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论建筑

安藤忠雄论建筑

ID:81792259

大小: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1-01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1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2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3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4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5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6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7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8页
安藤忠雄论建筑_第9页
资源描述:

《安藤忠雄论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书笔记序-—构思的源泉  人生的终点无论落在何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既然如此,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无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奋斗,也终究会有倒下去的那一天.那时,我想随他去吧,“将自己的职业作为武器,去抗争,去争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负己之责,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与社会进行斗争."这就是我所选择的一种游击战式的人生观,也是自我意志的一种表白。那是1965年,我24岁。无论你是选择建筑设计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20几岁的年龄,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人在感觉敏锐的20几岁,能否有紧迫感的去生活,对其以后的人生,特别是到四五十岁时,是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的分水岭。  对我来说,20几岁同样是自我意识形成,与人和社会交往碰撞的重要时期。  战后经过了15年的岁月,日本社会终于诞生了“市民”的概念。真正要理解建筑,不是通过媒体,而是通过自己的五官来体验其空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旅行"不只是身体的移动,重要的是畅想、思考.我想,所谓的旅行就是离开日常的惰性生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过程,是与自己进行“对话"交流过程。在旅行中,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被甩掉,面对轻装的自己,反反复复地进行思考,这样就会逐渐地使自己坚强起来。从与自然对抗似的矗立着的形象中,感觉到欧洲建筑背后渗透着人的理性,存在着一种秩序感.我被它强烈的力量感所震撼了。同时,通过观赏完全不同的西欧,反而更强烈地意识到了日本。日本的建筑设计是依靠传统的技巧与感觉,从局部开始构思。与此相反,欧洲建筑则是从逻辑构成的原理出发,即从整体出发,然后逐步向局部展开。彼得·诶森曼认为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而且建筑的历史积累可以说全部都是重复旧习的根源。甚至对我提出的,应该继承那些该继承的东西也进行了驳斥,主张应该在全新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构筑现代建筑。

1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意义,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注重简单几何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构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直白一点讲,设计的依据是引用哲学、语言学等理论进行武装之后,再凭借设计者的直觉进行设计.我想,他也只是将杰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理论语言中的某种有破坏性的尖锐的感觉引用于建筑形态而已。最终,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相协调另当别论,但是他们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而且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对他们在建筑商表现出的纯粹不加掩饰的好奇心,将建筑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以及从建筑中发现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欲望,感到敬佩.同时,这些对我自己的创新欲望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对我来说,建筑是相反概念的抑扬,它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是内与外,西方与东方,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在,艺术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抽象与具象,单纯性与复杂性两极之间,同时又渗入自己意志而升华出的一个综合表现形式.在这里注入自己的意志,发现一个“建筑的理想状态”,对我来讲就是建筑行为。即使在“斗争"着完成了自己认为合适的形式之后,在建筑和风土,或者称之为理念与现实的反差上,思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对我来说是建筑的一个根本性的命题。现代主义建筑在否定过去的形式主义建筑的过程中,将其丰富精神的一面与它原有的形式一同排除掉了。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从风土性、地域性中发现现代主义停滞不前的问题突破口的倾向,从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萌芽。贝纳德鲁道夫斯基重新评价乡土性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可以说是它的一个源流。但是,表现地域主义的大多数作品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形态的引用上。我开始认识到,在一座建筑中,从地理、文化到历史脉络,从精神风土的宏观要素到个人的生活体验,甚至不引人注目的一草一木给人的印象和记忆等微小要素,根植于风土以及生活文化的,用人的五官感觉到的东西都一定强烈地铭刻在人们的脑海.我想这些都是建筑形式所要承担的“责任”.K弗兰姆普敦的“批判地域主义”概念,是针对标准化的粗制滥造的普遍主义现代建筑,特别是针对只有普遍的东西才是合理的有价值的现代主义提出的.虽然我们手段不同,但是对世界迅速均质化了的生活空间意义进行了崇重新的思考,对植根于历史或风土地域所固有的东西进行探索,表现人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感觉相互之间却有着共性的东西.我认为,正因为是高度的电子信息化社会,就更需要珍惜无法置换成电子信息的内容。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lessismore)的名言被神话到了超出想象的程度,这种禁欲主义形态以外的建筑不言而喻地被否定,针对建筑界持续了半个世纪的这种状况,诞生了为打破这种状况所出现的各种流派。

2我想这也不过是从反抗古典主义学院派统治而获得力量的现代主义的翻版而已。也就是说,革新派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保守派,形成与新的革新派对立的局面,这种状况也许在历史上已经重复了多次.而最重要的是不能被既成的概念所束缚,模糊了自己的理念,要具有自己的意志,具有反抗旧观念的强烈愿望。对我来讲,与同学们的接触同与伟大的建筑作品的思想接触一样,是诞生新构思的一种激励。第一讲—-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人生20几岁的时光如何度过,将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生从20几岁开始奋斗,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才能够开花结果。20世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它是用现代主义的理念将世界均质化的过程。伴随着史无前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城市、建筑等所有领域的现代化大潮遍布了整个世界。我不知道同学们将来会在多生的程度上涉及建筑,但我想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的讨论,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建筑扎根在固有风土和文化相关的土地上,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容器。莱姆·库哈斯的新颖性,在于否定前一代建筑师的设计倾向,即否定建筑师恣意设计的特殊建筑,肯定某种平庸性、一般性。这里有一个称作作为个人的建筑家设计出的建筑不署名的自相矛盾问题。这座住宅(乌德勒支住宅)在当时是非常前卫性的建筑。将要到来的现代化理想和传统的家庭实际生活互相对立的一面在某一个妥协线上保持了平衡。乌德勒支住宅是我至今为止从未见到过的一个崭新境界的建筑。它似乎体现了通过将理念纯粹地结晶化而形成的坚定意志、对传统的敬畏之意以及工匠品格之间的相互碰撞.正是这种实用艺术的建筑才是人感觉落差非常强烈,成为很大的感动之源。不是体块,而是体量的建筑。 舍弃对称中轴线,提倡规律性。  舍弃过度的装饰,注重比例、素材原味的表现。认真地面对现代主义,从这里可以窥视他们按照自己的信念,对现实中发生的矛盾、冲突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对建筑的执着思考。虽然我认为建筑是从抽象理念中诞生出来的,但是建筑在建造时,已经存在一个多样性的价值积累的场,因此必须有对话交流.建筑如果没有与他者的关系是不能够存在的。弗兰姆普敦“地域主义批判”的要点如下: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将其运用在实际建筑实践中。

3植根于建筑的场所,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结构上合理的建筑。不光是视觉上,使五官都能感觉到的建筑.不光是将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解释地域性.建筑实践应该形成对现代建筑的积极批评。将自然色彩用于建筑,也反映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这样才可以更敏锐地感觉到自然的变化。丹下健三在题为《如何理解现在的日本现代建筑—-为了创造二继承传统》的论文中,阐述到“现代建筑中的传统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回避性的话题—-重要的不在于他的精神,而是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流中,建筑师如何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即思考传统时的两种方法:一个是因因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另一种是继承非形态的精神方法。丹下健三赞同前者的观点,他认为,如何将非精神的传统形式现代化地继承下来,并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而我的观点却与其相反,我认为,不应该是继承的具体形态,而是继承其根本的精神性的东西,将其传承到下一个时代。建筑,是需要亲自深入到现场中进行考察,然后再看图纸进一步思考,这样反复经过多次方可搞清楚的东西,若只通过书本、照片、录像是很难理解透彻的。而且,建筑师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社会状况、历史、传统、人们的生活、风土、地域性等等.想要设计出自己的建筑,就需要思考出自己的方向。建筑设计虽然是一个有理想有趣味的工作,但是同时又是一个有业主,有社会状况的、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如果愿意给自己的人生加一个有乐趣的工作。有不顺,也有成功.我之所以选择建筑设计时正确的,那是因为自己思考的东西、描绘的图画、自己在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向社会、向人们提出自己的主张的缘故。第二讲——建筑与我的梦建筑和城市可以认为是所有人类活动的交汇点。在我20岁立志要做一名建筑师以后,又一次看到了中之岛的公会堂,我还记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建筑师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理想的宝石般的作品,我们不但要造出像这样宝石般的建筑,还要建造出宝石箱一样的城市。建筑师往往认为,建筑的设计者是自己,所以觉得建筑全是由自己一个人建造的。事实上,建筑并不是建筑一个人的产物,它应该是由拥有共同理想的业主、设计师。施工人员、使用者,这些人共同劳动的结果。

4城市与人生一样需要“计划”,并且计划中需要有长远的构思和近期的决断,要有长短两方面的“计划”从年轻时我就一直有这样的信念,设计工作就是先独立思考,然后将其制作出来。我们做设计如果只是对业主的要求进行建筑的、法律的、社会的梳理,就难以做出有意思的设计方案.为此,自己一定要有这么做那么做的一些想法结构表现主义的架构体系本身带有表现的性格,生产技术也成为表现的一个目标。此外,我的建筑多用于比较简单的几何形态,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第三讲—-在抽象化与场所性之间但是,我在自己设计的建筑中,却并不轻易地将自己的思想或美学观点向现实问题妥协,而是将自己的艺术表现按照社会的、客观的视点升华为一座建筑。这里为其奋斗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对自己的设计失去信心,放弃理想,而要去追求一切可能,这里不可缺少的是克服困难的智慧、勇气和决心。艺术就是艺术家人性的一种表现.不要扼杀素材,不要扼杀自然.发挥出每一个人具有的个性是很重要的。年轻时与艺术家们的交往,使我坚信只有执着地深入思考才能成为开拓未知世界的原动力.设计建筑最初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解读用地,考虑房主的要求,头脑中想象一下整个建筑的体量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在大脑中描绘出它的形状建筑师不要在家等着人家来委托自己做设计,而是要时刻准备一些想法.其间我经常得到这样的回答,“你的想法太幼稚了”。我想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有70岁才开始出现青春旺盛期的人,也有进入一流企业遵循终身雇佣、论资排辈地生活,20来岁就开始失去青春活力的人.但是,人们还是往往讴歌青春常在的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肉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而精神却不同.通过自身的努力,挑战精神和勇气甚至还会不断地提高。我又一次想到,自己思索的重要性。这一点希望同学们要牢记.我没有得到在学校学习建筑的机会,对作为一门学问的建筑学知道的并不很多。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知道如果不坚持思考,就更加没有自己站稳脚跟的地方。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决心要度过永不“毕业"的人生。大学生很快就可以毕业,大学毕业以后往往会在社会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这就不好了。我希望大家即使与社会的大潮相悖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立地生活下去.

5我想讲一下建筑的做法和构思方法的基本情况。想做建筑但是很少有那么好的机会。一旦突然间有了设计任务,站在了设计师的位置,也未必就能立刻做出好的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进行思考、设计的训练、认真思考自己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伊萨姆诺古奇的方法就是,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在自我否定中前进。人如果满足现状就会止步不前,自己应该具有主动思考的能力,而且自己要能够冷静客观的思考,持有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能力。日本人有在顺境中得意洋洋,自己什么都好的倾向.任何时候都应该从原点出发,从年轻时就要培养自己冷静思考的能力,否则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就会丧失远大的志向。第四讲——走向有生命的建筑建筑可以说在所有的阶段都必须进行合作.勒柯布西耶就是一个好的协同作战型的建筑师。他作为现代建筑的大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给世界上学习建筑的人们以很大的影响。不只是他的建筑作品,包括他的工作推进方法等都值得特书一笔。对我来说,与其说他的建筑作品给了我很大影响,不如说从他挑战人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工作方法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在勒柯布西耶长期的建筑生涯中,通过与他人合作,从合作者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据说那时他就给许多地方写信说“我可以设计混凝土建筑"。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需要很大的煽动性,虽然当时与现在无法相比,信息意识比较差,但是他非常了解信息的重要性。他是一个非常会宣传自己的人,一生出了很多的书。他非常有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将自己参加过的工作全部做了记录。勒柯布西耶还是一个非常会喊口号的人。当时,像雕塑一样自由表现的混凝土建筑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使我感觉到混凝土是象征着自由表现的一种材料。现在我的建筑使用清水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比较多,着也许是由我20岁出头时见到勒柯布西耶的混凝土建筑,受他影响的缘故吧.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建筑的构架不仅有压力,而且还有弯曲力和张力的传递,出现了墙体和柱子分离的结构,进而出现了乍一看有反向重力作用的形态上自由表现的建筑。也就是说,至此建筑才真正的获得了表现的自由,装饰之外也可以自由的表现,我认为这是现代建筑的一个很大的成果.勒柯布西耶在思考与过去决裂的建筑中,考虑现实实用性的同时,更考虑了诗一般的美学,以及新的材料.他所谓的20世纪的新艺术,即对人类而言的新精神注入了建筑之中。他亲自开创了现代建筑,而后又背离了作为理念的现代建筑五项原则,从束缚自己的理性中解放出来,设计了大体量的有力量感的混凝土建筑.前些时,我们请贝聿铭先生来讲学.他说的一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卢浮宫我想设计玻璃金字塔时,第一次非常强烈的意识到历史。当时一边思考历史一边思考建筑.说真的,我有一种思考历史太晚的感觉。”建造建筑必须认真地思考历史,思考未来.不应该只是用材料,或建筑构思来建造建筑。

6据说濑户内海有大小380个岛屿,在有众多小岛的美丽风景中有一座美术馆,在这里漫步,谁都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应该让濑户内海的美丽风景保持下去。”我的想法是使整个岛屿都成为环境美术馆.同时,像前面讲的那样,建筑一个自立,就是说建筑与环境分离作为单体建筑时,也必须具有完整性。建筑的寿命不是5年10年,最低也是50年.美术馆这样的公共建筑,要考虑100到200年 寿命.这座建筑10年后就会完全被埋藏在绿色之中,只有地下空间,没有外部的形态,但是有坚实的内部空间。这是我构想的空讲。-—直岛当代美术馆。虽然将地下做成了美术馆,但若是将建筑全部埋入地下是没有什么意识到。因为建筑之所以成为建筑,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建筑埋入地下后光就完全失去作用。因此,我设置了采光天井,从这里有光线进来,将光线反射后照射到展示空间中。在设计建筑时不能忘记光这个重要的要素.建筑是动态的,在动态的时候才能增加建筑体验者的生命感.建筑仅仅是一个形体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对朗香教堂光空间的体验已经成为一道心中的风景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体验.建筑这东西并不只是科学合理的东西,它还有一种感染人心的魅力。第五讲——在过程中思考  二十来岁时如果不认真面对生活,刻苦学习,想要在40岁以后的人生中取胜就会比较艰难.毕业之后,马上就会受到社会大潮的冲击,从现在其就要认真地构筑自己的思想骨架,强壮自己的体力,加强基础学习.旅行是很有意义的事。我想,在二十来岁的旅行中,可以追寻与自己周围的现实价值观不同的某些东西。说我自己是在旅行中思考、在旅行中成长起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当然不是说,一定去威尼斯、去罗马,或者必须有身体上的远程移动。在旅行中,独自一人步行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旅行的过程中能了解“另一个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时,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思考,反思自己的足迹,也就是说与自己进行对话。我认为,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比灌输学校内容的时间更加重要。一个人徒步旅行,不仅思考建筑的问题,历史、风土、社会等各种事情都在思考。我想,年轻的时候进行这方面的综合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卡洛斯卡帕1906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终生以威奈特地区为根据地展开建筑创作活动。卡洛斯卡帕的建筑不单单具有地方性,但是脱离了威尼斯所具有的的场所性就无法评论他的建筑.

7威尼斯至今仍是具有独特工匠传统的城镇.卡洛斯卡帕对建筑的细部处理倾注了非常的精力。他极其精致的细部设计正是得益于威尼斯传统匠人的存在才得以实现的.他本身也从事一些工艺、陶艺的创作活动,一个个作品都是以威尼斯的工艺技术为背景的。在他的建筑中,一个门的把手或扶手都可以成为一件工艺品.比如,有在门窗格子中镶嵌彩色玻璃等许多需要手工进行细部处理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卡洛斯卡帕根植于威尼斯这块土地,以工匠技术为背景,耐心地建造令人佩服的建筑态度中学到许多东西。首先,无论是勒柯布西耶还是帕拉第奥都非常信奉数字规律,即对比例的客观性,或者说普遍性的认识。他们都对数学规律有些过分的追求,并有以此将自己的设计的建筑的结构体系。对他们来说,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帕拉第奥运用砌块体系来追求完美的轴对称结构体系,而勒柯布西耶将自己考证的多米诺体系完善成为可以构成自由平面、自由立面的框架结构体系。卡洛斯卡帕的建筑提醒我们,现代建筑在之追求理性的过程中,忽略了“从局部开始构思"的方法。现代建筑师的手法都是首先从整体的理念出发,然后向局部分枝发展.即,最初是进行整体计划。卡洛斯卡帕的手法则是,从手可以触摸到的部分,从局部开始形的创作。这些局部、要素可以完全自立,同时不可思议地在整体上构成协调关系.这样的设计手法往往很容易陷入难以统一的境界。而卡洛斯卡帕通过自己的手、眼进行深入思考,反而会将其升华成为一个具有观念性、整体性的完整作品。“建筑”现在逐渐变成了非常概念性的东西。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发现,将原来物质性很强的建筑作为不具有物质性的假象建筑的倾向正在增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知道现在仍然还有这样注重工艺性的建筑师。我感觉对卡洛斯卡帕来说,建筑是一个从材料的接缝宽度,以及材料的选择方式上都需要从局部考虑,然后将一个个局部接合起来的集合体,每一个局部都有它的“想法",其想法的总和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是个统一体.卡洛斯卡帕的建筑在当代建筑中具有其独特的位置。如果我们看一下卡洛斯卡帕的设计,就会感觉到光是地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卡洛斯卡帕被社会承认,开始完成他的主要作品是50年代,是他45岁以后的事情.这一时代是以现代主义为中心的时代,而他却在走自己的路。要想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就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的潮流以及不同的思想进行斗争。我自己是自学建筑的,在最初的建筑学习中,自己的想法就不断地与社会潮流发生冲突,出现反差,为此而苦恼。“自己所走的道路到底是否正确?”不知经历了多少自问自答的孤独而艰难痛苦的岁月。我确实想从“方盒子”设计中挣脱出来。这其中有两个意义。其中就是从表现的“方盒子"中挣脱出来.其二就是从现代观念上挣脱出来.

8不要方盒子的意见背后,隐藏着不要不能使用的方盒子中的含义.事实上我们从事建筑设计的人过度地设计了许多不能使用方盒子.希望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度过自己有意义的人生.走到社会上,不管你愿意与否,都会被当作成人对待.成人对成人是不客气的。如果在校时没有培养出应对反击的思考能力,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回首往事,20多岁时对疑虑的思考,20多岁时所交往的各种朋友,以后竟成为我做设计的动力和构思的源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