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苹果喜温凉,是我国暖温带代表性水果。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主要在陕西、山东一带。黄州、西藏等西南地区种植的苹果(同一品种)较优势产区早1个月成熟上市,市场售价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西南地区适合种植苹果的自然条件是()A.纬度较低,生长期长B.海拔较高,气候温凉C.距海较近,降水丰沛D.土地较广,便于栽种2.拉萨河谷成为西藏重要苹果产区,主要是因其()A.海拔较低B.纬度较高C.地形较平坦D.灌溉较便利3.西南地区早熟苹果售价较高是由于其()A.果品优质,口感独特B.地处偏远,运输不便C.人工采摘,产量有限D.错峰上市,需求量大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小题。4.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5.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16.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有( )①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②市场需求量大③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④采用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与第一茬葡萄相比,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气候条件有( )A.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B.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C.气温较高,糖分积累多D.灌溉水源充足8.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主要是因为( )A.保鲜效果好B.节约运输成本C.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磨损D.缩短运输时间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科技C.灌溉水源、大棚D.优良品种、城市10.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变化C.交通运输的变化D.科技的发展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和普通大棚相比,“蓄水菜棚”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12.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9
2C.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生猪“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许多大型养猪企业纷纷向东北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南方水网地区发展养猪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广阔B.气候温暖C.水源充足D.地价低廉14.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户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接近市场B.交通便利C.劳动力成本低D.饲料丰富15.能够实现“南猪北养”主要得益于()①养猪企业排污量小②冷藏保鲜技术提高③养猪企业规模扩大④运输速度大为提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宁夏中卫市(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甲地为宁夏。乙地为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1)试推测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2)试分别分析地表砂砾、薄膜覆盖对甲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9
3(3)相比甲地,乙地发展西瓜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答案解析苹果喜温凉,是我国暖温带代表性水果。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主要在陕西、山东一带。黄州、西藏等西南地区种植的苹果(同一品种)较优势产区早1个月成熟上市,市场售价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西南地区适合种植苹果的自然条件是()A.纬度较低,生长期长B.海拔较高,气候温凉C.距海较近,降水丰沛D.土地较广,便于栽种2.拉萨河谷成为西藏重要苹果产区,主要是因其()A.海拔较低B.纬度较高C.地形较平坦D.灌溉较便利3.西南地区早熟苹果售价较高是由于其()A.果品优质,口感独特B.地处偏远,运输不便C.人工采摘,产量有限D.错峰上市,需求量大【答案】1.B2.A3.D【解析】1.西南地区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其热量条件较好,在海拔较低处并不适宜种植苹果,根据材料“苹果喜温凉”可知只有在海拔较高处由于热量条件降低适合种植苹果,与纬度低和距海远近、土地面积无关,故答案选B。2.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在青藏地区发展农业只能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较合适,因其热量相对更好,A正确;拉萨的纬度在西藏并不高,可排除B;地形平坦和灌溉较便利也是西藏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CD可排除。3.西南地区早熟苹果与北方的苹果相比,其热量相对更充足,故上市的时间就更早,故错峰上市,需求量大,选D。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西南地区的苹果在市场上因品质均优良,知名度均高,A错;西南地区交通发展快,运输较为便捷,B错;该地的苹果价格高与人口采摘关系小,C错。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小题。4.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9
45.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答案】4.B5.A【解析】4.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当地1月均温为3℃”,可以判定该地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太湖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1月均温低于0℃,珠江三角洲的1月均温在10℃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种植油菜,所以选B。5.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有( )①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②市场需求量大③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④采用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与第一茬葡萄相比,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气候条件有( )A.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B.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C.气温较高,糖分积累多D.灌溉水源充足8.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主要是因为( )9
5A.保鲜效果好B.节约运输成本C.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磨损D.缩短运输时间【答案】6.D7.B8.A【解析】6.蒙自市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了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市场需求量大促进了蒙自市扩大再生产,但不能够促使葡萄一年双收。故选D。7.该地属于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是第一茬和第二茬葡萄种植共同的区位条件。灌溉水源不属于气候条件。故选B。8.保鲜技术的提高是葡萄实现远距离销售的重要条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故选A。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科技C.灌溉水源、大棚D.优良品种、城市10.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变化C.交通运输的变化D.科技的发展【答案】9.C10.A【解析】9.读图,图中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灌溉水源,改变了土壤的水分条件。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环境的气温条件,C对。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饲料加工、科学技术、优良品种、城市改造的不是自然条件,A、B、D错。10.决定农业类型及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的变化,A对。国家政策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不是主要因素,B、C、D错。9
6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和普通大棚相比,“蓄水菜棚”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12.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答案】11.B12.B【解析】11.“蓄水菜棚”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属于透明体,而对于地面辐射属于绝缘体,棚内大气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能改变当地的热量条件。同时由于大棚内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使其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发展蔬菜生产。故B项正确。12.从材料中可知“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因此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故B项正确;蓄水菜棚回收的水分不属于污染物和废弃物,故A、C错误;蓄水菜棚对于生态系统平衡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生猪“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许多大型养猪企业纷纷向东北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南方水网地区发展养猪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广阔B.气候温暖C.水源充足D.地价低廉14.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户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接近市场B.交通便利C.劳动力成本低D.饲料丰富15.能够实现“南猪北养”主要得益于()①养猪企业排污量小②冷藏保鲜技术提高③养猪企业规模扩大④运输速度大为提高9
7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13.A14.D15.C【解析】13.养殖业属于农业,决定农民生产类型规模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南方水网地区发展养猪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广阔,A对。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地价低廉等不是主导因素,B、C、D错。14.东北是我国商品粮基础,作物秸秆等饲料充足,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户的主要优势条件是饲料丰富,D对。市场在南方地区,距市场远,A错。交通、劳动力成本南方、北方差异不明显,B、C错15.“南猪北养”市场主要在南方地区,产品需要远距离运输。能够实现“南猪北养”主要得益于冷藏保鲜技术提高,②对。养猪企业排污量大,污染水源,①错。与养猪企业规模扩大无关,③错。铁路提速,运输速度大为提高,④对。C对,A、B、D错。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宁夏中卫市(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甲地为宁夏。乙地为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1)试推测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2)试分别分析地表砂砾、薄膜覆盖对甲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3)相比甲地,乙地发展西瓜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答案】16.9
8(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2)①砂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②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③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④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3)有利:乙地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距离消费市场更近。不利:昼夜温差不如甲地大、且春季降水少。【解析】(1)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和地形等方面,甲地种植硒砂瓜,需要从当地自然环境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如甲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2)砂砾具有增温降温快增大温差促使西瓜口感好,也兼具透水性好、减少水分蒸发等物理特性,可以保护土壤、提高西瓜质量;覆盖薄膜可以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护土壤,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等作用。(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区为我国华北平原一部分,春季,华北平原降水少,风沙灾害多;同时乙地区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这些都影响了西瓜的生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