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

ID:819668

大小:236.5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09-07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_第1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_第2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_第3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_第4页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库消落区的防治措施水库消落区又称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形成水库消落区的原因有:季节性原因,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此外还包括特殊气候造成的消落带(如干旱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其次为蓄水原因:在大型水库(如三峡大坝),消落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周期性蓄洪或行洪所导致的水位升降所造成的。消落带按坡度分为崖岸、陡坡岸、滩坡岸、台(阶)岸。崖岸一般是指坡度>75°的消落带;陡坡岸一般指坡度25°~75°的消落带;滩坡岸一般指坡度在15°~25°的消落带;台(阶)岸一

2、般指坡度<15°的消落带。消落区形成之前,生长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消化吸收,防止进入库区水体。而消落区形成后,这些功能将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该地带两种生态系统的物种生命活动十分活跃,具有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活动的频繁性和生态脆弱性。1三峡水库消落区消落带分为: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水后,按175-145-175m水位方案运行时所形成的水位涨落区,正常水位以下30~15m消落带下部,正常水位以下15~5m

3、的消落带中部和正常水位以下5m以上的消落带上部,且这些边坡的坡度可分为45°以下和45°以上。消落带的不同高度适宜的物种不同,主要是因为露出水面的时间差异。消落带缓冲带则是影响和保护消落带生态功能的非淹没区,即175m高程以上约30m宽的带状范围。消落区重点治理的梯度应在位于160m至175m高程的冲积平坝、阶地和河滩,重点保护对象包括治理的消落带和其30m缓冲带。治理水库消落带尽可能少用工程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开展工作。1.1三峡水库重庆巫山县消落区依据高程、土壤、坡度、地貌和原土地利用类型,对消落带进行梯度分级,以耐水植物群落带—季节性综合利用带—堤

4、坝防护带—生态屏障建设带模式进行。耐水植物群落带主要种植芦苇、狗牙根、野地瓜藤和水花牛等耐淹性强的植物,对消落带植被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季节性综合利用带主要针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出露时间较长区域(160m水位以上出露时间约180d),可满足玉米,大部分蔬菜等农作物和狗牙根、野地瓜藤和苏丹草等草本植物牛长、发育、成熟的条件要求;库岸混交林带主要以乔木、灌木、草被混交为主,增加屏障带的生物多样性及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可适当种植经果林,上述综合措施可相对缓解库区的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益。水库设计标高水位线以下3m至设计标高水位线是造林绿化较优越的地段。图1三峡

5、库区消落带综合利用建设示意图根据淹水时间划分消落带:经常性水淹型消落带:经常性地遭受洪水快速、短期淹没,水土侵蚀相对严重,出露期也将受到干旱的威胁,土壤基质易受高温而干裂,某些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但也有利于一些喜湿草本植物迅速生长。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严格禁止对此区域的开发利用。半淹半露型消落带:出露期较长,大部分具有较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对该区域的开发利用可能性较大,严格生态管理,采取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禁止无序的开发利用。经常性出露型消落带:出露期最长,绝大部分具有很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对该

6、区域的开发利用可能性大大增加,应更加注重生态管理,采取系统性的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引导居民有序、合理的生态利用。岛屿型消落带:该类型消落带出露期基本不具备人工生态利用条件,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湖盆-河口-库湾-库尾型消落带:具有良好的植被生长条件,周边居民的开发利用可能性非常大,必须加强该区域的生态管理,采取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保护措施,引导居民有序、合理的生态利用。峡谷型消落带:指两岸消落带坡度均在25°以上,且消落带邻接的影响区同样较为陡峭的峡谷地带消落带,该类型消落带出露期不具备人工生态

7、利用条件,应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保护措施。1.2三峡水库奉节县段消落区治理①155m以下采用原始边坡。岩质土体,比较稳定。②155~165m采用自然卵石浆砌石护坡。对较缓的地形可采用库区河床特有的卵石镶砌梯台亲水平台,随岸线流线形自由布置,宽窄不一。此段坡率≥1: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为满足护坡体的稳定,必须设计锚杆。③在165m设置3m宽的马道和排水沟,165~170m采用植物生长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砌块护坡。此类植生型混凝土具有与土壤相同的空隙率、强度高、抵侵蚀能力强、透水性与透气性好,能使一定根系的植物生长。其球形结构表面粗糙,

8、能很好地削减水动作用、减弱水的侵蚀、抵御风浪能力强,有利于泥沙沉积及植物的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