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5

大学语文5

ID:82012249

大小:4.40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2-06-27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大学语文5_第1页
大学语文5_第2页
大学语文5_第3页
大学语文5_第4页
大学语文5_第5页
大学语文5_第6页
大学语文5_第7页
大学语文5_第8页
大学语文5_第9页
大学语文5_第10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五单元此情可待

1“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刘心武

2亲情、友情、爱情就像人生的三个鼎足,欠缺了哪一种情感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人的生命有时是很奇妙的,我们不知道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哪一段旅程是最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只有在生命最后时刻才会了解,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遗憾那么多的懊悔。李商隐《锦瑟》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要等到回忆时,才追悔当初没有珍惜那份真情。

3

4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圣诞节的早晨赛珍珠第一部分

5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2.领会:小说艺术构思上的特点。3.应用:通过学习作品,体会日常生活中亲情的可贵,培养爱生活、爱家庭、爱亲人的感情。

6学法建议1.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及写作思路。2.结合句子“他猛然想到,这爱所以留存在心中,是由于当他明白父亲爱他的时候,挚爱从他的心底醒来——只有用爱才能唤醒爱”探讨作品的主旨。3.有人说:“我们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表达方式。”请结合本文内容,探讨在大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7“玛丽,我讨厌老是那么早就叫醒鲍勃,他身体长得那么快,需要睡眠。我真想把挤奶的事全包了。”“可这不行呵,亚当,”他听到母亲的声音传来,“他已经不是孩子了,该学着干点事了。”“这我知道,可我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当他听到这些,从心底里明白了:父亲爱他。他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因为以前他认为血缘关系大概就是这样,很自然。现在他明白了,于是早晨他再也不想钻在被窝里磨时间,还要让父亲来叫。想到这儿,他揉着睡眼,磕磕碰碰地起了床,穿上衣服。圣诞节的早晨之父亲的礼物通过父母的对话,意识到父亲是爱自己的。

8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15岁了,该送给爸爸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这份礼物。……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呵,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去奶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干净……这样,在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都干完了。圣诞节的早晨之父亲的礼物决定这个圣诞节送给父亲一份特殊的礼物。

9半夜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以免发出声响,然后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屋外,一颗泛着微红的星星很大、很低,就像挂在屋顶上。牛棚里,一头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圣诞节的早晨之父亲的礼物半夜早起悄悄为父亲准备礼物。本段共三句话,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10“鲍勃!”“嗯,爸爸——”“你这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这是给您的圣诞礼物,爸爸!”……“我从没有得到过这么好的礼物,我会记住它的,孩子!”父亲说,“只要我活着,每年圣诞节的早晨,我都会想起它!”圣诞节的早晨之父亲的礼物父亲看到礼物很激动,觉得是最好的礼物。

11他走进书屋取出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送给妻子的礼物——一枚不大却很精致的钻石胸针。可他还不满意。他想要告诉她,他是多么地爱她!他能够爱,这是多么幸运、多么美好啊!能够爱,这是生活真正的乐趣!他相信有一些人不会去爱别人,但爱却存在于他的心间,直到现在依然如故。他猛然想到,这爱所以留存在心中,是由于当他明白父亲爱他的时候,挚爱从他的心底醒来——只有用爱才能唤醒爱。而这天早晨,这美好的圣诞节的早晨,他要把这爱献给他亲爱的妻子。他可以把这些写在信里给她看,并让她永远保存着。他走到桌前,提起笔写道:“我最亲爱的爱人……”写完以后,他把信封了,系在圣诞树上。然后关上灯,踮着脚轻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天空中的星星已经消失,绚丽的早霞将东方的天际装点得分外好看。多么幸福呵,幸福的圣诞节!圣诞节的早晨之妻子的礼物

12“只有用爱才能唤醒爱”,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文中写了两个圣诞节的早晨,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1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第二部分

14学习目标and学法建议1.了解写作背景和纳兰性德其人。2.通过词作分析,感受纳兰词情感直露又跌宕有致的艺术特色。1.理解:体会纳兰性德的词风。2.领会:了解纳兰性德的身世、性格及对其创作的影响。3.应用:通过作品学习,了解纳兰性德在词史上的地位。

15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16古诗今译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17古诗今译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18作品赏析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

19作品赏析“君不见,月如水。”以景作结。那一夜,月儿皎洁,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更渲染出高洁而凄清之氛围,即情即景,尽在不言中。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味。上阙:表白心迹。作者表明自己鄙视荣华富贵,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自己。

20作品赏析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共君此夜须沉醉。”紧承上阙“向尊前、拭尽英雄泪”而来。这里的“须”字很值得考究,它表明,诗人是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心。

21作品赏析“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在激动之余,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结句“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下阙:从同情梁汾的坎坷遭遇着笔,劝勉朋友释怀。

22诗词主旨这首《金缕曲》写于初识顾梁汾之时。纳兰性德出身高贵门第,地位高,而顾梁汾则是一个刚刚辞官的不得志者,这首词深情地表明了作者与顾梁汾相见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发了其对才士贤人不幸遭际的同情与不平。

23写作特色1.直抒胸臆的手法,尽出肺腑,不假雕饰,真切自然地表达了诚挚朴素的友情。2.多处用典。但他也主张要恰当地“用事”,他说:如果“句句用事,固不灵动”,如果“一事不用,故遂至于淡薄空疏,了无意味”。所以本篇中的几处运用典故,不但义深辞约,增加了词的内容含量,表达出复杂深厚的感情,而且也使词增加了特殊的韵味,取得更好的美学效果。3.纳兰性德主张诗词要当抒写性灵,平易自然,注重白描。

24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大师哥第三部分沈星

25学习目标and学法建议1.学习的重点是本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品味本文平易朴素的叙述语言。4.找一找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刻画手法。1.理解: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2.领会:把握本故事主题。3.应用:通过《大师哥》感受初恋的纯真及美好。

26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初识大师哥1认识大师哥的时候,面容羞涩,心无芥蒂。那一年,我十八岁,……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单纯而直接。记得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有好安全的感觉。……最要命的是,他还很帅,坦诚爽朗的笑容。那次是学校的元旦晚会,……他看了我一眼,把大衣脱了递给我。“穿上。”他说,只穿了一件白衬衣的他显得不容质疑。鼻头冻得红通通的我乖乖穿上了还带着他体温的军大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他的么?我也不知道,算了,其实老实承认也没什么,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偷偷喜欢他。

27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加入广播台2开学不久,广播台便有招募新人的机会,在校内刮起小小旋风。听到这个消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不亚于高考的认真准备。一轮轮地下来,我神奇地成为最后两个被留下来的同学之一。天啊,我加入了广播台。……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从此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待在那个大操场边的绿荫小楼里,时时出现在大师哥面前。多么美好。我是这样想,当然也是这样付诸于行动的。

28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小楼里的时光3课余时间我都待在小楼里,……就这样也并不是老有机会见到大师哥,……偶尔碰面,也会聊聊,指点我的发音位置不对,态度友善。如果那天正碰到食堂开饭的时间,他就会说:“走,请你去尝尝我们理科的饭好吃不。”跟在大师哥身后去食堂打饭,再端着饭盒在校园里漫步,是我最愿意的事情。拜托,一路上,会收到很多女生羡慕的目光耶。可是,这样的机会不是常常有,大师哥不是每天有空的。我只好每天每天等下去。对了,他还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在他有集训的下午,我总是主动担任寝室打开水的任务,不厌其烦地往返于那条通往开水房的小路,只因为小路的那一边就是大师哥训练的篮球场。当然我并不会望向他那一边,甚至头也不会回一下,但是我却很愿意一趟趟地打开水。

29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原来,我只是妹妹4直到有一次,那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冬天,……蹲在那儿,开始专心专意搓洗。…………回到寝室,我在上铺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清晨起来,豁然开朗。其实,我喜欢大师哥,我并没有奢望让大师哥也喜欢我耶,我喜欢他就好了,他喜欢谁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不是么。我喜欢他是我自己的事,和别人没关。我就是喜欢他,就算他不喜欢我也没关系。那天晚上,大师哥来找我,……他看着别处,告诉我,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他还告诉我,在他心里我就像个小妹妹。他慢慢地说,只是说这些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远处,不看我。

30“我喜欢他就好了,他喜欢谁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不是么。我喜欢他是我自己的事,和别人没关。我就是喜欢他,就算他不喜欢我也没关系。”对于这种恋爱观,你赞成吗?为什么?

31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毕业离别5大师哥高我两届,第二年的暑假,他要毕业了。七月的校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小豆冰棍的清凉,毕业生们一群群的拎着打包的行李往外走,宿舍楼食堂一下变得空荡。……我帮他整理行李,他也不再阻拦。我送他走,一路无言,大门口我俩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我想,也许,他能拉拉我的手吧,也许,会跟我说些什么吧,我静静地等着。大师哥却用格外轻快的语气说:“小妹儿笑一个。”他逗我,我气极,抬脸望他,深深一眼,不发一语转身离去,他在身后唤我,我也不理,反倒脚步越走越快。待我停下,驻足回望,校门外,却早已人海茫茫,一时间,我泪流满腮……

32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青春往事6接着在学校的两年,大师哥也常常回去,逢年过节我们也会不由分说地下一顿馆子。他还是我的大师哥,我还是他的小妹妹,只不过,只不过在我心里,他只是我的大师哥了。后来,我毕业离开,再后来,大师哥结婚成家,正直如他,自然生活得顺意美满。那个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直至今日也没有机会回去。写到这里,我的心里还是悠悠地叹了一口气,为当年的自己,为青青的年纪。而今天这刻,我早已失去了当年毫不掩饰的勇气,甚至还会故作老成和超然,不过我晓得,在我心深处,依然相信和期待,也许是徒劳,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爱情这样东西的存在。

33不是每一段感情都能开花结果,《大师哥》中沈星描写了自己的一段无果而终的初恋,但是文中的最后一段,她写道:“不过我晓得,在我心深处,依然相信和期待,也许是徒劳,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爱情这样东西的存在。”对于她的这种信念,你怎么看?

341.本文表现的是哪一种情感类型?作者对待这份感情的态度如何?2.从“面容羞涩,心无芥蒂”到“故作老成和超然”,体现的是怎样的一种转变?课后小思考

35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牡丹亭·游园第四部分汤显祖

36学习目标1.理解:杜丽娘的性格特征。2.领会:《游园》的艺术表现手法。3.应用:通过《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37学法建议1.学习重点是把握杜丽娘的艺术形象。2.结合〔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及〔皂罗袍〕这几支曲词分析《牡丹亭》的戏曲语言之美。3.体会戏剧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4.观看昆曲《牡丹亭•游园》,感受戏剧之美。

38简介:《牡丹亭》即《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39简介:《游园》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前半部。作者通过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汤显祖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想。

40《游园》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从情节看,“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梦”、“写真”、“诘病”、“闹病”等一系列的戏剧情节。

41作品欣赏〔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是游园之前第一曲。这支曲子写杜丽娘对春的关切之情。三春季节,春色撩人,杜丽娘因春感怀。杜丽娘对春天的关情,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

42作品欣赏〔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乌夜啼》一词,道白得体,起过渡说明的作用,既写情态又写心情,产生了很好的戏剧效果。抒写杜丽娘的情怀,集中在一个“闷”字上。“闷”是由伤春引起的,要排遣掉“闷”,就得“借春看”。因此,她吩咐春香,扫除花径,准备启程。

43作品欣赏〔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第三支曲,写杜丽娘对镜试妆,准备游园。本曲首二句是承上曲末句而来的。本曲写出了一个娇滴滴的少女在春光的招引下含情脉脉的微妙心理。娇羞之情,溢于言表。

44作品欣赏〔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这一曲写杜丽娘对自己美貌的赞赏,充分写出了杜丽娘由自我觉醒到自我热爱的激情,体现了杜丽娘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爱,流露了主人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下面感春伤怀的重要心理基础。

45作品欣赏〔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写杜丽娘步入后园,开始了全曲的第二部分。大自然灿烂绚丽把杜丽娘吸引了。杜丽娘情不自禁唱出了自己的心曲。作者通过场景的变换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姹紫嫣红”概括出喧闹春景,接着又着意描摹“断井颓垣”的荒凉颓败,在强烈的极不协调的对比中,寄寓了深沉的感伤。这支曲子是作者惊才绝艳之作,历来传唱不衰。

46作品欣赏〔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靡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第五支曲进一步抒写杜丽娘惆怅的情怀。牡丹未放、“成对儿莺燕”更触发了她复杂的心绪。哀乐相依,欢快中又带着凄凉。

47作品欣赏〔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最后一曲,准确地展示了杜丽娘陡然跌落的心境,在一阵无可奈何的“枉然”哀叹中结束了游园,使杜丽娘内心的情感痛苦从向往和自悲自怜中幡然猛醒而达到饱和,为下半出的《惊梦》作了铺垫。

48文章总评作者描绘了一幅幅万花璀灿、莺歌燕舞、烟水画船、雨丝风片浓重不一的彩墨画面。既刻画了杜丽娘美丽娴雅的人物形象,又描写了她晶莹纯碧的内心世界,更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少女心灵上的徬徨苦闷。《游园》在情景交融以及娇羞,惊喜,感叹,幽怨等感情的起伏变化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49文章总评通过杜丽娘游园时对周围景物的感受所发出的各种感慨,使读者看出封建礼教对青年女子毒害之深、束缚之严。同时通过杜丽娘对封建家庭给她规定的生活道路不满的思想感情的发泄,以及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反映了青年女子冲破封建樊笼的愿望和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

50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神女峰第五部分舒婷

51学习目标1.理解:诗作中的神女意象。2.领会:诗作中对封建节烈观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3.应用:通过作品学习,了解舒婷的爱情观及其现代意义。

52学法建议1.学习的重点是理解神女意象,体会诗人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2.结合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探讨诗歌主题。3.品味诗歌的语言。4.诗作中多处使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试找出来,并体会其用意。

53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54关于神女峰的传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精巧的神女峰是爱情价值的具象形式。这样一个凄恻缠绵的爱情神话,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掬同情之泪。

55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这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的推进,生动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56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衣裙在风中飘动,既是以动衬静,突现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

57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观念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上的美。诗的首章写主人公(以两个“谁”代指)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的内心体验。

58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女神忠贞不二,宁愿化作神,也要忠贞于爱情,是人们美好愿望。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要求和改造女性,派给他们”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并且打造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来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

59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句中有两个较为独特的意象:“杳鹤”与“春江月明”。•“杳鹤”象征虚妄的空名,无望的等候,“杳”即是远,像天边的远鹤永远无法触及。•“春江月明”指身边的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虽平凡但却真实,触手可及。这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形象更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第二章是对有关神女峰神话传说的重新解读,暗示了封建思想和男权思想的残酷。

60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洪流”状写野花怒放之势,象征背叛思潮的汹涌恣肆。“正煽动新的背叛”:发起新的追求俗世的幸福的妇女解放运动。

61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内容分析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抒情高峰。“展览”只是摆设给人看,不能有自己真实的感情和追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真实的生活。作者呼吁女性们大胆的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了“贞女节妇”的虚名牺牲自己的幸福。第三章作者提出了自己新的爱情观。

621.怎样理解诗中神女这一意象?2.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课后小思考

6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氓第六部分《诗经》

6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酸甜苦辣。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65学习目标1.理解:《氓》的艺术手法。2.领会:《氓》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3.应用:通过《氓》认识当时的婚姻制度。

66学法建议1.学习重点是领会本诗主旨和把握艺术手法(赋、比、兴)。2.结合诗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讨论中国男女两性不平等的问题。3.分组探讨本诗的意蕴,如婚恋的自主——“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女性的自觉——“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理性的自省——“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人格的自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67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

68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氓之蚩蚩[1],抱布[2]贸丝。匪来贸丝,来即[3]我谋[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5]。匪我愆[6]期,子无良媒。将[7]子无怒,秋以为期。原文注释大意[1]氓之蚩蚩:氓(méng):民,通常认为是对男子的鄙称。蚩蚩:同“嗤嗤”,嬉皮笑脸的样子,一说形容忠厚老实的样子。[2]布:货币。一说布匹。[3]即:就,靠近。[4]谋:商量。[5]顿丘:地名。[6]愆(qiān):过,误。[7]将:愿,请。农家小伙子笑嘻嘻,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69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乘彼垝垣[8],以望复关。不见复关[9],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10]尔筮[11],体[12]无咎言[13]。以尔车来,以我贿[14]迁。原文注释大意[8]垝(guǐ)垣:破墙。[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10]卜:用龟甲卜吉凶。[11]筮:用蓍草占吉凶。[12]体:占卜所得的卦象、卦辞。[13]咎言:凶,不吉之言。[14]贿:财物,嫁妆。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70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5]。于嗟鸠[16]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7]!士之耽兮,犹可说[18]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原文注释大意[15]沃若:润泽貌。[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17]耽(dān):沉湎于爱情。[18]说:同“脱”,摆脱,抛弃。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71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19]。自我徂尔[20],三岁食贫[21]。淇水汤汤,渐[22]车帷裳。女也不爽[23],士贰其行。士也罔极[24],二三其德[25]!原文注释大意[19]陨:坠落。[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21]食贫:过贫苦生活。[22]渐:沾湿。[23]爽:差错。贰:差错。[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72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26]矣,至于暴[27]矣。兄弟不知,咥[28]其笑矣。静言思之,躬[29]自悼矣。原文注释大意[26]遂:达到。[27]暴:态度横暴。[28]咥:大笑貌。[29]躬:自己,自身。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7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文章大意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30]则有泮[31]。总角[32]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原文注释大意[30]隰:低洼地,水名。[31]泮:通“畔”,岸,水边。[32]总角:古时儿童将头发梳成两个髻。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74内容分析《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75内容分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请分析作者在这两章中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6内容分析作者使用比兴手法。以“桑未落”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男子的钟情、恋爱及新婚的甜蜜;以“桑之落”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男子的始乱终弃、爱情的消逝;“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以斑鸠贪食桑葚喻女子沉溺爱情。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使叙事暂时中断,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在内容上起到了暗示作用,使读者意识到女子婚后生活并不美满;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到过渡作用。

77谢观看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