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04885
大小:2.11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3-08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正确认识发热正常体温36.2℃-37.5℃,早晨低,午后高发热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发热可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环境发热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定义: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实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FUO病因感染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最终诊断不明者>80%5~10%文献复习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发热性质病因疾病各种病原体
2、(细菌、病毒、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感染性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发热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血液病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等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实体肿瘤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理化损伤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非感染性发热FUO诊断的“五要”要点对FUO,首先“要”想感染。感染性疾病一般占FUO的50%以上,只是这些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其次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3、肿瘤。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首先“要”从病原分类入手。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逐个梳理,避免遗漏。遗漏常使治疗失去方向。“要”从器官系统表现寻找线索,并且更重视发病初期的症状体征,一个症状体征有时有决定性意义。“要”把流行病学史当作一个大事来询问。“要”重视诊断技术应用及分析,不放过指标变化的蛛丝马迹细菌性感染一般细菌感染,相对易于诊断: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G-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志贺菌、鼠疫杆菌等G+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菌等特殊细菌感染,需要特别注意:结核分枝杆
4、菌、布氏杆菌、巴尔通体等一般细菌感染的判断外周血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严重及特殊病例,如败血症休克患者、肝硬化患者等,白细胞可能不升高或相对升高,甚至降低。尿白细胞阳性(尿十项干化学、显微镜/尿流式细胞技术)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严重升高想尽办法获得各种标本,进行细菌涂片、培养、生化检查血尿便、痰、肺泡灌洗液、胸腹水、脑脊液、肝脏骨髓穿刺标本其他临床特征:中毒症状、皮疹、脓性痰、脓血便抗生素诊断性治疗特殊细菌感染的判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缺少一般细菌感染的特点多表现不典型,尤其要注意特殊表现发热时间长易于误诊医生保持警惕性并做相应检查
5、非常重要诊断困难时可以做诊断性治疗注意细菌耐药问题,尤其是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及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多药绿脓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ESBL(+)+AmpC(+)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包括产NDM-1细菌)病毒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一般正常,只有个别病毒白细胞升高,如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乙脑病毒等一般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不升高,严重感染可有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细菌感染常通过血清抗体及PCR检查诊断,如HIV、各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V、CMV及麻疹、风疹、水痘、出血热
6、病毒等。胸片、脑脊液等常有特征性提示。重症病毒感染后期易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常发生在特定人身上,如免疫力明显降低者、长期暴露于危险因素者。除少数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毛霉菌、根霉菌外,几乎所有真菌的G试验均为阳性。胸片、CT、脑脊液常有特殊提示意义。对高危患者可以预防性治疗,疑诊患者可以试验性治疗。真菌的菌落有两种: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主要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种类酵母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81个种,其中11个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光滑、热带、近平滑、克柔隐球菌:17个中,7个变种,新型隐球菌对人有致病性霉菌曲霉:烟曲
7、霉、黄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白曲霉非曲霉:毛霉、青霉菌等双相型真菌(37℃组织内为酵母型,在25℃为霉菌型)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等类真菌耶氏肺孢子菌、奴卡菌、放线菌等立克次体病未查明确切病因的疑似病毒感染,部分为立克次体病,包括恙虫病、无形体病、埃里克体病等。有节肢动物叮咬史或环境中存在节肢动物。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其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为0。临床上常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并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少见的立克次体感染需要CDC部门协助化验检查。可以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寄生虫病少见,但目前有增加趋势。尤其关注流行病学史,居住地
8、、饮食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常特征性增高,一般医院缺少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