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

ID:82214033

大小:97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10-18

上传者:U-145318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1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2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3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4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5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6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7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8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9页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_第10页
资源描述:

《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各种微生物

1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2中文学名:草履虫拉丁学名:paramoecium界:原生生物界门:原生动物门纲:纤毛纲目:膜口目科:草履虫科属:草履虫属种:草履虫

3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又称大核)和生殖核(又称遗传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大核消失,小核渐渐生长形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无口沟的一侧会以边为顶点进行圆周旋转,更大的碎屑被纤毛排出,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4功能分工胞口(口沟):取食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小核:内含遗传物质,生殖作用大核:控制营养物质的进出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功能分工

5

6放毒型草履虫(killerparamecia)草履虫中有一些品系可以产生一种毒素(草履虫素),这种毒素可杀死其他品系的草履虫,而对自身却无害。于是将能产生毒素的品系称为放毒型草履虫;将可被杀死的品系称为敏感型草履虫,该品系不能产生草履虫素。放毒型草履虫所以能产生毒素,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在它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称为卡巴粒(Kappaparti-cle)的特殊颗粒,卡巴粒的直径约0.2微米,长约1~5微米,含有DNA、RNA、蛋白质、糖类等,现已公认是一种内共生体。它可进行自我复制和发生突变,每个细胞中的卡巴粒数目可从几个到几百个,草履虫素就是由卡巴粒控制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在它的细胞核中含有显性基因K,当核基因K和卡巴粒共存于一个细胞内,该草履虫就能产生毒素,可见放毒是由卡巴粒和显性基因K共同决定的。卡巴粒必须在K基因作用下才能复制,只有核基因K而无卡巴粒的草履虫是不能产生毒素的,因为核基因K不能在原先无卡巴粒的情况下重新产生卡巴粒。只有卡巴粒而无核基因K的草履虫开始时虽然也能放毒,但由于细胞不断分裂而卡巴粒不能复制,卡巴粒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大约经历5~8代)就变成无卡巴粒的敏感型。放毒型与敏感型草履虫的基因型如下: 放毒型敏感型K/K+卡巴粒K/KK/k+卡巴粒K/kk/k+卡巴粒k/k

7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约0.5小时后分裂。养殖

8纯化取普通多孔水浴锅一只,在锅内安装一只暖棒(恒温加热器,温度范围16~32℃),加水、通电、调温至25℃;同时安放50ml、1000ml烧杯各一只,内盛自来水2/3左右。将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液在水浴锅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层含有草履虫的澄清液数滴移入50mL小烧杯内培养。一周后,小烧杯内水面与杯壁相接处,就会有较多的草履虫,用细滴管沿杯壁取数滴移入1000ml烧杯中培养。经过1~5次转移培养,就能获得较纯的草履虫,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动物,也会被迅速繁殖起来的草履虫种群所抑制。若大量需用草履虫,可在塑料桶内安装暖棒调温至25℃,从上述培养液中取数滴于桶中培养,2周后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虫。草履虫观察的注意事项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好在载玻片上放适量的棉花纤维,这样可以避免草履虫乱动。纯化

9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全动性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存(属于植物性营养。草履虫可以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活,其耐污性极强。图: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分裂为个体分裂)生活环境

10

11草履虫分为两种生殖方式。一种称为横二裂,一种称为接合生殖。   横二裂,即草履虫本身经过体内胞器复制等准备工作后,在虫体中央横裂为两个相同虫体的过程。所分裂出的虫体和原先虫体相同。   接合生殖过程十分繁复。1、在一定环境中,两个草履虫口沟相接,细胞膜融合,交换小核中的部分遗传信息。接合生殖开始。2、每个个体中的小核各分裂两次,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分别形成4个单倍体小核。3、每个个体4个小核中的3个消失,剩下的小核分裂为一个雄核(较小)和一个雌核(较大)。大核同步消失。4、2个接合的个体交换雄核,并与对方的雌核融合。5、虫体分离。6、每个个体融合而来的新核分裂3次,各形成8个核。8个核中,4个形成新大核,4个形成新小核。7、4个新小核中的3个消失。小核与细胞质进行分裂,大核不再分裂。小核和细胞质分裂2次后,每个个体各形成4个新个体,总共产生8个新个体。8个新个体,与进行接合的两草履虫遗传信息均有不同。生殖

12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