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摘要无论是企业通过物流变革发掘“第三利润源泉”,还是物流公司通过建立核心竞争力跻身行业主流,都必然将落实到物流信息系统。因而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应用过程中,企业家的决策质量非常重要。然而,当前,还没有一个指导物流信息系统投资过程的思维框架,国内理论界和实际应用部门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物流信息系统当前在国内应用的现状、ERP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关系等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评估因而也缺乏基本的方法论,这导致企业管理者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认识流于概念,难以对系统产生可规范的、切实的期望,从而难以管理系统的投资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的目的就是面向国内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信息系统方面认识和决策框架,使得企业管理层在一个全面、易理解的认识基础上,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和应用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过程管理。一、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1、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概述:金字塔模型
1本章的目的是引入一个适于企业管理层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从而,使这些决策者明确物流信息系统在不同的层次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体系结构,即包括供应链长期规划、供应链计划和供应链运作三个层次的“金字塔模型”,产生于快步易捷在中国的实践创新,对于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分销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决策起到了支持作用。物流是信息驱动的业务过程。因而,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现代物流体系的灵魂。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企业当前物流体系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运用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设计并实施新的物流解决方案,从而在同等的市场营销地位下大幅度地改善企业的财务业绩。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当前的物流体系基本上都是在缺乏或者基本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因而,有更大的机会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重新构建新的物流体系。有如物流过程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流信息系统有很多个不同的层面。基于对中国物流现状的了解,我们从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物流体系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信息技术最基础的应用是确保物流运作过程中信息的质量以及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信息质量的缺陷会造成无数个作业上的问题。GPS即时采集车辆运作过程的信息、订单处理系统输出正确的订单信息、基本的库存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产品出入库等信息、POD系统提供货物签收信息、EDI可以将供应链伙伴的信息直接传递等等,这些信息系统确立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即准确、及时的信息采集和传递。
2物流运作过程往往涉及到大量繁复的操作,对于一个拥有数十万个SKU、每天处理数万个订单行的配送中心,简单直接的操作已经无法完成如此密度的操作。因而经常需要WMS即仓储管理系统来管理叉车、工人、货位这样的资源,高效率地完成所需的操作。这样的信息系统不仅仅是记录物流信息,更重要的是指挥和控制,也就是管理具体的物流操作。高效的物流是计划的结果。绝大多数物流运作过程都是为了满足企业未来的业务需求:现在的原材料的出仓可能为了是2小时后生产的需求;今天的生产是为了一周之后的分拨;晚上的配送是为了第二天的店面销售。显而易见,预测和计划是物流运作的根源,也是现代物流系统中最有魅力的核心部分。近三十年来,从准时化、快速反应到持续补给等等物流控制概念的发展几乎完全体现为信息系统对物流体系变革的驱动。这些基于信息系统的控制概念实现了利用信息来主动控制物流运作的目的。不同的物流网络、不同的物流控制方法将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中的大部分科目,对于一个大企业而言,这些科目可能超过几千个,物流体系的设计因素也变得很复杂,仅凭概念和直观已经很难确保物流体系的设计能够获得最优的财务业绩。因而需要基于大量的基础数据,利用信息系统,通过模型化的方式来协助进行物流体系的设计。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物流信息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供应链模型设计规划:物流体系的设计和评估;
3预测及计划:物流体系的控制和调度;物流运作:管理具体的物流运作过程。这个金字塔模型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往往同时存在三个层次的问题,仅仅从最低部的运作层入手,解决操作性流程的优化问题实际上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往往解决不了关键的物流问题。尤其是对于物流战略、供应链模型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如果以WMS等运作交易层的软件为基础,无论怎样在运作流程上进行BPR,都肯定无法使企业充分挖掘现代物流带来的“第三利润源泉”。这个金字塔模型使得企业能够判断自己在每个层次上的问题,并确认物流信息系统提供了相应层次的解决方案。
4金字塔模型也回答了ERP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关系。事实上,尽管最近几年的ERP概念发展中包括很多供应链管理思想,但是ERP依旧是交易运作层为主的系统,供应链计划并不是ERP的优势,所以在ERP应用非常普及的欧美市场才孕育了i2,manugistics等极其成功的供应链软件商。另一方面,金字塔模型也指出,物流战略、供应链规划必须得到运作层系统、预测及计划系统的支持,没有下层提供的规范性数据和操作,再好的物流战略或者供应链规划也不能落实为实际运转中的现代物流系统。事实上,金字塔模型中,三个层次系统的互动构成了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案例分析:某大型消费品企业,在全国拥有近50家销售分公司。2000年开始引入SAP公司的ERP系统,并得到成功实施。同时,成立了总部物流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了所有的仓储和运输运作。该企业的对外宣传中,ERP是物流系统的核心,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按订单生产的零库存。但是,这家企业从生产到最终零售的供应链周期对比竞争对手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原因是总部是根据销售分公司的订单进行生产,对于销售分公司来说,考虑到10天以上的前置时间和销售波动,需要建立相当的安全库存,并且难以与其他分公司进行调拨。所有,对于很多销售分公司,3个月以上库龄的库存超过15%,同时对于市场而言,这家公司的反应速度并没有优势,对于物流总成本和库存总水平,这家公司也没有明显优势,只是库存的分布与其他公司不同而已。从产成品分销的角度,ERP系统为这个企业提供了规范的订单流程、仓储运输运作流程和相应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稳定的物流运作水平。但是在“按单生产”原则下的供应链计划模式将全部的销售预测和库存计划问题推到了各个销售分公司,几十个分公司各自分段优化的结果必然是总库存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在这种供应链模型下,无论ERP如何去提高财务控制、订单处理能力,无论如何进行运作层的BPR也解决不了企业的库存问题。解决这个企业的库存问题,必须重新规划供应链模式,实施新的供应链模式,必须引入以预测和计划为核心的供应链调度系统。
52、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1)物流规划:供应链模型设计供应链模型设计系统面向大型企业的复杂物流系统,库存策略、补货模式、预测方式、计划周期、网络拓扑等等各种因素均将严重影响物流体系最终的服务水平和总成本,供应链模型仿真及设计软件是设计、优化企业物流体系的专业工具。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专业工具一方面需要企业各方面的运作基础数据的支撑,另一方面,建立模型、仿真和优化都需要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并非普通用户可以自己操作的软件系统。(2)供应链调度计划系统
6计划系统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计划调度过程,包括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库存计划、补货计划、运输计划的生成以及与这些计划相联系的流程控制的管理。企业的计划系统包括如下一些基本的功能:协作平台:物流计划和执行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乃至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流程协作过程,因而,需要建立起一个供应链环节和伙伴之间各方信息共享的流程平台,使补货、运输、采购、订单处理等流程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能够同步工作。预测系统:根据多种因素对不确定的市场进行预测。优化系统:根据多种约束条件产生优化的资源调度,如生产调度计划、库存计划、补货计划等。事件管理:意外事件的管理、报警及监控。计划系统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面向销售,实现需求及供给之间的最优化平衡,在确保恰当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库存水平、物流费用最低;另一方面,面向复杂的生产环境、通过优化的生产及采购安排和调度,实现生产线、外包、原材料采购等多因素的综合成本最低并缩短前置时间。(3)物流运作①仓储管理系统支持核心物流运作的仓储管理系统WMS(WarehouseManagement
7System)能够对多个逻辑库和物理库、多货品所有者(客户)进行到库位的动态实时货品管理。从物流模式的角度,WMS是实现快速订单响应所必需的运作系统,没有WMS,就不可能实现“配送”模式;从物流技术的角度,WMS是支持现代化配送中心及相应自动化设施运行的基本环境;从财务的角度,WMS能够实现基于活动的计费,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单品的成本全程跟踪。②库存管理系统
8库存管理系统,即“进销存”,完成订单录入、单据打印及库存查询等最基本的物流运作控制功能。③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TransportManagementSystem)。面向复杂的运输和配送业务,TMS软件实现运输调度、执行及相应的结算功能。TMS不仅仅实现运输业务流程的全程控制和路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变化的运作约束条件下,面向既定的运输服务响应水平,以最低成本为目的,实现动态的运输计划。④POD系统POD即ProveofDelivery,配合WMS、TMS工作,通过这个系统,每一件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送达状态能即时在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⑤电子数据交换(EDI/XDI)电子数据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协同运作系统更电子化的工作。传统的电话、传真、人工传递手段正在成为企业间高效协同运作的瓶颈,在不同物理地点,特别是不同企业的系统之间,需要有效的电子资料交换手段,比如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与客户的ERP系统之间、异地的物流设施之间,除去简单不可靠的手段如E-Mail、软盘运送外,专业的电子资料交换服务包括增值网络商的EDI服务、基于Internet的XDI等。二、国内企业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1、概述
9本章以制造业、零售及分销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践和考察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内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明确在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下明确当前已经解决得比较好的问题和需要得到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物流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一个现实的起点。其中重点分析了ERP软件在物流方面的作用和未能解决的问题。由于ERP在大型企业的实施以及进销存软件在小型企业普遍应用,大多数经营产品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均建立了基本的订单管理和库存控制系统,也就是说,通过信息系统,企业能够了解自己拥有多少产品和原材料、了解这些物品大致在什么地方,能够以订单为驱动管理物品的出入结果。然而,应用信息系统来管理运输过程仍然非常少见。即便是国内领先的企业,也很少具备基本的预测及计划系统。因而,建立以计划预测系统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体系对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意味着巨大的“第三利润源泉”。极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建立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协作,VMI、QR、ECR等等基于协作的物流解决方案极少得到应用。企业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供应链协作是一种实际的系统,需要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相互投资。需要指出的是,经过二、三年的概念普及,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普遍意识到企业需要建立新的物流体系,而物流信息系统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2、制造企业的大型ERP系统——仅仅解决了主生产计划及财务控制
10ERP在中国已经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代名词。然而,ERP软件做为从MARPII发展起来的软件体系,有具体的软件提供商,也有具体而特定的功能。90年代末,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成功地应用了SAP、Oracle、Baan等主流ERP软件。从物流的角度,ERP软件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主生产计划和物料清单的生产物流管理,在特定的生产目标前提下,ERP能够生成主生产计划和围绕主生产计划的采购需求。这解决了复杂制造环境中,企业原材料品种混乱、库存不清、浪费严重等问题,生产计划拉动的原材料库存管理和采购降低了企业的总体生产成本;二是通过以订单驱动的财务集中管理,以订单为单位控制了分支机构、库存、销售收入和应收款,解决了全国性分销网络的财务控制问题,杜绝了很多管理漏洞。然而,典型的ERP软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针对国内成功应用了ERP系统的制造企业,如下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支持,同时,由于ERP的设计理念的限制,也难以在ERP本身的范畴内得到良好的解决:
11快步易捷ERP调研分析:为了明确ERP在物流方面的作用,快步易捷对11家制造及分销企业进行了调研,这9家具有如下特点:公司在所在行业营业规模均在国内前五名;均采用了全球最著名的ERP系统软件;公司管理层均认为ERP的实施是成功的;从下面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只有2家企业满意ERP的仓储和运输功能,并打算接着应用,其余的企业要么已经建立了专用的WMS系统,要么准备采用;另外,只有1家企业运用了ERP的计划模块,2家准备运用,其余要么准备采用,要么已经采用。同时,在调研中,这些已经成功实施ERP的企业,尚未有一家企业认为自己建立了供应链管理系统,无论是以仓储和运输为主的供应链执行,还是以库存计划为主的供应链调度均基本未开始应用。(1)几乎所有应用ERP的企业都尚未建立基本的供应链计划调度系统无论是消费类电子还是日用消费品,严格的按订单生产是不可能的。即便是Dell的直销模式也需要8天的库存。因为消费者,乃至零售店都不可能容忍等待一个包括完整生产和物流过程的交货周期。因而,以预测为基础,考虑各种约束条件的计划和调度必不可少:包括库存计划、进货计划、运输计划等等。然而,目前这些计划在国内企业中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原始的、完全人工的状态,反映在ERP中的仅仅是计划调度的结果。
12因为缺乏供应链计划调度的基本系统,完全基于人工调度的进货计划、库存计划、分拨计划、运输计划实质上必须以牺牲效率来确保安全库存。由于预测计划能力和相应系统的缺乏,相当一部分企业的ERP实际上仅仅实施到了总部的厂门口,通过把分公司当作纯粹的客户来看待,实行“按订单生产”,实际上是把所有的预测和计划问题推到分公司层面解决。这样做当然解决了总部的库存问题,但是分销网络的库存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国内一些已经实施主流ERP软件的领先企业的物流总成本及库存水平依然远远高于国际同行,预测及计划系统是物流信息系统方面最关键的差距。(2)绝大部分应用ERP的企业尚未建立专业的WMS系统从物流运作的角度,支持协同制造的零配件配送中心和支持全国分拨的产成品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极其关键。ERP非常好地解决了库存控制问题:出库和入库的流程、库存的数量和位置都纳入了ERP的管理。然而,绝大多数企业仓库内的操作流程,如放置、分捡、理货等尚未得到专业化仓储管理系统的控制和优化。在仓库面积大、库内品种多、订单频率高的中央配送中心,仓库内的运作效率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对于很多企业,这一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订单响应时间的稳定性,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库存水平。
13案例:国内某大型食品制造企业,2001年成功实施了国外某著名的主流ERP系统,该公司表示,ERP系统已经成为该公司的管理基础。最主要的体现是通过集中的订单管理,各地分支机构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做到了实时透明,加强了财务控制,并且所有的经营报表不再需要人工填报,而是能够自动生成。IT部门发现,ERP系统运行过程中,客户订单下达后的执行管理占用了系统近30%的资源,同时ERP中仓库管理的功能极其有限,难以支持提升仓库操作效率的运作需要,同时也难以支持大批量、情况复杂的运输配载操作。并且,ERP的核心并不关心以仓储操作和运输操作为主的供应链执行过程,而仅仅是订单执行的结果。因而,IT部门觉得,采用专业的WMS和TMS来处理供应链执行过程,并且与ERP建立接口,获取订单指令,反馈订单执行结果和相关的财务信息。(3)很多企业实现了基于ERP的信息发布,使得合作伙伴可以共享部分物流信息,但是面向物流流程的协作则非常少见电子商务热潮使得很多企业建立了ERP面向合作伙伴的Web前端,但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发布或信息收集,很少顾及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由于缺乏以信息系统对接为前提的信息协作,VMI、ECR、JIT等现代物流模式在国内制造企业内很少得到应用。少数合资或独资企业,如宝洁、飞利浦、一汽大众等已经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信息系统的协作实现了现代的物流运作方案。3、零售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的突破性应用(1)零售企业对于推动条形码的普及应用起到了主导作用
14在零售企业的推动下,产品条形码已经十分普及。尤其是最近几年,联华、华联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零售企业纷纷采用以现代化配送中心为主的物流模式,从而迫使制造企业不但普遍应用了产品条形码,也开始不得不普遍应用物流条形码。基于每个SKU的物流条形码使得现代化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物流操作过程成为可能。(2)极少数国内零售企业实现了面向自动补货、自动结算的信息协作在中国,即便对于跨国零售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EDI连接也没有完全普及应用。不但无法实现VMI、ECR基础上的自动补货,甚至订单传递、结算等基本的业务数据也没有能够普遍实现电子化。因而,在日用消费品、家电等产品领域,即便是跨国公司,整体供应链流动速度在国内的水平,与国外相比也有非常大的差距。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供应链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一家企业自身,而是实实在在地需要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3)连锁超市的发展带动了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由于现代化配送中心在大型连锁超市的普遍应用,使得面向高效仓储管理的仓储管理系统(WMS)在中国得到成功应用。WMS能够实现库内操作的优化操作,支持了海量订单、高频配送环境所要求的运行响应时间要求。同时,基于每一个具体操作的成本核算使得零售企业了解每一种SKU的成本和毛利,从而为零售企业准确地甄别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工具。4、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息系统:以客户服务为核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成为一个高进入壁垒的行业,国内少数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均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息系统。
15以宝供物流集团为代表,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系统基本上都是以客户服务为核心,以主要运作单据的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了客户订单和产品的在线跟踪、查询功能,使客户做到了物流外包环境下的有效过程控制。同时,少数物流企业实现了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连接。同时,对于跨国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环境和通信基础环境的限制,绝大多数都没有能够实现其本身系统在中国的完全移植。因而相比中国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在信息系统方面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5、国外供应链软件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到目前为至,国外最成功的供应链软件商在中国的应用非常少。全球最大的供应链软件公司i2在两年前就成立了中国公司,直到2002年只有一个大型客户。而另一家大型供应链软件公司manugistics,到现在还没有国内的客户。这两家主流企业的主要产品均基于成熟的供应链理念和相应的技术,不仅仅适用于美国,同样适用于中国,在中国所遇到的困难可能有如下一些原因:(1)激烈的市场变动,使国外大型供应链软件的实施缺乏相对稳定的组织环境由于渠道、品牌等市场结构的激烈变动,国内企业的组织和物流业务模式始终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而国外供应链软件一般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下基于流程改善而实施的。而在中国,如果从具体的流程开始实施变革,很可能中途会遇到企业基本业务结构的大幅度调整而使先前的工作不能继续。(2)基本能力的限制使得国内企业难以适应高级的供应链管理软件
16为了实现高级的规划和调度,国外供应链管理软件往往比较庞大,需要很多基础数据,更需要企业具备基本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站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国内企业的领导者很难想象如何基于复杂、庞大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建立自己可以把握的、切实可行的业务方案。(3)缺乏理解国内企业现状的实施队伍企业的物流体系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方案,供应链软件是其中的一部分,必须把渠道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物流网络、采购网络等等关键组成放在一个系统下考虑才能建立可实施的运作方案。缺乏建立和实施解决方案的能力,就无法让客户接受特定的软件。三、物流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概述本章提出,由于不同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国的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将走出一个独特的的发展路线。未来几年,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将不再是以控制为中心,而是以创新的业务方案为中心,主要体现在WMS等提升运作效率的系统、CPFR等提升供应链计划的系统以及企业间的信息协作系统三个方面。
17物流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与其他国家不应该有什么不同。然而,在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中,中国的企业必然不会走完全相同的道路。因而,我们应该遵循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验证的供应链理论、方法和技术,但是不应该照搬他们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路线。中国企业有机会采用更廉价、更成熟、更直接的技术和系统在几年内跨越国外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路程。最显著的,由于Internet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EDI在中国将不会、也不需要如美国一般普及应用。然而,“CPFR”-“协同计划、预测及补货”做为供应链的核心概念和相应的技术一定会在未来2-3年内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过去5年来,以管理规范化为主要目标,以ERP为主要工具的企业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管理规范化只能帮助企业控制现有的业务,在此基础上,企业必须进行面向未来的投资,体现在物流信息系统上,这种投资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升关键环节的运作效率:如WMS优化库存计划调度能力:如预测计划系统实现跨企业的供应链协作:如XDI今天,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物流信息系统仅仅是他们提供服务的辅助手段。而不远的将来,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他们为客户提供业务方案的核心部分,而且,这些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将超过对硬件设备的投资。总之,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将更倾向于建立创新的业务方案,而不仅仅是解决今天业务模式中的问题。2、关注的重点:从控制到效率到现在为止,国内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投资80%以上是面向基本流程控制的,如库存控制系统、简单的GPS系统、跟踪查询系统等等。
18下一步,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将更多地集中于解决物流运作的效率,而不仅仅是控制本身。尤其是以配送中心运作效率为核心的WMS将获得极大的普及,需求的驱动因素来源于两个方面:•制造业、分销和零售业的物流改革过程中,小规模、静态、数量多的仓库将很大程度上将被数量相对少,规模相对大、并且直接配送到客户的区域配送中心取代。为了支持高频率的订单运作和面向客户的配送,这些区域配送中心必须进入WMS;•为了确保增值服务能力,WMS将成为第三方物流公司进入市场的基本配置。3、攻克库存难关:供应链调度系统对于绝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降低物流总成本和提升竞争力必须大幅度降低库存水平,显著提升库存周转速度。尤其是在最终产品的分销过程中,库存水平和周转速度对于企业的成败具有致命的影响,要过这一关,必须建立创新的、适用于中国物流运作环境和渠道环境的计划体系,因而必须建立支持这种体系的供应链调度系统,最终通过精准的销售预测、库存计划、补货计划等等实现上述目标。绕开这样的计划体系变革,绕开这样的供应链调度系统,就不可能解决库存问题,因而,这样的系统必然获得发展。4、企业间协作:CPFR
19物流运作层上,企业间的协作可以大幅度降低运作成本和所需的时间;物流计划层上,企业间的协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成本和降价成本。CPFR做为一种供应链协作理念,在国外近几年得到普遍认同,其技术、实施方法论均进入了成熟应用阶段。通过Internet,基于XML技术,CPFR将在多种行业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四、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及评估本章提出了一个可供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投资评估方式,以解决当前物流信息系统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概念化、随意性问题。同时,建立了以财务指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功能指标和技术指标四大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企业能够以业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系统的、量化的评估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过程。尽管企业的物流体系包括很多内容,但最终,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对信息系统的投资。组织改革、流程再造等等一些无形的变革往往也体现在信息系统项目中。因而,企业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从投资的角度系统地进行评估。信息系统的投资和评估有很多一般性的原则,如安全、先进、兼容等等,这里我们将不会对这些非常普遍的原则进行讨论,主要就目前国内的现状讨论一些物流领域特定的问题。1、评估的基本原则(1)财务驱动的原则
20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构架往往是信息系统追求的目标,一些企业往往从ERP+SCM+CRM的公式中去寻求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然而,物流信息系统做为特定的应用系统,必须以系统所能达到的财务目标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所谓的技术构架为出发点。如果不能明确地提出物流信息系统项目实施成功后的财务目标,而仅仅以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可视化等等概念为目标,系统要么失败,要么毫无用途。当然,财务驱动的原则不一定意味着降低企业今天的成本。企业考虑到未来的需求,为了获得领先竞争对手的能力进行面向明天的投资同样需要运用财务驱动的原则。(2)业务方案驱动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可能仅仅是解决一些当前业务模式中的问题,而对业务模式本身甚至流程没有太大影响。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落后的是整个物流模式,而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因而,获取“第三利润源泉”需要建立在新的业务模式方案中。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方案必须以完整的业务模式,也就是物流解决方案为前提。物流解决方案从企业的物流战略入手,综合考虑物流成本及服务水平等所有关键因素,通过组织结构、业务规则、设施和运作的变革来实现特定的财务及服务目标,其中,信息系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业务方案驱动的原则确立了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依据,设定了物流信息系统运行的周边环境,同时也帮助实施者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始终把握关键、实质、不可动摇的部分,在其他部分保持适当的灵活性以加速实施。(3)条件和能力的约束
21从普通的火车货运站到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从高级管理人员到装卸搬运工都有可能是物流系统的边界环境,在这样复杂、移动、多变的环境中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充分考虑到存在于企业组织结构、国家通信基础、物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约束条件,充分考虑到企业各级操作人员的能力差距,否则,任何一个环节上脱离现实的设计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物流信息系统的无法实施。2、物流信息系统项目投资过程的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需要系统的过程管理。(1)明确问题及改进的机会任何企业都有一个独特的物流体系在运转,发现并确认企业现在物流体系的问题需要系统的物流分析方法论的指导,而不仅仅是凭经验和直觉,也不仅仅是一般性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例如,造成比竞争对手更高的运输费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独特的渠道模式,因此并不是该企业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库存计划不合理,确实需要改进。(2)制定完整的物流业务解决方案有时候,物流信息系统仅仅是解决当前业务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仅仅涉及到一些详细流程上的改变,而对企业的其他部门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很多场合,物流信息系统要实现创新的物流模式,一般情况下,也正是这些创新的物流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22实现创新的物流模式,就必须考虑包括组织结构、库存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物流网络乃至客户及供应商协作关系等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变革。如果不能从整体上建立包括各方面因素在内的业务方案,而仅仅是从物流信息系统本身入手,系统往往会失败。业务方案应获得企业相关部门及管理层的共识,同时应该对方案进行量化的财务评估。在业务方案阶段,应该对物流信息系统提出功能性框架方案,并据此建立预算。(3)根据业务方案确定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及实施方案技术方案应对业务方案中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设计提出具体的实现方式。同时,做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该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运用企业的基础信息网络平台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物流信息系统的工程性方案。该方案应该既包括技术实现方案又包括系统的实施方案。(4)系统实施物流信息系统的成功强烈地依赖于实施过程。无论最初的方案如何完善,实施都是一个创新、艰难、复杂而琐碎的过程。详细的运作流程、约束用户的KPI(关键业务绩效指标)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5)回顾评估以系统实施后达到的服务水平及实现的财务业绩为核心,对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估,建立起物流信信息系统步入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里程碑。3、物流信息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
23贯穿物流信息系统投资的整个过程,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简洁而有效的指标体系来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统的评估。这样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立项、预算、选择合作伙伴、确立方案、实施、运行、改善的全过程。物流信息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关键层次:n通过财务指标来量化物流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的价值;n通过功能指标来规范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的应用范畴;n通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来度量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业务结果;n通过技术指标来控制系统本身的技术性能。(1)财务指标物流总成本是物流系统财务指标中最核心的指标。物流总成本包括物流运作成本(仓储、运输等)、库存占用成本(包括资本成本、折价损失等)、物流管理费要主要部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会计概念,而是系统衡量企业物流运作效率的总和。对于大型企业,只有建立系统的供应链模型,将影响物流模式的各种复杂因素与财务建立起量化的系统关系才能形成物流总成本。针对不同的行业,物流运作成本、流动资金周转率等相关的财务指标有不同的重要性,因而在物流总成本下,需要根据行业及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详细财务指标清单。(2)功能指标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为了防止对系统应用范畴的歧义,需要建立详尽的功能指标来规范系统的范围。
24功能指标应该描述特定用户通过系统所需完成的特定功能。例如“订单管理”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汇,难以规范系统的具体功能。在功能指标中,需要定义“订单”的具体含义,如“分支机构向总部申请的内部订单”,在此基础上描述管理的具体范畴,如“订单录入”、“信用审核”等。系统功能的结构可以参照本报告第一章的内容。(3)物流服务水平指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是系统所实现的物流模式的量化描述,指系统应用的在物流过程各个环节所体现出的服务水平。如:n订单处理时间:从客户发出订单到订单发运的时间;n订单缺货率:客户订单中有单项无法满足的比例;n预测误差n订单吞吐能力:平均每小时能够处理的订单行数量。(4)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用来评价其技术性能所通用的,并非物流信息系统独有。在这里不做展开描述。结束语: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项将对企业财务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的资产,有效的管理将产生巨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