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

ID:82087438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7-13

上传者:雨季黎明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1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2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3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4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5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6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7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8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9页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研究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1]。荆紫关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研究和探讨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索荆紫关镇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已有的旅游业发展研究文献中,多以宏观的研究为主,鲜有以乡镇为主体的研究,这样就很难对一个具体的小区域(如一个乡/镇)进行具体的发展引导。本文从荆紫关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等研究成果为指导,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1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1.1优越的地理位置荆紫关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东经111°1′,属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管辖,位于淅川县城西北75公里的丹江右岸西部边陲,东接西簧乡,西连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部与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方与西峡县西坪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丹江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约164平方公里。该地一脚踏三省,即位于豫、陕、鄂交界处,"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荆紫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11

1便源自荆紫关镇。荆紫关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但是交通发展状况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国道、铁路等高级别的交通干线由此通过,这为荆紫关的文化传承和区域文化独特性的发展提供了保护,荆紫关镇俨然是新时代下的一处“世外桃源”。1.2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荆紫关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详情见附录),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文明集镇”、“河南十大名镇”、“全国重点镇”等称号。在2013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镇(一)》特种邮票1套,共8枚,其中第4枚是荆紫关镇,荆紫关成为我省唯一荣登此次“国家名片”的古镇。荆紫关临近丹江河,历史上由水运兴起,虽然随着丹江河航运能力的下降很快衰落,但是以平浪宫为代表的码头文化依然保留至今,极具地方特色。1.3多彩的民风民俗地处三省交界的荆紫关镇,民风民俗受三省文化的影响,在长期的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形成了荆紫关镇自己独特的风俗文化,最具时代感的风俗是婚俗——荆紫关的婚俗经历了传统的坐轿,向现代的坐轿车的演变,目前又形成了人拉轿车的新型婚俗。在观赏完人拉婚车的热闹场景之后,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荆紫关将向游客呈上最具地方特色的美式——荆紫关“八大件”,在享受快乐,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荆紫关多彩的民风民俗。1.4古代-现代文化延续由“南门”进入清代一条街,青石板街道两侧,代表明清时期特色的建筑、店铺鳞次栉比,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钟鼓楼等旅游景点依次点缀其中,游客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一路向北走,在接近花城门的地方,是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的仿古建筑群——菜市场,这里的建筑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很强的时代感,在这里现代商业活动繁盛。短短的五里长街,能够让游客感受到从古代到现代几百年的文化变迁,亲眼见证文化的延续。11

22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2.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得渠首——淅川县名声大震,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的荆紫关又是淅川县一颗耀眼的明珠。荆紫关镇若能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挖掘自身旅游资源潜力,统筹协调区域旅游业发展,定可书写水源地旅游业发展的新的辉煌篇章。2.2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设施的供给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门旅游各方面的要求也大大提升,要求吃得好,住得好,行得好,国民的旅游标准正在由基本满足型向着舒适型,享受型过度。当前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比重达到75%到85%,游娱支出占15%到25%[2]。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观,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的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荆紫关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了新形势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将受到旅游群体的青睐!2.3旅游线路的多样化目前中国国内的旅游人群主要是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活动内容。近年来,专题性的特色旅游线路不断推陈出新。荆紫关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其建筑风格,历史古迹,文化内涵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在旅游线路多样化的背景下,为荆紫关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4商务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11

3商务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从其发展规模和发展状况看,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一比例仍会提高。而目前我国因公(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全国的53.3%;中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3]荆紫关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跨省商务活动中发挥着“咽喉”作用,将成为三省区商务旅游活动的中心地。2.5老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中老年人也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并逐步加入了旅游的大军中。据专家预测,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据资料显示,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老年市场中,我国已经有30%的老人先后进行了出游。专家预言: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这对荆紫关镇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及老年旅游产品无疑是最好的资源。3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市场竞争力弱历届荆紫关镇政府领导都在倡导发展旅游业,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首先,由于历史古迹的自然衰败,使得原有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下降;其次,众多的旅游景点“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作,很难形成与其他旅游城镇争取客源的竞争力;第三,本区目前游客以零散的自助游为主,缺乏有组织,成规模的团队游的支持,使得旅游业发展后劲儿不足,降低了其竞争力。3.2人文环境缺失11

4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对现阶段旅游业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实际上是在购买文化产品,享受和消费文化资源。就目前看,荆紫关镇旅游业的发展并不非常重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宣传,仅仅是从盈利和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经营,并没有深入的发掘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资源和人文特点,忽视了当地的文化气息。使得荆紫关旅游发展仅停留在观光的层面上,缺少应有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人文环境逐渐恶化。3.3旅游产品缺乏荆紫关镇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层次总体较低。辖区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景点景区规划、策划和开发水平、技术不高,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很大一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导致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弱及吸引范围狭小。同时,旅游产品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游览旅游产品为主,产品结构较单一,并且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雷同、模仿复制性极高,降低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这既跟不上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也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多样化需求发展。3.4景点接待水平低荆紫关镇距离县城74公里,地处偏僻,与之接壤的也是临近省份的边陲小镇,住宿方面一般是农家村庄,住宿条件普遍简陋,价格50-100不等;饮食方面除了个别几个农家菜馆,几乎没有像样的酒店,地区接待能力偏弱。若组团旅行,这里现有的住宿条件,难以保证旅游消费者生活方面的需求。4荆紫关镇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4.1整合渠首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作为南水北调渠首的淅川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若以丹江水库风景区为轴心,以香严寺景区为依托,以楚始都和荆紫关景区为两翼,荆紫关景区,主要以“一脚踏三省”为特色,以恢复开发清代建筑为主线,重点搞好清代一条街、平浪宫、山陕会馆、法海禅寺、影视城等16个景点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呈现古色古香风格的旅游景区[4]。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将众多分散的点,组合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以资源集聚形成优势,提升渠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4.2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及水平旅游交通不仅包括交通工具、交通线路和交通港口,同时也涉及交通服务。[5]11

5自2007年开始,我县紧紧抓住全省建设旅游公路的历史机遇,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厚坡三里洼至仓房香严寺旅游公路项目。自此,掀起了旅游公路建设高潮,同时,按照张达伟副省长的指示,规划上报了荆紫关镇至仓房镇旅游通道[6]。强化荆紫关镇与县内其他旅游景点的联系,加强与邻省地区的沟通联系,不断改善区内和区际交通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为游客的出行带来方便。同时利用交通通达性,分流游客,并且要在交通信息供给、旅途的服务,交通秩序的维护方面加强管理,整合周边交通、信息和住宿条件等资源,提高荆紫关镇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4.3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产品多样性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强度及吸引范围的扩大都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旅游产品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旅游产品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发展,将是荆紫关镇旅游业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之一。荆紫关可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又融合有现代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调整物质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产品的结构,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产品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宣传带动作用。4.4把握时代进步脉搏,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业近年来,商务旅游是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从其规模和发展看,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荆紫关镇旅游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展商务旅游项目。对商务旅游活动涉及到的谈判、会议、展览、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以及随之带来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休闲、通讯等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要逐步完善,充分发挥荆紫关镇一脚踏三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将荆紫关镇打造成区域商务旅游活动的中心。11

6荆紫关镇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在面临着众多的机遇的同时,也必然要迎接各种挑战,受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可能不够到位,所提的建议也不一定非常恰切,但是,本人一定会在学以致用,回报家乡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我坚信并祝愿荆紫关镇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参考文献[1]阿迎萍.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64-65.[2]张重艳.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3(9):244-245.[3]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our2.com/2012-11-13.[4]万里光.淅川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前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8.[5]王静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接待能力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49-51.[6]淅川旅游网.http://www.xclyw.com/2010-06-16.DevelopmentResearchofJingziguanTourismZhaoQuanfaAbstract:JingziguanlocatedinHenan,Hubei,Shanxiprovinceswiththedepartment,isrichintourismresources,however,duetovariousreasons,tourism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sesthestatusquoofthedevelopmentofthelocaltourismbased,fromthegeographicallocationandtourismresources,tourism developmentinthisarea summaryoftheadvantageof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Project,combinedwiththe trendsandcharacteristicsofharmoniccurrenttourism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thedevelopmentoftownofftourism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ornspurple analysis,restrictingfactorsexplorationthedevelopmentoflocaltourism,11

7combinedthelocalactualconditions,proposetargeted,Jingziguantourism developmentstrategy.Keywords:Jingziguan;tourismindustry;superiority;opportunity;challenge;countermeasure附录:荆紫关镇旅游资源之历史文化资源简介1、荆紫关古街道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2、荆紫关古关门11

8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3、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面。始建于清代。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集会之地,该宫坐东向西,面对丹东,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各1座。现有房舍2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3字。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各2字。大门楼两侧面各开1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为四角攒尖顶,三重檐,木结构,灰色瓦,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上书有"风调雨顺"4字。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结构完好,造型优美。沿中轴线往后是中殿后殿。4、山陕会馆位于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临丹江。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戏楼3间,系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楼的前后檐均有木雕组画"唐僧取经"等6组,雕绘精湛。5、禹皇宫又名湖广会馆。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坐东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筑,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6、万寿宫又名江西馆。面对丹江,坐落在街道东侧,清代建筑,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为江西商人集资而建,分前宫、后宫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7、荆紫关府台衙门荆紫关府台衙门,坐落于荆紫关古镇明清古街南段,永安城里。11

9明成化十年,荆紫关设有巡检司,营千总镇守。清时,设置副将都司。清嘉庆七年,设协镇都督府(从二品,位高于淅川县衙),清道光十二年,先由南阳府水利同知迁往驻防,后又设立分防县丞,派一些特殊身份的政府官员来管理。当时在这里建了大规模宏大规格较高的衙门,有东西城楼,花城门,击鼓楼,奎星阁,大堂,二堂,审衙,兵营等多项建筑。占地面积百余亩的衙门,戒备森严,,除了兵营的房舍建筑一般,其他各类建筑都是高墙阔背,檐顶豪华。随处可见,雕刻绘画,显现着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其中的大门楼,审衙,厢房等建筑仍然保持完好。该地土壤肥沃,适宜树木生长,昔日古木森立,现仅留一棵高三丈,三人合抱的古皂角树,具有珍贵的价值。府台衙门的外围是一条渠,而西周时期的古城永安城遗址也是临渠而建,城墙长约百丈,宽约丈条,尚且仍然能看出遗迹!8、清真寺始建于明朝,由当地回族兄弟集资兴建。此寺独具个性,非普通清真寺所比。该寺建筑风格系硬山式建筑,房顶盖灰板瓦,拱券门,后曾屡次修复,现状基本保持原貌,该寺为伊斯兰教礼拜场所,为我们研究穆斯林建筑以及该教在当地的传播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标本。其所门楼屋顶、屋脊具典型中式特色。内部装饰虽仍有异域风格,但更多的则是经典的中国图案。如“醉八仙”、“宝相花”等频频出现,皆是典型的中式文化。该寺堪称国内清真寺建筑中的奇特范例。四周古木参天,碧草竟翠;寺内建筑典雅庄严,与周边景色相映生辉。9、法海禅寺位于荆紫关镇东北部猴山西南麓。原名莲花寺、大寺。为取佛法无边之意,取名法海禅寺。据寺碑记载,该寺是由西峰禅师创建于唐仪凤二年(677年),明朝中期由太虚禅师重修,明末清初两次遭劫,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和康熙五年(1666年)又进行修葺。大雄宝殿及东西禅堂,也于乾隆和喜庆年间进行修复。白衣阁东楼在咸丰九年(1859年),同治三年(1864年)两次遭破坏,又两次进行整修。该面积6700平方米,坐北面南。现存建筑颁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和后殿。现存建筑24间,其中山门3间,大雄宝殿5间,后殿5间。大雄宝殿东侧白衣阁东楼5间,后殿两侧有禅堂各3间,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典雅古朴。大雄宝殿前门上有木雕透花,殿檐上残存有“牧牛图”、“登山图”、“下棋图”、“捕鱼图”和“饮酒图”等。10、青龙山罗汉洞11

10罗汉佛洞,位于荆紫关古镇西北三公里的青龙山半山腰,洞窟嵌于丛峦叠翠,怪石突兀的半山悬崖。悬崖不太高,但十分陡峭,每走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谨慎,否则一不留神,危险就会出现。罗汉洞,一个纯天然的溶洞,口并不大,形状尖圆,刚入洞就能看见两座天然乳石形成的似罗汉的佛像矗立着,似两位守门岗。洞内漆黑,闷热,入洞不久便有一种闷气似要窒息。罗汉洞奇,险,幽,深,洞洞相连,一洞一景。由钟乳石形成的石佛,石柱,照壁,穹顶,如墨画,似雕塑,栩栩如生,浑然田成。据说罗汉洞原有十二洞,这十二洞便是丹江河岸具有传奇色彩的金斗洞,总长约十余里。由于,洞内潮湿,地下水位的上生,有六洞的原形也在次遮上了她神秘的面纱。现洞内已开发了六洞,供游客参观祭司,平日每逢逢年过节都有许多香客前来祈福,拜祭,祈求家庭和睦,幸福平安;每年的大年初一是这里香火最旺的时刻,来自豫,鄂,陕,三省的香客都纷纷慕名前来祈福,渴望奉上自己的第一柱香,山上山下,人流涌动,热闹非凡,这欢快的气氛用一个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都感觉有些逊色了…真实的场景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会懂的…幽幽青龙山,袅袅罗汉洞;11、一脚踏三省碑位于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白浪街是荆紫关镇的门户。属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西与陕西省商南县汪字店乡接壤,南与湖北省郧县洋溪相连,该街有居民59户,254人,因境内有白浪河故名。三省界碑原为一块顶角朝天的三棱石,上面分刻河南、湖北、陕西之省名字,故被誉为“一脚踏三省”之地。三省商店各居领地,鼎立街头,山民们进入购物,可走遍三省店铺。1987年三省乡镇自发集资,在此建立了一座小巧玲珑的三棱大理石塔式碑。通高5米,三足碑座,中空,碑顶部似塔式,三根贺珠状柱子支撑之角檐及塔顶,顶中心饰园形葫芦状作装饰。碑身用绿、黄色大理石贴面,为锥状三面体新界碑。白浪街-----一脚踏三省之地,背负青山,景色秀丽,多年来三省人民在此繁衍生息,操着不同的口音和睦相处,婚丧嫁娶,各操乡俗。如今白浪街一脚踏三省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观光。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