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

ID:8188981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9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_第1页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_第2页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大题1.尿中常见管型及临床意义?(1)透明管型:1.正常人:尿中可偶见透明管型、运动、麻醉、心衰时刻出现。1.明显增多因各种肾实质损伤的早期,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2)细胞管型:1.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出血,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期、狼疮性肾炎,也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2.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坏死等。4.混合性管型:同时含有各种细胞和颗粒物质的管型,可见于各种肾

2、小球疾病。(3)颗粒管型:1.细颗粒管型:明显增多,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2.粗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药物、重金属中毒所致肾小管损伤。3.颗粒管型宽大: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多尿的早期。(4)蜡样管型: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出现在各种肾病的晚期。(5)脂肪管型:见于肾小管严重损伤、肾病综合征、中毒性肾病等。(6)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管型。(7)细菌管型或真菌管型:常见于肾脏感染性疾病,常与白细胞管型同时存在。2.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1)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

3、死。(3)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4)恶性肿瘤。(5)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1)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急性白血病、淋巴瘤。(3)物理、化学及药物因素。(4)病毒感染。3.骨髓检查的适应症?(1)贫血原因不明。(2)各种类型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ITP的诊断与鉴别。(4)高热尤其是持续高热原因不明者。(5)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6)骨髓瘤,骨髓转移瘤。(7)放射性照射后,了解骨髓是否受抑,受抑程度。(8)肝、脾、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9)血液寄生虫感染。(10)白细胞减少,粒

4、细胞缺乏症。4.骨髓细胞发育演变系统?(1)造血系统: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2)非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5.慢性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血象:(1)WBC显著增多。(2)RBC、HGB多不减低。(3)PLT可明显增高。骨髓象:(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细胞明显增生,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细胞为主,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轻度增多,原粒细胞通常<5%。(2)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多,嗜碱性粒细胞有时可高达15%以上。(3)幼红细胞变化不明显,但红系造血岛通常减少减小。(4)M:E比值明显增高

5、。(5)40%-50%患者巨核细胞增多,以成熟巨核细胞为主,体积比正常小,易见微小巨核细胞,血小板增多。(6)可见类戈谢细胞和类海蓝组织细胞,约80%以上病例载铁巨噬细胞减少或缺乏。6.引起止血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1)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2)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异常。(3)凝血因子缺乏。(4)抗凝物质过多。(5)纤维蛋白溶解亢进。7.正常骨髓象的特点?(1)骨髓增生活跃。(2)粒系细胞占总有核细胞的40%-60%,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15%。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5%,嗜碱粒细

6、胞<1%,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3)幼红细胞约占20%,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4)粒红比值约为4:1,平均为3:1.(5)巨核细胞通常于1.5cmx3cm骨髓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多为成熟型巨核细胞。(6)淋巴细胞约占20%,小儿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7)浆细胞<2%,核分裂细胞均为0.1%。(8)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8.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血小板低于100x10^9称为血小板减少,可见于(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

7、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2)血小板破坏增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ITP。(3)消耗增多,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4)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9.泌尿系上皮细胞的种类及临床意义?(1)鳞状上皮细胞:主要来自尿道前段,女性尿中常混有来自阴道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健康人男性尿沉渣中可偶见。尿道炎时,可见大量出现或片状脱落,并伴有较多白细胞或脓细胞,女性患者应该注意排除阴道分泌物的污染。(2)移行上皮细胞:由尿道近膀胱段、膀胱、输尿管和肾盂的移行上皮组织脱落而来,因其脱落的层次部位和脱落时膀胱的缩张状

8、态的差异,其形态差异较大,可有小圆、大圆或尾形上皮细胞。正常人尿中无或偶见移行上皮细胞,泌尿系感染时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并常伴白细胞增多。输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