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医学幻灯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直肠癌诊治进展结直肠癌诊治进展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也称为结直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定义全球2002年大肠癌发病102.3万52.9万280万51.8%死亡现患死亡/发病比:发病排位: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死亡排位: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WHO2002统计资料大肠癌发病状况及治疗现状2011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03/10万和11.11/10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
2、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一)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二)疾病史和家族史1.大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Crohn病、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2.遗传性大肠癌发病率约占总体大肠癌发病率的6%左右,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家族病史: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
3、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传统诊断方法症状和体征大便潜血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肠镜检查CT、MRI检查诊断进展基因诊断放射免疫显像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仿真内窥镜超声内镜X线气钡双重造影(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结肠镜肠镜+钛夹X线定位超声内镜(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组织活检CT,MRI(术前分期肝转移病灶的评价疑腹膜及肝被膜下病灶)CEA、CA199(建议CA242、CA72-4肝转移AFP卵巢转移CA125)螺旋CT三维重建及虚拟内镜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对于常规检
4、查无法明确的转移复发病灶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术前检查3.CT检查:CT检查的作用在于明确病变侵犯肠壁的深度,向壁外蔓延的范围和远处转移的部位。目前,结直肠癌的CT检查推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2)发现复发肿瘤;(3)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4)阐明钡剂灌肠或内窥镜发现的肠壁内和外在性压迫性病变的内部结构,明确其性质;(5)对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的腹内肿块作出评价,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6)可判断肿瘤位置。4.MRI检查:MRI检查的适应证同CT检查。推荐MRI作为直肠癌常规检查项
5、目:(1)直肠癌的术前分期;(2)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3)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超声内镜经纤维内窥镜导入超声探头,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管管壁及邻近脏器进行断层扫描的一种诊断、治疗方法。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推荐直肠腔内超声或内镜超声检查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目前,超声内镜被认为是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的标准检查方法,正确率达90%以上。它不仅在判断肿瘤侵犯深度上具有优势,而且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并发症少,检查费用也明显降低。另外,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还对大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术后
6、监测方面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仿真内窥镜以MRI、CT数据资料为资源,采用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包对空腔脏器内表面进行三维重建,并用导航技术对空腔脏器的内腔进行漫游观察,同时配以人工伪彩,模拟光学纤维内窥镜的效果,能较清楚地显示腔内结构,获得人体腔道内三维或动态三维解剖图像。放射免疫显像大肠癌特异性单抗与肠癌细胞表面的抗原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利用此原理,标记在单抗上的放射性核素将随其集聚到肿瘤部位,通过体外探测器接收射线能量后可用于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近年来,放射免疫显像对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断率达90%以上,灵敏度为73%,它不仅可确
7、定肿瘤的位置、性质、数目和有无远处转移,而且对术式选择、术前分期和预后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PETPET就是以代谢显像和定量分析为基础,应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命核素(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快速获得多层面断层影像、三维定量结果以及三维全身扫描,并且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生化、化学递质和受体乃至基因改变的一种新方法。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早期定位诊断肿瘤组织活检的导向定位肿瘤的分期手术是否彻底的评估肿瘤复发的诊断肿瘤辅助治疗有效与否的监测PE
8、T在临床肿瘤领域的价值6.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基因诊断新型基因芯片可记录600余种基因变异,通过将患者的基因与芯片中记录的基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