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ID:82317211

大小:24.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1-13

上传者:138****4567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目标】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辽夏金元的建立及其统治措施;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难点:评价元朝的四等人制【素养培育】1、通过探究辽夏金元政权形势图,认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2、通过师生互动探究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方法】学案导引法,史料引领法,情境体验法【导入新课】播放金庸《天龙八部》影视片段:辽国皇帝外出狩猎,机缘巧合结识乔峰,后来在乔峰的帮助下平定了南院大王发动的叛乱,因此,乔峰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南院大王。教师旁白:《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中的一个代表作,金庸武侠以历史真实和故事虚构相结合,以宋辽时期的相关史实为背景那么,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官职吗?【学案导学】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一、辽:契丹族建立1、建立:与鲜卑同源,居辽河上游,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都上京,后改国号辽。

12、制度: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二、西夏:党项族建立古代羌人分支,1038年元昊称帝,都兴庆府,国号大夏。汉式官称与本民族官称并存。三、金朝:女真族建立1、建立: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1114年,完颜阿骨打反辽,次年称帝,都会宁府(上京)2、征战:1125年灭辽,1127灭北宋,与南宋对峙。3、制度:猛安谋克。女真民户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与汉族杂居,平时耕作,战时出征。4、鼎盛:金世宗时,称“大定之治”。四、元朝蒙古族建立1、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称成吉思汗。后灭辽、夏、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即元世祖,元朝建立。2、统一:1276年灭南宋,1279年完成统一。(文天祥:抗元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交通:设立驿道、驿站设急递铺,传递公文。4、地方治理:行省制度。中央机构为中书省,委派官员、常设机构处理地方事务,今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轄外,全国设十行省。5、边疆治理:吐蕃——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宣慰司管理军政;

2台湾——建立隶属福建的澎湖巡检司。6、民族关系:a、各族杂居,长期相处,形成回族。b、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少数民族)、汉人(北方汉族及中原女真、契丹人)、南人(南宋统治区居民)。后逐渐融合。【史料研习】突破难点材料1:辽国、即契丹也。盖东胡之种,在潢水(西拉木伦河)之南……契丹之先,有一男子乘白马,一女子驾灰牛,相遇于辽水之上,遂为夫妇生八男子。……八子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常推一人为王,得建旗鼓。……〔耶律〕阿保机强并八部为一部,乃僭称皇帝。问题:契丹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制度?教师总结:契丹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原始社会选举领袖的做法,后来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家。材料2:“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北面官职掌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史》《百官志》思考:材料中“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说明了辽朝实行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教师总结: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辽朝为什么会实行这样的一种制度呢?

3教师总结:辽的两面官制就是早期的一国两制,适应了当时契丹、汉族不同文化统治的需要,在当时对于维护辽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材料3: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虏”指哪两个政权?“城国”“行国”各指什么?提示:二虏:辽、西夏;城国:农业社会;行国:游牧社会。史料分析题 史料一:(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摘自《简明宋史》史料二: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到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宋册封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摘自《简明宋史》史料三: 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农业、手工业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而设。——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史料四: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燕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摘自《辽史·百官制》(1)根据史料一,概括盟约内容的特点,并指出其维系的基础。(2)比较史料二与史料一,指出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3)史料三中,汉人的迁入给契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4(4)根据史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辽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评价其历史作用。参考答案: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2、不同:政治上夏国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名义不同。说明:当时夏国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3、影响: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壮大了契丹的实力。4、创新:蕃汉分治。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课堂小结】思考;两宋时期民族关系有何特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输纳“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4)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民族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5)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中原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