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物流业

抢滩物流业

ID:82148388

大小:37.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10-17

上传者:德鲁克管理课堂
抢滩物流业_第1页
抢滩物流业_第2页
抢滩物流业_第3页
抢滩物流业_第4页
抢滩物流业_第5页
抢滩物流业_第6页
抢滩物流业_第7页
资源描述:

《抢滩物流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抢滩物流业(一)    主持人:关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资之道,欢迎收看《今日证券》。周一新动力,一直在努力。作为春节后的首期节目,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与您相约。今天的新动力观察,我们将透过物流这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揭示在资本逐渐升温的物流业。从本周一开始,我们将分五期,每逢周一,为您献上新动力观察特别节目《抢滩物流业》。今天的新动力观察我们邀请到的是新动力观察的首席顾问潘福祥先生,你好。   主持人:提起物流,可能会让很多投资人感到陌生。但是,当你从商场、超市的货架上取下这件商品,你能想象出它从走下生产线,再到您的手中,中间需要经过多少个环节,而这些中间环节就可以被称之为"物流"。而在有些人的印象中,所谓"物流",就是仓库加汽车,是这样吗?我们记者来到了中远物流与上海华联在北京设立的配送中心进行了采访。   物流是什么呢?有人称卡车和仓库是其必不可少的两元素。但物流仅仅是只靠汽车和仓库就能完成的吗?   中远快克物流公司车队长徐卫民:"今天是大年三十,各位师傅在行车中,注意安全。特别是陈师傅,咱们的酒水要注意,因为属于易碎品,另外,你的去向是车公庄和党校;李师傅,你的车是和平里和什仿营,在时间上一定要保证。"   这是中远快克物流公司发车前每天要召开的一次例会。在一旁的记者听的很清楚,每位司机出发前,公司已经对他们送货的商品和目的地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目的就是要对人员、车辆进行有效的调配。看来在一辆辆汽车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着它的运转。   上海华联北京配送中心邬燕枫:"门店电脑和我们是联网的,通过他们上传我们就收到他们的数据,我可以帮你看一下。目前为止,他们要了291件东西,有百货和食品。"   在这个电脑系统里,每个门店的定单一目了然。而这些信息都是公司遍步于全市的超市网点根据每天的销量,通过联网的电脑系统,汇总过来的。当公司总部收到这些定单请求后,就会根据各门店的要求及时送货。   中远快克物流公司经理朱天聆:"现在我们和上海华联超市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互联和沟通。那么,我们的物流配送软件可以从它的采购系统得到配送信息,及时掌握信息,安排配送车辆;第二点,我们现在在车辆上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车辆动态。"   看来,掌握仓储资源、车源仅是物流企业的传统优势,依靠多拉快跑也只能赚取有限的利润。而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将成为未来物流企业制胜的法宝。   主持人:潘教授,您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跟我们投资人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物流?   潘福祥:如果打比喻来说,我们可以把物流看作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把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把物流产业比喻成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主持人:您给物流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那让我们看看我们的企业是怎么给物流定义的。   海尔集团副总裁梁海山:"原来传统的物流是从库存到库存,现在我们把它比喻成一条

1河。没有中间仓库的概念。"   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总经理叶伟龙:"物流服务商就是一个中央处理器,在它下面连接着很多终端,终端通过连接,把信息反馈到中央服务器,而中央服务器通过采集这些信息,分析和决策之后又指挥着这些终端运作。"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维胜:"我们把它比作一个物流链,集输运包括仓储,物流要循环起来,这是一个物流链,缺一不可。"   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伟:"我们做物流要做一个集成商概念,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主持人:看了这些企业对"物流"定义,为什么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潘福祥:因为我们说制造企业是物流活动需求的话,所以物流对它来说是起支持和辅助性的作用。而象这些港口物流企业,它是物流的主力,物流的提供方,所以双方的角度不同,在他们眼里物流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主持人:目前我们国家的物流水平整体上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潘福祥:总的来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物流行业已经获得快速增长,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基础和规模,比如,举个简单例子来说,现在整个商业存储在世界名列前茅,另外商品周转和运输的总量也在逐渐的递增,从公路来看,到现在为止,我国公路通车旅程已经达到了1.6万公里,另外铁路通车的旅程也达到了6.8万公里,水路内河可以通航的水路达到了11.9万公里,另外包括沿海、沿江的一些主要港口码头的泊位达到696个,可以通航的机场有143个,相信这些数字可以说明确实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一个初步的基础规模。当然总体来说,我们发展还是很不够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另外整体上的运营效率还比较底,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直"沉睡"着的中国物流业的大门也瞬间被打开了。   WTO关于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条款几乎都与物流有关。而物流业又不属于重点保护行业,只有3到4年的过度期。   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伟:"随着入关,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所以,一些大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会极大提升物流市场需求,所以,未来几年,中国物流市场会呈现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总经理叶伟龙:"全球知名物流企业,他极有可能利用他已经签署全球综合物流服务合同,来抢占已经在中国物流企业已经操作项目。"   主持人:目前我们国家的物流水平和国际先进国家的物流水平存在多大的差距呢?   潘福祥:一般衡量物流效率的时候,用三个指标,也就是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益。从时间上来看,比如以成品的库存时间,在发达国家一般是20天,而我们国家是40天。从物流费用来说,用在物流价格中间这个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来看,比如在英国是14.8%平均数字,美国差不多在10-32%,而我们国家要达到30-40%。从物流效益来看,这个物流的平均的成本占整个GDP,基本上美、日、英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达到10%左右,而我们国家达到16.9%,有很多专家说这个数据可能还不太准确,要考虑整个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其它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耗,比例应该在20%以上。也就是比它高10个百分点,实际上这个效率也是非常低的。 

2  主持人:有人说,与国际先进物流公司相比,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公司。是不是这样的?   潘福祥:是这样的,我们说因为对现代物流的一个整体的评价,一个通俗的说法来说,就是有个7R的原则,这个主要是讲,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及恰当的条件,把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恰当的方式送到恰当的消费者手中,实际上现代物流追求的是这七个恰当,现在比较起来我们国家确实还差得很远。   主持人: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呢?   潘福祥:因为现在的整个物流我们从采购--定货--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的整体环节是分割的,现有的物流设备和它的能力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高效的利用,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利润使得这些资源无法实现有效的整合。另外我们国家物流发展的技术标准和行业的管理规范都还没有确立,这样对行业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制约因素。   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国际物流巨头纷纷抢滩布点,其意图不言而喻;而国内物流企业则是居危思变,图谋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托现有的政策、资源优势强占新一轮的制高点。在今年1月8日这个被中国人寓意为吉祥的日子里,中国远洋物流公司这个具有47亿资产规模的"物流航母"正式起航。   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总经理叶伟龙:"中国远洋物流公司1月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我们国家最大的专业物流公司之一,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成为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   而许多上市公司更是挟巨资而上,外运发展、上港集箱、中储股份、青岛海尔、华联超市、科龙电器、小天鹅等众多上市公司纷纷闻风而动,憧憬着成为这个市场的胜利者。而2002年新年伊始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也锁定在具有物流概念的营口港上,其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港口的建设。这其中似乎也向我们透露着某种信息。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维胜:"在上市初期,首先要经营好已有的项目,第二步要经营好收购的项目,第三部要扩展业务,刚才说的发展集装箱业余,同时,要做好物流。"   主持人:潘老师,根据你的统计,目前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公告涉足物流业。   潘福祥:根据新动力工作室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1月31日沪深总共有54家上市公司已经进入了物流业或者与物流相关的行业。   主持人: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公司抢滩物流业呢?   潘福祥:应该还是一个利益的驱使,我们下面有一张图表,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2001年的中报统计,整体上我们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平均的毛利率是26.93%,而物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43.39%,另外整体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来看,平均的水平达到19.48%,而物流业的上市公司达到24.56%。那么这时候尽管这两年我们整个物流行业的收益率在下降,相对于市场整体水平来说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显示了物流行业未来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感谢潘老师给我们进行的分析。通过您的分析,我们已经感受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高潮已经来临。那么物流业的发展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下周一请您继续关注我们《抢滩物流业》第二集--《第三物流业》。 摘自《今日证券》

3抢滩物流业(二)主持人:李楠   嘉宾:潘福祥新动力工作室首席顾问   采访对象:李常强青岛海尔特种冰箱事业部部长梁海山海尔集团副总裁王其林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主任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今日证券》。今天的新动力观察我们邀请到的是新动力工作室的首席顾问潘福祥先生,你好。"假如你想要一台三角形的冰箱,你只需打开互联网上的海尔网站,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你所需要的产品,那么7天之后这台冰箱就可以送到您的家中。"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许多场合都要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海尔正在进行的一场以定单生产为中心的管理革命。就在张瑞敏提出了"定制冰箱"概念不久,海尔就从互联网上就收到了第一份直接来自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单。这也是我国第一台通过网上订购的家电产品。   来到海尔,记者就直奔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岛海尔特种冰箱事业部车间。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生产线上流动的冰箱、无论从外观、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李常强(青岛海尔特种冰箱事业部部长):我们生产线上的冰箱全是用户定制的,现在用户自己用BtoC系统,自己定制冰箱,你看这台,这台用户要求的颜色是银白色的,其它是白色的。   "那我们第一台用户定制的冰箱是什么样的。"   李常强(青岛海尔特种冰箱事业部部长):第一台呢?当年有一台237DVC型,原来是右开门,他要求左开门。啤酒架呢?它要求两个,他喝啤酒比较多,他要求加两个啤酒架,我们给他加了两个啤酒架。   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冰箱的设计有特殊要求外,用户的需求数量、交货期也不尽相同,这对企业恰恰是更难做到的。记者看到,在冰箱生产车间内,摆着一个看板,上面清楚的标示着当天所要生产的定单情况。用户的需求从几十台到上百台不等,最少的定单只有4台,而用户提出的各种特殊要求则更是不同。   主持人:看了刚才这段采访,我想问一下潘老师,你觉得海尔对于这种个性化生产的评价是什么?是不是预示着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潘福祥:这里实际贯穿了过去完全不同的理念,消费者或者用户直接成为市场的中心,成了市场的主宰。因为过去大家都知道是我生产以后卖,而现在我们说消费者不再是商品的被动的接受者,他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定制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消费雏形。   海尔率先进入"网上定制"时代,不仅是依靠它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为后盾的,更是以它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为基础的。为此,海尔集团在1999年运用供应链思想和现代物流理论对企业进行整合,实施了业务流程再造。海尔集团副总裁梁海山"我整个物流的运作是为了定单,为了市场用户。没有定单信息的驱动,我的物流就不可能进行运作;同时,配合着我们进行了流程再造;另外,就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另外,建立国际化的物流中心。"海尔的物流管理,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一流三网"的特征:所谓"一流",就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所谓"三网",即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海尔人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主要来源于速度,来源于对产品用户信息需求的把握。 

4  主持人:有人说,在新世纪,谁掌握了物流和配送,谁就掌握了主动。那么,你认为在一个功能完善的物流系统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潘福祥:刚才片子中也谈到了,一个功能完善的配送实际上包括了"一流三网",就是定单信息流和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和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在这"一流三网"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定单的信息化,也就是信息实际上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   主持人:为什么在现代物流中,信息比商品本身还重要呢?   潘福祥:因为我们知道商品本身它自己能不能顺利的销售出去,是实现自身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商品能不能销售出去主要上看它是不是市销对不对路,是不是有一个现实的市场需求,定单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所以说一个企业它真正做到了以定单的信息为中心,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了是按市场的需求作企业的趋动力,也作为企业整体运行的各个环节运作的一个源头。那么这时候按照定单去进行采购,按照定单去进行生产,同样按照定单去进行销售,这样我们说实际上是企业效力能真正得到提升和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保证。目前,海尔集团平均每个月接到6000多个销售定单,需要采购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海尔人把它称之为物流之河。而海尔集团的全国42个配送中心、上万量运输车辆则在支撑这条物流之河的流动。   梁海山(海尔集团副总裁):"原来传统的物流管理是从仓库到仓库,一个仓库到另一个仓库转移,现在我们把它比喻成一条河,没有仓库这个概念。"为了减少库存带来的资金占压,同时更是为了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海尔提出了"0库存"的口号。海尔从99年整合物流以来,虽然产值以每年200亿的速度递增,但仓库面积却减少了50%,库存资金下降了67%。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这个货区面积虽仅有7200平方米的立体库,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30万平方米的平面仓库。   王其林(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主任):"整个物流中心目前是十九个人,但因采用立体化仓储结构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利用率非常高,大概相当于一个30万平方米的平面仓库的容量,原来管理这个平面仓库大约需要一百人左右。"   张瑞敏把海尔的物流比喻成"卖海鲜",这句话通俗一点说,就是要以时间消灭空间。目前,海尔完成客户的定制定单一般只需要7到10天,而一般企业则至少需要一个月。   主持人:张瑞敏的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您觉得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哪里?   潘福祥:说到核心竞争力一般我们主要是指整个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保持和扩大自己优势的这种决定性的能力,青岛海尔CEO张志敏曾经说过,什么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够获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用这点来进行分析,我们说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说实际上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并且能够提供非常周到和快捷的服务,这是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说法比较流行,就是认为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第一、第二利润源又是什么呢?   潘福祥:这种说法最早是日本的一位物流学家提出的,所谓的第一物流我们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初企业是把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成本当作是扩大利润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这时候把降低人工和材料作为第一利润源泉。我们知道当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这时候可能空间就不大了。这时候发现我要扩大市场销售,通过扩大市场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把这种途径就称为第二利润源泉。同样我们说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分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人们发现说我怎么样再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时候发现在

5我成本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的物流费用如果能有效的把它降低,就等于说提高了我的利润。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把服务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海尔集团的物流做得很好,在采访中我们也还了解到小天鹅、科龙电器与中远物流合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广州安泰达物流公司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公司,请看我们记者的采访。   几年前,当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服务商的时候,海尔集团选择了自营物流,可能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也逐步意识到要降低成本,改善管理,外包物流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徐源(小天鹅集团副总裁):"从现代企业来看,物流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我们把它剥离出去,这样我们的主业可以做得更好。"   徐源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仅洗衣机从无锡到上海的单台运费,就可以由目前的12元降到5.9元。其综合效益更是不言而喻。   徐源(小天鹅集团副总裁):"通过物流,从产品到我们经销商那里,这块计算了一下降低25%。按去年销量,不包括增量就是八千万,八千万节约了25%,就是两千万。"   而广州安泰达物流公司更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庄志宏(广州安泰达物流公司经理):"我们自己的定位是家电物流,那么,我们想构筑一个开放的家电物流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为所有家电企业服务,而不单单是为某几个客户服务。"   主持人:究竟什么是第三方物流,您能不能给我们下一个定义呢?   潘福祥:实际上相对于海尔这种由自己企业独立来进行的物流建设和服务。也就是我们称作自由物流之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的企业它往往采用的是自己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也就是自己生产和制造由自己来做,这时候它把自己的物流服务按照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然后这些生产制造企业它和物流企业之间通过信息系统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得它整体及物流企业的运作也能保持全程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它自己相对来说一般不直接参与物流建设。一般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作是第三方物流。   主持人:我国的制造企业到底是像海尔那样自营物流好?还是像小天鹅那样建设第三方物流好呢?哪种更好一些?   潘福祥:应该说这两种物流方式它是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说和外部不同的环境需求相配合的,很能说谁优谁劣,但总的来说从国际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可能第三方物流占据的比例要大一点,比如我们的一个统计:欧洲76%的物流选用的是第三方物流,在美国选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也达到58%,而且这个需求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包括以前做自由物流的企业也开始逐渐把自己物流剥离出去,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去运作。因为第三方物流一个比较大的好处,我们知道他是一个专业化的公司,所以他有一个规模效益。它可以同时为很多企业提供服务,可以提高效率,这时候相对自由物流来讲。它可能整体的成本上降低上能够正好一些,效率能够更高一些。当然也还有它的一些缺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它同时为很多企业服务,而很多企业很可能属于不同的行业,所以它有不同的需求。这时候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很可能是一种比较外在的,很难深入到企业内部去,或者很难符合你的特点。另外可能在整体的运作中,它无法深入到企业对它原有的供应链的整体的整合中,所以说也就是说它提供不了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它的一些缺陷,所以现在随着整个这方面的实践不断推进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些行业性的第三方物流,也就是说我专为某一特定的行业提供第三方物流,又照顾了企业的具体情况,又满足了效率和规模的需要。

6   主持人:好。谢谢潘老师给我们进行的分析,通过我们今天的分析,我们对第三利润源这个概念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欢迎你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关注我们新动力观察的特别节目,抢滩物流业的第三集--超市命脉。好,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明天我们同一时间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