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提出时间是(毛泽东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20世纪,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4.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6.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党的代表大会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
1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9.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0.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11.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而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有(开辟了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于发展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艰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①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④政策和策论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条件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党的意义(①指导思
3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10.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3.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实践论》和《矛盾论》)。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事件是(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5.冲破“两个凡是”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的大讨论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邓小平对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出的贡献(①在一切工作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②民主是解放想、思想的重要条件;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7.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48.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提出的时间是(1992年)。9.“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关系是(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10.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思想路线的含义(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值得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的表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3.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坚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性的发展)。4.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它们是(①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②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5.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关系(①实事求是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②要做到实事求是,
5必须解放思想③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④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⑥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的实质和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6.邓小平阐述的“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7.如何理解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4.标志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五四运动)。5.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
6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①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②农民: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相结合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命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④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之一,但是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它的双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8.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现在城市经过长期公开合法斗争。然后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7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10.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①由于压迫形成的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②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团结传播思想③成员大部分是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战斗)1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是(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新民主主义的三大基本纲领的内容是(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恶化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层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①红色政权大多存在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群众运动的
8地方,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②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③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主观原因),④军阀割据(根本原因)。5.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斗争形势:武装斗争,组织形式:军队。与群众结为同盟军,建立以农村为基础的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然后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的含义(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4.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5.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形式是(互助组)。6.我国20世纪中叶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人(新民主主义时期,同时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采取从
9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9.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即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10.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经济条件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或者特点是(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4.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5.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
10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7.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①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②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道路应该(适合中国国情)。2.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的讲话是(论十大关系)3.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114.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是(邓小平)。5.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时间是在(1992)。6.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8.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有(前五个关系主要讲座经济问题:①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④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①汉族和少数名族的关系②党和非党的关系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④是非关系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中国共产党在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成果是(①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2提出许多新方针,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②《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①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②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③目的与手段的统一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6.为什么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的内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7.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不存在两极分化消除剥削,消除阶级)。9.怎样理解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
13要求C、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E、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10.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矛盾和它的变化)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毛泽东)。3.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观点是(社会主义阶段可能分为2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4.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5.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6.1997年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贡献(系统阐
14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路线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主要是因为(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党的(十七大)。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13.党的十六大在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二、多项选择题要求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实现经济现代化实现经济的社会化)。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征及其总概括(逐步摆脱不发达状
15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的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5.理解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6.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使我们党和国家生产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活力源泉。两者相互储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成为僵化的教务)。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最高和最低纲领)8.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9.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
16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哪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改革开放的含义、性质和特点是(含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性质: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点: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的方法上,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深化、渐进式推进)。3.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和改革)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6.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搜索,没有现成模式可搬)。
17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矛盾”)。8.在全面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1992念得南方谈话)。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生产力标准)。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为什么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近3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5年来的新经验都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主要观点(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矛盾和特点;③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向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④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3.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
18稳定是前提)。5.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不能不顾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和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7.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的两个重要观点,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8.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②自力更生是实施对外开放的基础③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9.如何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①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
19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否定了什么传统观念(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从突破完全排队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到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起什么作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有优势和较高的效率)。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产量水平的基本要求C它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8.怎样正确理解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
20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主要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9.怎样理解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0.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方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广大的发展间)。11.股份制企业姓“社”姓“资”,关键要看(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个人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决定的)。15.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
2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7.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实质是按劳取酬对生产要素占有情况进行分配)18.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的关系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9.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20.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党的代表大会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2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加强自主创新)2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科技人才)2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4.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要求做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26.理解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及其各自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发展生产---物质基础
22生活宽裕—目的,中心环节;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的反应,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8.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党的哪次代表大会。(十七大)2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我国50年代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微弱,现代工业少,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2.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主要思想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第一:公有制是社
23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有利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和国有成分)。6.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绝对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服务和产业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产业)。8.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是指(①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鼓励和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10.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现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24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理论)。11.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12.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是因为(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社会成员生产要素的不同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④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客观产别)。14.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党的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迫切要求)。17.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
25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8.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19.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是(坚持走中国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措施和基本途径包括(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推进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要求1.什么是“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6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以人为本)。3.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概念的是(中国共产党)。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多项选择题要求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的“四位”指的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论意义①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化,是马列主义的深化和发展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深化。实践意义!①是中国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所在④是对外部条件的重要挑战,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