时训练】1.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A.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B.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C.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城市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2.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1928年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B.新经济政策造成负面后果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化加速城市人口流动3.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需求的扩大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4.下面是纽约、伦敦、东京在1800—1880年的城市人口统计表。(单位:千人)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1800年1850年1880年纽约646961912伦敦95925811767东京8003651050A.人口比例日趋走向合理化B.各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一C.城市化符合近代世界潮流D.工业革命对农村影响较小5.184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郊区布劳顿的人口死亡率为15.8‰,靠近市中心的阿德维克人口死亡率为28.6‰,市中心的人口死亡率为35.2‰。其他城市如伯明翰、利物浦等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城市环境B.城市医疗技术水平的下降C.城市化带来公共卫生危机D.殖民扩张引发人口的外移6.1831—
31832年的霍乱是19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霍乱,由俄国经过中欧而达英国,给英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人口损失。仅伦敦,1832年共有11020例霍乱病例,其中有5275例死亡。英国损失极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导致()A.城市生活环境恶化B.医疗水平差于他国C.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D.社会贫富分化异常严重7.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英租界。改革开放后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出现,保证了道路的顺畅。由此可知,科技进步()A.遏制了城市化带来的弊端B.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C.消除城市中严重的社会问题D.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8.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城市交通用的铁轨来运行公共马车;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9.1838年,英国议会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为当地居民锻炼和娱乐之用”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这表明当时英国()A.城市化水平相当高B.注重改善居住环境C.阶级矛盾日益尖锐D.城市建设世界领先10.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电梯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19世纪70年代,纽约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技术。用钢筋混凝土技术铸造高层住宅,能更高效地利用土地,提高居住面积。这可以用来说明()A.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价值理念B.经济布局得以优化C.科技进步助推生活方式的革新D.社会结构发生巨变11.下表体现了1978—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这反映了()年份19781980199020002010城市化率(%)17.919.426.436.249.9A.城乡二元结构已基本破解B.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C.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D.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12.1900—193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加速,城乡之间移居基本上自由。1938年中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内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这一现象说明()A.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
4C.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D.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13.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应用时发现,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情况,与此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而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以上材料表明()A.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B.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工业水平和城市化率呈正相关14.下面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动力是()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人口增长D.政治革命15.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环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C.环境治理依靠法制力量D.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16.1983年,国家积极提倡发展集体和个体零售商业、服务业。于是个体商业户,特别是个体零售商业、饮食业和缝纫、修理、洗染、照相等服务业在各大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一情况()A.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B.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C.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面是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全国人口总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指数(%)18203737723506.318933367726687.9192044377470010.6193646136526311.4194954167576510.6
5材料二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并规定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55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期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析。
6【限时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属于互联网服务平台,人们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说明互联网影响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交通建设,A项排除;“饮食结构”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排除;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2.答案:D解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住房危机,特别是城市住房紧张局面,反映出其工业化进行加速了人口向城市流动,D项正确;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明确“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必要性,不能说明苏联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A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施行,B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住房危机,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C项错误。3.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时间“19世纪”,这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需要具备一定知识的劳动者,因此政府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便教授人们工作知识,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教育需求的扩大,A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未体现。4.答案:B解析:表格比较的是工业革命给美国、英国和日本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不同影响,其中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伦敦和东京却呈现不均衡现象,说明各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一,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变化,不能说明人口比例变化,A项错误;材料中城市人口变化不能说明城市化符合近代世界潮流,C项错误;材料比较城市人口变化,并不能说明工业革命对农村影响较小,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中公共卫生问题显现,导致越靠近城市中心地区人口死亡率越高,C项正确;题干与圈地运动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英国城市问题源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并非殖民扩张,排除D项。6.答案:A解析:“1831—1832年”处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带来环境破坏,容易导致疾病传播,A项正确;医疗水平远差于他国与史实不符,当时英国医疗水平应该是相当高的,B项错误;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项错误;社会贫富分化异常严重不是导致材料中疾病盛行的因素,D项错误。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与改进有助于完善城市交通规范,有利于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D项正确;由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与改进不能推断出遏制了城市化带来的弊端,排除A项;“彻底改善
7”“消除”说法错误,排除B、C项。8.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创新,C项符合题意;新型交通方式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排除B项;“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时间以及议会的要求和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英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提髙,注重改善居住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从体现城市化水平提髙,故A项错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对比,D项不能得出。10.答案:C解析:发明与使用电梯、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建筑高层住宅提高居住面积,这两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无关,排除。11.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B项正确;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之间的差别有所缩小,但“二元结构已基本破解”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域之间,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内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可知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D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由“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可知,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化的作用,没有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动力,C项错误。13.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欧美国家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化率提高,而非欧美国家工业化起步晚并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殖民侵略,城市化率降低,反映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蒸汽船对非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促进作用较小,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看出奴隶贸易对城市化的影响,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根据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可以看出,bc段时间是1800—
81850年,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治理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环境治理滞后于工业革命,排除A项;题干表明英国是通过立法的途径改善环境,而不是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排除B项;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城镇中各种私营行业的大量出现,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有利于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以后,排除C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17.答案:1.特点: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和倒退;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影响因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2.不同条件不同: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大部分为民族独立国家。水平不同: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西方城市化水平较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表中数据走向来分析“特点”,注意偶尔的曲折;第二小问,可从列强入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和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等角度分析作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城市化条件、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作答。18.答案:(1)特征: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低标准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差);居住人口相对贫困。原因:工业化(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大量人口涌人城市)、城市化(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郊区化(贫富差距的拉大)。(2)方法:政府立法提高贫民窟住房标准,改善居住环境;政府投资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评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底层民众住房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贫民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郊区化而逐步形成的。(1)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从人口密度、居住状况和贫民窟居民的经济状况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等角度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政府立法改善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投资建设廉租房等方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