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82016663

大小:1.05 MB

页数:7页

时间:2023-06-13

上传者:183****4338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6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②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③▲,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烽火连三月,▲。(杜甫《▲》)⑥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⑦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⑧▲,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婆挲(suō)生意盎(yàng)然B.震憾(hàn)锲(qiè)而不舍C.轮廓(kuò)优(yōu)柔寡断D.蹊(xī)跷一筹(chóu)莫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A.以为且噬己也且:将要B.益习其声习:熟悉,习惯C.蹄之蹄:用蹄子踢D.尽其肉尽:完全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7

1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C.《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D.《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A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A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该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答:▲[来源:Z。xx。k.Com]二、阅读与赏析(39分)(一)(12分)归氏二贤传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①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有删改)注释: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7.下列句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以土砾凸者为丘D.策之不以其道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来源:Z#xx#k.Com]①又复杖之杖:▲②弟寻死寻:▲③与弟纹、纬友爱无间间:▲④纬以事坐系坐:▲7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1)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译:▲(2)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译:▲(二)(4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答:▲(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三)(9分)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①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来源:Zxxk.Com]②“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③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⑤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7

3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⑦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12.第③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13.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③④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答:▲14.请概括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3分)答:▲(四)(14分)卖豆浆的孩子鲁先圣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⑦7

4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15.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答:▲16.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17.第⑧自然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答:▲18.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4分)答:▲[来源:学科网]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一)(6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某中学食堂墙上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但每次饭后倒掉的剩饭剩菜还是不少。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来源:Zxxk.Com](二)(60分)20.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请以“比分数更重要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7

57

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