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116185
大小:26.9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7-19
《幼儿园心理摸排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幼儿园心理摸排计划本学期,幼儿园特别强调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开学初给家长的一封信里和幼儿园工作报告里,把“提高保教质量,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发展的评估方法,要求建立幼儿个人档案,加强个案记录,对每个幼儿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具体要求教师:一是分工记录;二是记录要有连续性。其目的是保证工作到位,这有利于教育的连续性和学生可持续性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幼儿个案记录非常重要。记录幼儿个案是做好幼儿心理教育的前提--即心理调查阶段,也是心理教育最一般的方法。如何做好幼儿个案记录 首先要采用问卷法收集幼儿的个案资料,一般由家长和教师分别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大致包括: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幼儿园名、班级、家庭住址等。2、个人情况。①个人健康状况:曾患过哪些严重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颅脑外伤、昏迷抽搐等,弄清这些疾病的过程、性质及病后有何改变;母亲妊娠期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健康状况,还要了解母亲妊娠期间服用过哪些药品及有未照射过X射线等;②分娩情况:了解系第几胎,第几产,妊娠足月或不足月,顺产或难产,有无胎盘异常或脐带绕颈,曾否动过手术,有无头部外伤史,产程长短,有无窒息史等;③哺养情况:母乳或人工喂养;④发育情况:运动机能和言语机能的发育情况是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了解幼儿何时能哭、抬头、认人、坐、站立、走路及说话等,以及大小便自控情况;⑤学习情况:入园年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接受能力等;个性情况:兴趣、爱好、理想、特长、气质、性格、习惯等;⑥人际关系情况:了解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等的关系情况。3、家庭情况。了解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情况;家庭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家庭人际关系情况;父母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养方式;邻居关系情况;家族中有无意外遭遇及重大挫折,对学生的影响情况;父母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在父、母系三代中有无明显的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和转归情况,家族中如有两人以上患有心理疾病者应用家谱系图标记。4、幼儿园情况。幼儿园性质;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情况;园风、班风情况;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方法;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压力情况等。5、生理发育情况。指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6、心理健康情况。了解有无学习障碍、行为障碍、不良习惯、特种障碍、品行障碍等。 在填写好调查表后,还要继续收集学生的个案资料。一般说来,主要进行以下几种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在用问卷法和测验法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再对幼儿进行个别心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可疑者再通过特殊心理测验检查或复查随访观察,以了解幼儿的特殊心理问题,并纠正和补充量表测定的不足和偏差。
1 除了上述资料外,在心理调查阶段,还应注意搜集以下资料:入园时幼儿的登记表格;入园时自他处转来的个人资料;入园时个人健康资料;家访记录等。在搜集个案资料时要注意三条原则:1、客观。即就事论事记录,不可以加入主观臆测成分。2、连续。搜集资料应连续不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尤其是对那些适应不良的幼儿的个案资料,只有连续搜集,才能看出问题。3、多样。个案资料应广泛搜集,方法上不限于一种,时间上不限于一时,空间上不限于一处。 张园长在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个案记录的连续性。我们还要注意个案记录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在充分搜集幼儿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心理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如何把这些零星点滴、分散杂乱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由的分析综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结构,用以解释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门的训练。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一道,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把这一工作做好。在进行综合分析后,要作出系统记录。个案记录要求内容丰富、描写细致、叙述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符合逻辑。要以传记方式并避免使用专门术语。该记录一方面可作为幼儿的心理档案,另一方面也可为第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训练,以及第三阶段的心理教育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所以,希望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这一工作。我这次在各班走了一圈,初步了解了各班这一工作做的情况,我发现有些班有些教师做得很认真。我园幼儿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基本概况从10月16~19日,我利用4天时间初步调查了大、中、小18个班417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据各班老师介绍和通过我与个别幼儿谈话,初步诊断全园有30名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诊断的依据是:这些孩子是否行为异常,是否习惯不良,是否性格怪异,是否给班级教学活动以及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否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和需要心理教师给予专门辅导。这些表现较严重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占全园幼儿的7.19%,而真正比较难办的幼儿只占全园幼儿的1.44%。在18个教学班中,有3个班没有心理和行为表现特殊问题的幼儿。从总体情况看,我园92%以上的幼儿心理发展较为健康,这在广东这块特殊的环境中,特别是我园孩子大都来自富裕家庭,有如此好的景况,我认为是可喜可贺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与过去重视幼儿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密不可分。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觉得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2、具体表现(1)行为习惯差:表现为自我中心严重,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在活动中不听从教师的指挥和安排,随心所欲,不接受批评。(2)性格怪异:有的表现为任性,脾气暴燥,稍不如意就以哭闹、摔东西、攻击、耍赖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表现为不合群,过于腼腆害羞,说好说歹都不行;有的表现为胆小,脆弱,爱哭,怕困难。
2(3)依恋亲人:有的表现为回园时不让父母走,哭闹不止,向父母提出交换条件;有的表现为不想在幼儿园吃睡,希望每天能回家;有的表现为喜欢缠着老师,或希望引起老师的关爱。(4)自我控制力差:表现为活泼聪明,明白事理,当出现违纪行为,老师问他们应该怎么做时,他们什么都知道,也很快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答应要好好做。可就是等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教育对策 在我园有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幼儿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其危害是不可想象的。对老师来说,因为班级有极个别这样的学生,工作负担就会无形中增加很多,这一点我们老师感觉最深。对幼儿来说,直接影响幼儿个体今后的发展,间接给周围的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每个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一)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 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一个人的成长受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我认为,对幼儿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和教育,其次是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第三是社会和自身素质的影响。虽然几个因素会综合发生作用,但我们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搞单打一,更不能害怕困难,避重就轻。是家庭问题,我们就要帮助家庭创造良好条件,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是学校教育问题,我们就应从自身入手,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是孩子自身素质原因,我们应努力使之在原有基础上的所进步。(二)正视家庭教育问题,切实做好家长工作。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想法:明知幼儿是因为家庭因素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可发现家长很难对付,也就是说家长素质低下,观念偏极,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这时,会放弃做家长的工作有时为了迎合家长的欢心,哄哄家长也就了事,但哄得了今天哄不了明天,由于这些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如果他们发现孩子还存在问题,轻者,家长会失去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信任,把孩子转到其它学校,重者,家长会向领导投诉,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危及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反正这样的孩子自己只教一年。我们要一切为了孩子今后的成长和成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孩子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掌握与家长交谈的艺术,既要做到热情主动,又要做到不亢不卑;既要注意交谈艺术,又要注意尊重客观事实,达到家园联系的真正目的。切不可简单直诉孩子的“罪状”,搞得家长没面子,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这样很容易使家长产生对立情绪。
3 由于做了几年的学校心理教育,很多时间都周旋于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我深深感到,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正视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我认为:如果学校替代家庭,或无视家庭的存在,终究将会丧失学校本身的主体性。只有家庭、学校在各自的主题性和独特性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教育才能取得完满的效果。我从在心理咨询中接触的案例、各部门提供需咨询的学生及教师的感慨和家长的态度中发现,我们个别老师和家长都在一定程度上没处理好各自的职责。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有的老师工作不见成效,就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而有的家长于是又认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特别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出了问题,当然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责任推到学校老师头上。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这样互相推卸责任,直接受害的是学生,也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家庭加大了对孩子教育的物质投入,但却忽略了给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由于社会的转型,人们观念的变化,生存竞争的激烈,离婚率的增加等,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不良影响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这少部分同学的问题,却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这一观点强调学校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认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它都是辅助,都是补充。这一观点强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家庭教育的精髓之处,是学校教育永远替代不了的,家庭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单位,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最学府。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他既重视家庭教育,也强调学校教育对家庭的影响。他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强调学校可以通过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幼儿时期,是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可塑性很大;同时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的潜能。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贴上“不可教也!”的标签,或违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又是专门的育人场所,因此,要想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教师就必须正视家庭环境和教育出现的问题,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优势,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深入了解分析幼儿的家庭背景 全面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是对幼儿有的放矢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家庭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础。了解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家庭结构等因素,了解幼儿家长是专制型的、民主型的还是溺爱放纵型的;了解幼儿是生活在完整型家庭还是不完整型家庭里┅┅。由于生活在不同家庭的幼儿,其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是有差异的,父母溺爱或专制,特别是破损的家庭,都会导致幼儿心理失衡,常表现出依赖、孤独、失望、任性、攻击、逆反、冷酷、冷淡、胆小、自卑、自居、自傲、自私、厌学、情感异常等心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有专制型的、民主型的、溺爱放纵型的。受专制型家长的影响,孩子要么表现出攻击性强、逆反心理重、破坏性大、冷酷,要么表现出冷淡、胆小、孤僻;受放纵型家长的影响,孩子由于过分溺爱和要求不严,出现自控力差,自我中心意识严重,任性,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适应性不强;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心理比较健康,一般通情达理,行为习惯比较规范。(2)不同家庭结构对幼儿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4 从家庭结构来看有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完整型家庭指父母关系良好,子女由父母共同抚养。不完整型指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和分居家庭等。在这些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心理常存在不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情感和性格方面。这里我只谈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渴望更多的爱、易早熟。离异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孩子一般自私、自卑、冷淡、情感异常。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和分居家庭由于受到一种残缺不全的爱或溺爱,使孩子易形成自我为中心、或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孤独、不合群等。如有的家长忙于工作,长期把孩子放在学校或亲戚家寄养,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交流,一味的物质补偿却使子女人格异常。不同教育观念对幼儿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从家长的教育观念看,有的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要求过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和今后的生活,为满足自己的虚荣而给孩子定目标,造成孩子麻木不仁,失去进取心,甚至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只要自己有了足够的金钱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就能撑起孩子头上的那片天,所以有的孩子在校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自由散慢,有的甚至仗势欺人,专横跋扈。有的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其自由发展,这些家庭的孩子一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4)父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重视对家长的间接咨询。 主动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一同做好转变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家长咨询的重点是让家长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具体方法,讲解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影响等。虽然有些家庭的不利因素我们无力解决,但为了孩子,用我们的真诚和智慧,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可使家长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减少或消除不良环境和教育因素。个别家长素质较低,有的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有的虽然知道,却不会也不善于改变或没能力没精力处理,只要我们善于与家长沟通,家长还是百般感谢老师的。我们要发挥“家校联系手册”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日、家访、电话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注重学生对家庭的反作用。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学生会做家长的工作。这种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有时会比老师做家长的工作更大。幼儿年龄小,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幼儿,幼儿入园后,所崇拜的对象开始由家长转向教师,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目的。 总之,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正视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回避,勇于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用真诚合理的爱呵护幼儿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三)提高认识,注重方法 我认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然后才是方法技巧问题。著名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可见,班主任和老师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中影响最大的是个人的人品和自身的素质,其次是技巧。
51、认识中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和爱心。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责任感具有社会属性,一旦具有了就会对个人的行为起永恒的推动作用;而爱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然属性,它有很大的情绪性和波动性,只有当爱里渗透了强烈的责任心,爱才会变成一种高尚的爱、无私的爱、永恒的爱。台湾著名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这样说过:如果把工作当成任务,那只会被动地工作;如果把工作当成责任,那就会主动地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揽过来而不是推出去,人人都有了这种精神,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当学生心理和行为出了问题,我们如认为家庭的事与己无关,解决学生家庭的问题我无能为力,甚至希望学生离开班或离开学校。这就放弃了爱、放弃了责任。所以,我认为只有勇敢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爱心是指热爱关心学生、信任理解学生,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第一,首先是要真心实意地爱孩子。特别是对待特殊家庭里长大的学生,就要象有首歌里唱的那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催化剂;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老师不能漠视,敷衍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当成自己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人生的经验、真情实话,帮助他们解惑答疑,引导学生走出心灵的迷雾。第二,要真诚合理爱有问题的孩子。爱虽然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会爱却是一种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我们要懂得: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合理批评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督促、安慰。我们对这些孩子不应只给予一种“高情感”的爱,即过多的关注或过分的迁就以及时时处处的“监视”;也不能采用与之相反的过激的态度,过分地斥责。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种“低情感”的关爱,即以一种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态度,在相当的幅度内不干涉他们的自由。平等相处,既关怀他们,又显得不过分;对他们有要求,但又不给他们过分的压力。平常心是一种健康持久平和的心态,给人和谐与轻松,这样的心态可以使学生感到安全与温暖,使其快乐愉悦。有了平常心,就能使这些学生处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有助于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调适失衡的心态,修复受创的心灵,从而恢复心理健康。第三,对孩子的爱要持之以恒。要想使心理和行为有障碍的学生完全恢复健康,有时不是一两次心理辅导就能奏效的,还需要老师抓反复、反复抓。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持之以恒的爱,坚持不懈地辅导,在辅导时,不显山、不露水、不急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老师对他的爱,学生就会产生强大动力,逐渐恢复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会使问题更严重。因为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一旦老师流露丝毫的失望,学生就会完全否认自己,失去信心。2、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要讲究教育艺术。第一、教师要避免空洞乏味的直接说教。应善于迂回包抄,善于举例。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第二、教师要注意言语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言语要亲切,“教师意识”不要太浓,始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使学生感觉到你是他真正的朋友,是在真心实意地关心他。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的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的语言,也会把一些颠扑不破的真理搞成冷酷、僵死的训诫,因此,语言对意识和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6第三、教师要善于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自负型逆反心理的学生,首先要善于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假若当他们因不听别人的忠告而受到惩罚时,就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以细心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在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给他们讲一些有关骄横自负而贻误终身的事例,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而自省。(四)更新观念,积极引导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更新观念,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幼儿当孩子看,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断,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1、如何对待幼儿的心理反抗现象? 儿童第一次出现心理反抗是在三岁左右,这是孩子出生后第一次面临的心理危机。 三岁左右的幼儿常常表现出不顺从、不满足的情绪,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动,对于批评的话,马上会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哭泣。有些心理发育早的幼儿在两岁半时就表现出来。多子女家庭中往往在这时候又生育一个孩子,父母的关心重点转移了,孩子的心理反抗受到漠视。一般,这种反抗期大约要持续半年到一年。如果有弟弟或妹妹,这个反抗期会出现变化,如潜藏、化解等。(1)如何理解幼儿的心理反抗? 首先必须明白,孩子的反抗不是无缘无故的“捣蛋”。在三岁左右时,作为独立的人的思想萌芽了。一般人可以做的事,孩子也要尝试去做,而且掌握技能的水平提高很快。常常因为他的愿望受到干扰而发火。 其次,从两岁到三岁,孩子开始感受自己的心理活动,出现自我意识。可以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孩子常常想把他内心的想法表述出来,却又表述不清。从这个时候起到五岁左右,孩子的想法常常与成人的观念不一致。因此,许多想法都被压抑了。 如:一位家长不忍心体罚孩子,又忍受不了孩子的“无理取闹”,把孩子关进了厨房,什么时候不哭了,听话了,什么时候放出来。孩子十分恐惧。有一次,她丈夫出差去了,孩子说:“爸爸出差了,你不要关我。”等他爸爸回来一问,才知道孩子这段时间为什么自己表现非常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害怕被关起来。这种结果与体罚是一样的,甚至比体罚的伤害更深。 两岁半左右,孩子对大人之间的社会规则还感觉不到,可是三岁以后的孩子想把心理活动直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实际行为,遭到拒绝后,马上就会体会到“大人世界”对自己的不公正。 另外,不要认为没有反抗期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是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先天素质和家庭气氛使孩子的心理表现出许多差异。 某儿童研究所对于那些没有表现出反抗期的三岁孩子进行个别调查,希望通过指导和训练使他们改变现状,带有一点反抗、独立的气质。经过努力,发现其中先天素质较弱,在家庭中经常受到威吓的孩子,根本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反抗的行为。那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特别老实、安静,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男孩子也像女孩子一样。心理反抗期的变化:
7 心理反抗期出现变化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学会间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个是学会暂时忍耐,知道尊重他人的意愿。例如想要画画时,先预告说:“我要画画,画板应该给我用。”这样就会对大人起到提示作用,接近大人的思维习惯。另外,由于和小朋友相处时间长了,彼此都不想忍让了,会互相争执。而在家长面前,很少直接争执,结果必然是有一方忍让了,慢慢地,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了迁就、避让,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要求。 这种变化是四岁左右出现的,有相当一部分三岁半以后也开始出现这种转变。 一位家长说,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开始理解大人的意思的结果。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从大人与孩子的关系上看,多数情况下与其说是孩子理解大人的意思,不如说是孩子被迫接受了大人的观点。(2)如何引导幼儿的反抗心理呢?第一,让幼儿独立做一件事。 三岁幼儿愿意找机会表现自己。这个特点从两岁半以后就出现了,但在三岁多孩子中比较突出。这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塑造很重要。 要让幼儿独立去完成他喜欢做的事,不管完成的结果好不好,都要充分地鼓励孩子。例如,穿衣服,取物品,倒拉圾等等。独立完成一件事,孩子会感到很愉快。第二,经常让幼儿帮忙。 老师做事时,要找一点简单的事让幼儿参与。一般三岁孩子不会主动去做,要指导他,像做游戏一样来完成。让幼儿与老师一起做事,便于心理沟通,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相互合作的快乐。 幼儿做过的事也许大人不满意,不过,如果没有特别的影响,尽量不要纠正,否则幼儿会很生气,而且也违背了引导他心理活动的初衷。 有一位教师比较注意这个问题。经常在吃饭前给孩子一块抹布,告诉他:要吃饭了,请擦一擦桌子。孩子高兴地接过抹布,用劲地擦来擦去。教师在一边鼓励孩子擦得真干净,真能干。受到了表扬,孩子擦得更来劲了。 为了提高幼儿做事的质量,教师可以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上述例子中的老师经常和孩子同时擦桌子,让孩子观察老师的做法,起到了身教的作用。第三,尽量增加孩子的体验机会。 幼儿可以接触的事,尽量让他们观察、接触,以丰富他们的体验。 例如,和幼儿一起操作电视遥控器,让他观察出现什么结果;一起操作录音机;春天去公园放风筝时,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把线轴交给幼儿,让他体会操作的乐趣。第四,参与孩子的游戏。
8 参与幼儿的游戏是引导幼儿心理的有效方法。例如跑步、捉迷藏、踢球、跳绳等。教师和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达到心理默契。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心理反抗现象。2、如何看待幼儿的意志行为能力? 所谓意志行为是指头脑中存在一种自己想像的目标,时刻约束自己,舍弃一部分欲望,追求这种目标。五岁的幼儿还不具备意志行为能力。五岁幼儿的行为表现是想干就干,没有任何顾虑。他们没有意志行为能力。幼儿向成人心理发展的过程,可以分成动物性心理刺激→(反射)感觉→(感官感知)知觉→(自我认识)→知性→(思辨)理性这样几个阶段。五岁孩子的心理发展大约处于感官感知的认识阶段,还没有进入自我认识阶段,不会自我评价,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和选择。 没有意志行为能力,就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检。尽管有时候孩子也表现出反悔或向家长和老师检讨做错了事,但是这种检讨不能说明问题。例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说:“你想一想,妈妈这么辛苦地照顾你,你那么做对吗?”孩子短时间内老实一点儿,承认错误,过一会儿又会恢复常态。这时妈妈又会说:“刚刚说过的话,怎么又忘了?”似乎全是孩子的错。 在正常的说教范围内,这是比较轻的说法,严重的会大声喝斥孩子。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这种说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孩子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一本正经地和自己说这些话。可以说家长是枉费心机。 引导孩子做一件事或者学习一种做事方法,用不着提前预告,也不能在做错了的时候训斥,应该像每天吃饭一样,遇到什么该注意的事情时,共同参与进去,和孩子一起去做一遍,告诉他应注意的要点就可以了。 一位家长教孩子画三角形,刚开始时,按照成年人的习惯,一笔连贯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给孩子讲解怎么才能画好,结果孩子不理解。于是就用另一种办法,先画三角形的底边,然后画两个斜边。孩子按照示范的样子模仿,大体能画成一个三角形,但是两个斜边的交叉点总是画不准。最后采用的办法是先画任一条直线,根据需要在线的一侧适当的位置先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一点和直线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这样示范了一次,孩子马上就可以画了,如果举一反三,还能同时掌握几种三角形的画法。 再如:某幼儿园里的孩子到活动室自由玩耍。孩子们爱说话,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其中一个性子急的孩子扑上去要打另外一个孩子。这时,在一旁监护的老师走过来说:“你们那么想打架呀,好啊,这可是锻炼的好机会。不过打架应该用嘴说话,不能用手打对方,容易把小朋友打伤的。”于是孩子停了下来,双方开始互相指责。老师又说:“说话要文明、讲道理,错了要承认,向人道歉。”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拜访一位重要的客人。出门之前母亲对他说:“宝贝儿,要懂礼貌,不要哭闹。”孩子点头示意。等到和客人见面,孩子在接待室这里转转,那里玩玩,自由自在地活动。母亲坐在那里觉得很没面子。回来的路上,母亲对孩子说:“宝贝儿,我让你懂礼貌,老实一点,你怎么不听呀?”孩子高兴地说:“我知道懂礼貌,没有动人家的东西,我只是自己在玩。”母亲明白了:孩子原来这样理解了懂礼貌的意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