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李子晴论文 2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9年5月18日
2
3摘要据统计在《红楼梦》中出现了27则谜语,谜语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情感和文学主旨的表现形式,根据谜语的形式、语义、功能进行分类分析。作者曹雪芹将谜语在整部作品中呈现的淋漓尽致,这27则谜语各具特色,大多是暗示了小说人物的命运,极具文化内涵。在《红楼梦》中谜语不仅了塑造人物形象、凸显小说人物的魅力,且点明了小说的主旨、暗示人物命运,将悲剧气氛渲染到极致。关键词:《红楼梦》谜语分类文化内涵
4
5AbstractAccordingtostatistics,27riddlesappearedinadreamofredmansions.Riddlesareaspecialformofexpressingemotionandliterarythemeinliteraryworks,andareclassifiedandanalyzedaccordingtotheform,semanticmeaningandfunctionofriddles.Theauthorcaoxueqinpresentstheriddlesinthewholeworkincisiveness,these27riddles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mostofwhichimplythefateofthecharactersinthenovel,andhaveculturalconnotations.Inadreamofredmansions,theriddlenotonlyshapesthecharacterimageandhighlightsthecharmofthecharacters,butalsopointsoutthethemeofthenovelandimpliesthefateofthecharacters,renderingthetragicatmospheretotheextreme.Keywords:adreamofredmansions;riddle;classification;theculturalconnotation
6目录引言1一、《红楼梦》中谜语分类1(一)形式分类1(二)语义分类3(三)功能分类4二、《红楼梦》中谜语的特点与文化内涵6(一)谜语特点6(二)谜语文化内涵7三、《红楼梦》灯谜的作用8(一)塑造人物形象8(二)暗示人物命运8(三)点明小说主旨9参考文献9致谢11
7
8《红楼梦》中的谜语研究李子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极具文学研究价值,许多红学爱好者都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书中的谜语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展现了人物个性、暗喻着人物命运,在《红楼梦》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红楼梦》中二十二回有九则谜语、五十回有八则谜语、五十一回有十则谜语,共出现了27则谜语。从谜语的形式和语义这两个不同角度对其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灯谜、物谜、怀古诗谜、其他谜语四类,从语义上分为谶性谜语和非谶性谜语两类。且谶性谜语在小说中可以发现有信息、暗喻功能和它的美学价值。小说中谶性谜语的巧妙运用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错综复杂。《红楼梦》中将谜语与诗词相互融合,以诗谜的形式暗喻着小说人物的性格、命运与结局。《红楼梦》借谜语来描绘人物面貌、凸显人物个性且暗喻人物的最终归宿,为小说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面纱。一、《红楼梦》中谜语分类(一)形式分类《红楼梦》中的谜语并不是很多,可发现小说中谜语的出现集中于第二十二回、第五十回以及第五十一回中,收集记录共27则,形式多样,下面将分类举例分析。1、灯谜小说中大部分谜语为灯谜。灯谜最早于宋朝出现,人们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彩灯将谜语写在上面,供百姓娱乐。到了明清时期猜灯谜游戏在民间已经非常流行了。作者曹雪芹将这百姓的娱乐活动融入到作品当中,不但给作品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同时也创造了人物的多面性,增强了作品的民俗内涵。小说第二十二回,元妃命人将谜语送到贾府给大家猜谜,贾母也心血来潮开起了灯谜会。(1)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1]10
9这是贾迎春所作的一则谜语,谜底为算盘“人功”是说算盘的珠子要用手来拨动,“天运”是指在算盘计算出结果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算盘的珠子是怎样的结局,前两句说明了哪怕去拨动算盘上的珠子,却也无法决定珠子是离是合,因为“阴阳”各有各的算法而导致结果的差异,珠子便理不清算不明了。(2)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1]这是元妃贾元春所作的一则谜语,谜底为爆竹,爆竹易燃易爆且爆的时间短暂的特点与元妃一生短暂、早年便香消玉殒的结局相映衬。(3)街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1]这是贾探春的风筝谜。谜语的第一二句可以看出写的是放风筝的时间是在清明节,而三四句则阐述了风筝在风中随意摆动,最后线断随风飘走的特性。(4)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1]惜春做的这则谜底是海灯,从谜语中的“色相、佛经、大光明”中可以看出大多是佛经上的用词,由此表现了惜春对佛的向往,沉黑海表示惜春入佛门的心,荣国府给予她的荣华富贵她都不屑,只希望遁入空门一心向佛。2、物谜《红楼梦》中的谜语虽大部分为灯谜,但也可以发现许多谜语既是灯谜也具有物谜的特征。如:贾政的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1]谜底为砚台,这个物谜单从字面意思上看,前两句写的就是砚台的方形形状及本身的坚硬特征,最后一句的“必应”其实就是用了谐音应是“笔应”,只要笔与砚台相互配合,就可以将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1]这是贾环所作的一则谜语,谜底是方枕和兽头,为何说有八个角,因为旧时的枕头是方枕,而“二哥”指的是塑在屋檐上伸出墙外的部分,传说是龙所生的九种怪兽之一,每只头上有两只角。[2]3、怀古诗谜咏叹史实、凭吊历史古迹的诗为怀古诗。小说五十一回中薛宝琴见众人猜灯谜,便说自己从小就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并写下了10首怀古诗,暗含了十个物件请众人猜,在章节片段中宝琴并未作答,作者也没有作任何暗示。为探究谜底,许多红学爱好者都各抒己见,可至今也没有准确的论述。10
104、其他小说里除了以上三种分类之外,还有少部分其他种类的谜语,因数目较少,故此将这部分谜语合并列为其他分类。字谜是一种百姓日常娱乐游戏的生活形态,是中华汉字的独特传统文化。字谜是从汉字形态、功能和意义上对汉字进行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采取不一样的形式创作的。[6]在《红楼梦》五十回暖香坞制灯谜中,众人又聚在一起猜谜。(1)萤(打一个字——“花”)[1]这是李琦所作的谜语,我们把“花”字上下拆开成草字头与“化”字。“腐草为萤”在旧时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和烂竹而化生的。所以《红楼梦》中大家问萤与花有什么关系时,黛玉便笑答萤是由草而化的。人名谜是用人的名字作谜底的谜语。(1)水向石边流出冷。(古人名“山涛”)[1]这是李纹所作的人名谜。在作品中李纨借用《四书》中的文句制作的谜语。如:(2)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1](二)语义分类《红楼梦》中的谜语暗含了预言性,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内蕴,可分为以下两点。1、谶性谜语作者喜欢暗喻小说人物的命运;而这种暗喻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其实这就是曹雪芹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谶性语式的表现手法。二十二回章节题目表明了灯谜之中蕴含的谶语,由此,将这一形式列为谶性谜语。上述贾迎春的谜语的谜底为算盘,谜语中用算珠被拨动而凌乱为贾迎春嫁给孙绍祖却被凌虐而死作暗示。“天运”是指老天爷所安排的命运,“人功”则指人后天的努力,就算用尽全力也没有办法可以逃开天命。贾迎春虽然生在贾府,待字闺中之时享受着荣华富贵,却没有遇到真心待她好的夫婿,可怜最后被虐待而死的悲惨结局。而贾元春的谜语“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1]此谜语的谜底为爆竹,在小说贾元春的结局中爆竹转瞬即逝的特点为后来贾元春的早逝作暗示。贾元春入宫为妃,使得贾府一朝显赫,令众人阿谀逢迎,但又有多少人希望贾府倒下,而元妃的早逝令贾府失去了后盾,最后只能一步步地衰败落寞,落得繁华成空的境地。还有贾探春的风筝迷“街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1]10
11小说中的风筝谜也为贾探春后来的命运归宿做了暗示。探春的最后结局是远嫁他乡。谜语中暗示探春梳妆打扮在清明节的时候远嫁他乡,此处也与探春的判词相映衬。最后两句写风筝断线,探春与亲人分隔两地,也表现了探春并不想远嫁的无奈之情。以及“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别离,恩爱夫妻不到冬。”[1]薛宝钗此谜语后来众人都猜测谜底为“竹夫人”,是夏天炎热之时取凉的物件。谜语的最后两句可看作是薛宝钗在小说中的结局,暗示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夫妻情缘短浅,宝玉消失后“金玉良缘”可以说是有名无实。2、非谶性谜语在小说二十二回中我们可以看出里面大部分灯谜为小说人物命运作暗示,但也有少数非谶性谜语,如果将小说中的谜语都看作是谶性谜语,便有些勉强了,我们应该清楚认识这一点。如小说五十回中的谜语:(1)萤(打一个字——“花”)[1](2)一池青草草何名。(蒲芦)[1](3)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山涛”)[1](4)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虽善无征”)[1](三)功能分类谶性谜语在小说中不但拥有揭示了封建上级阶层家族消遣作乐生活的情景,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功能、双境功能、暗喻功能和美学价值。《红楼梦》中的谶性谜语蕴含了许多关于人物形象、命运、结局的信息,但并不是直接显示,且不完整,只有将谜语与作品中的判词、花签名、酒令等相融合,方可判断出人物的最后归宿。如:迎春的判词、曲子。贾迎春所作算盘谜中“人功”指算珠需人手拨动,在还未确定命运结局时,谁都无法改变,指“天运”,命运仿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却不尽如人意,都随天注定。为何整日纷乱如麻,是因为阴阳运数不同。“阴阳”在此处指男女或夫妻。“数”,数字,也指命运。这个谜语用拨动算珠时的凌乱隐藏了迎春嫁错郎,遇人不淑的信息。从小说中十二金钗的判词“喜冤家”来推断迎春的归宿,孙绍祖曾经受到过贾府的恩惠,可他背义负恩,迎娶迎春后却虐待她、凌辱她,迎春从小娇生惯养,禁不住孙绍祖对她的虐待,最后受虐而逝。“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这首曲子也暗示着贾迎春的命运,曲子前面“中山狼”“无情兽”的表述形象表现了孙绍祖的奢侈淫逸、忘恩负义的人物形象,所以读完整篇小说可以看出迎春最后的悲剧早已在前面埋下了伏笔。10
12《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艺术特色的小说,作品中对射虎的细致描写,不但承接了故事章节的走向,更是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凸显人物魅力并升华了故事内涵。作品中的射虎情节常安排于上元节或重大宴会中众人娱乐所进行的活动,让谜语既含烘托气氛的妙用,还给予了人物背后的命运结局的暗示,通读全篇小说仔细斟酌,了解全小说故事内容,蓦然回首才感叹作者为每位人物所安排的归宿。在小说第二十二回中元妃命人送谜语给众姐妹猜,猜对的姐妹还获得了赏赐,贾母十分高兴并组织大家一起猜谜语。为迎贾母之意,开起了灯谜会,还准备了“香茶细果和各色玩物”。可曹雪芹擅以喜景写哀情,正正就是这一欢天喜地的场景,却被一种悲凉的氛围所笼罩着。从贾母的谜语中“猴子身轻站树梢。”[1]是贾母在元宵灯谜会上给贾政猜的,其实贾政知道谜底,但因为是元宵佳节且贾母兴致高,迎贾母之兴,胡乱猜测故意被罚,且“荔枝”谐音为“离枝”,让读者不禁会联想到贾府最后败落被抄家的命运归宿。而此刻贾家上下一片喜庆欢乐的景象,只有贾政一人为贾府后来的命运忧虑,大家都似乎没有感受到被悲剧笼罩的氛围。这则谜语由贾府辈分最高的贾母所作,最后由贾府的掌权者贾政来来答,更凸显其讽刺意义。还有林黛玉的更香谜的“晓筹”“鸡人报”“五夜”中可以发现谜语与时辰计时有所关联,又从“两袖烟”中可以推测谜底应该与气体有关,“焦首”“煎心”更表现了谜底的燃烧物质特征,虽然这首诗的谜底是更香,但每句所针对还是人,“两无缘”在谜语中表示跟弹琴、熏衣时熏香无关,其实暗喻了宝黛无缘。第三句描述更香“朝朝暮暮”“日日年年”的燃烧,其实是在说黛玉自己,表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满怀愁思的人物形象。10
13《红楼梦》中的谜语各式各样,充满了其内在含义及预意,但不是直接性表明显示出来,需要我们将谜语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结合多种形式去发现其隐性信息,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小说二十二回中元宵灯谜中几乎《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都出现了,且每人都应贾母之意制谜出谜猜谜,单单从小说故事上看仅是一娱乐游戏,但是其实都暗含预意,都预示着自己的命运与结局,可自己却当局者迷。贾政作为这一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家族的大家长,在看到元、迎、探、惜春及宝玉黛玉宝钗的谜语后难以入睡、悲伤感怀,众人的谜底都乃不详之物,这让他感到不安。这些不祥的谶语虽没有直接的说明,但这也为后面的结局埋下伏笔,并在小说的最后,金玉良缘的有名无实、黛玉的离逝、探春远嫁等等都在最后相继应验了,再回首他们的当时所制的谜语,悲从中来。《红楼梦》中的谜语虽是用于消遣作乐的游戏,但也具有其自己的美学价值。小说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奇女子,极具诗情才情,他们所作的诗谜也反映着自身的形象,大都为七言律诗。诗谜不仅押韵,且生动形象,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精彩的画卷,让我们在翻阅之际,仿佛身临其境,如:“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1]林黛玉是大观园最有才情的女子,在作诗制谜作曲中都是最出色的,这首诗谜便是林黛玉所作。这首诗的第三句描绘了更香从头到尾、从内而外燃烧的情形,将诗句提炼升华,我们看到是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模样。而最后一句是黛玉对自己的宽慰,表明自己豁达的心境。众观大观园,可能只有黛玉有如此才情、心境。还有上述贾元春的爆竹谜中谜语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爆竹的形状以及点燃爆炸之时震耳欲聋之势,连妖魔鬼怪都畏惧的样子,可燃烧殆尽却是一片灰烬,生动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二、《红楼梦》中谜语的特点与文化内涵(一)谜语特点诗谶性谜语是小说中的谜语里的一部分,在小说中独具特色。如果把小说中的谜语看作是一条小船,那么它所载的便是诗歌。从众姐妹的谜语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是以诗的形式制谜,且诗谜大多都十分押韵,如:贾元春谜语中一、二、四句的韵脚“摧、雷、灰”;贾迎春算盘谜中的一、二、四句的韵脚“穷、逢、通”;以及薛宝钗谜语中的一、二、四句的韵脚“空、逢、冬”。小说中的谶性谜语都具有隐喻性特点,将某种事物的特点来隐喻自身命运或另一种事物。林黛玉的更香谜中,将更香来隐喻林黛玉愁思多虑的性格特点,更香燃烧后短短的一生可以看到林黛玉最后泪尽而忙的悲惨结局。还有元宵灯谜会上,元春的爆竹谜、贾母的荔枝谜,虽是喜庆之景,但是从后面贾政感到不安,并且从后来小说中元春早逝及荣国府被抄家,都可以表现这一特征。虽然不是从谜语中直接看到这一结局,但是我们看到结局便恍然大悟,当年元宵灯谜会上便已经暗喻了小说后面的悲剧。10
14小说中的谜语还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如,元春的爆竹谜中的“身”“声”可以看出了将爆竹拟人化,从它“身束”的形状,还有“声”的特点,仿佛一个正义之士化身的爆竹。还有贾政的砚台谜,“身”“体”可以看出将砚台的形状拟人化,从“虽不能言、有言必应”中也将人说话的表达能力赋予砚台,使砚台变得人性化。(二)谜语文化内涵早在夏朝,灯谜就以一种暗示性歌谣的形式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谋士要想对君王谏言必须谨慎,既要估计君王的颜面,也要保全自己,所以会用更深一层的含义去表达,当时叫做隐语。而到了南宋时期,文学氛围浓厚,许多文人雅士会在花灯上写谜语,即灯谜。最后在明清时期,灯谜已经发展为百姓间流传的娱乐活动之一了。如今,灯谜已有千年的历史底蕴,在2014年元宵节,央视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谜语大会》,弘扬了这一传统文化。《红楼梦》是清朝时期的作品,当时的戏剧文化达到了顶峰(1)蒲东寺怀古诗谜中蒲东寺由《莺莺传》和《西厢记》中所虚构的佛寺名。(2)梅花观怀古诗谜中引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两首的古迹都是虚构并没有实地。这两首诗谜都是《红楼梦》中第五十回中薛宝琴所作,她的十首怀古诗还具有浓厚的物质文化(1)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1]“棺”是汉族特有的,“盖棺”还有下定论之意。(2)青冢怀古[1]“青冢”是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三,是昭君墓(3)琅玕节过谨堤防。鸾音鹤信须凝睇。[1]这首诗谜中的“琅玕”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这里借用来比喻竹子。[4]《红楼梦》的一些谜语中可以看到其中蕴含了宗教文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佛教的信仰。如:(1)观音未有世家传。[1]“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是大慈悲精神和智慧的象征,在百姓的中最为熟知与信仰的存在。(2)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1]“梵”指寂静、高净,专指佛教的。[3]第二句中的“梵铃”指的是佛寺房檐角或佛塔檐角挂的铜铃。(3)性中自有大光明。[1]性,在佛教中主要是贪欲的一种表现。而大光明又指佛的光芒与指引。(4)荷花出水喜相逢。[1]荷花作为花中君子,在宗教与哲学中常被引用借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了清廉的高洁品质。10
15《红楼梦》的谜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借助历史典故制谜,体现作者的情感。如:(1)騄駬何劳缚紫绳?鳌背三山独立名。[1]“騄駬”又叫“騄耳”,是穆王八骏之一。“鳌背三山”是古代传说,见于《列子》“渤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本随波往来,天帝恐它们漂浮到西极去,就叫十五只巨鳌来背着它们。”[4](2)象忧亦忧,象喜亦喜。[1]这句话出自《孟子·万章上》讲述的是舜的父亲和弟弟都不喜欢他陷害他,但他仍然相信他们俩的解释,对他们好。(3)薛宝琴的青冢怀古诗谜讲得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是匈奴对汉朝称臣三次求和亲的,后宫当时靠画工画像选妃,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便随便画了画像,最后被挑中和亲,昭君和亲的六十年嫁了祖孙三人,保两境和平,让人敬佩也叫人怜惜。(4)薛宝琴的交趾怀古诗谜中马援平定交趾之乱,赞马援功大、声名远播交趾及戎羌等族,此处借指马援平定交趾之乱立下的汗马功劳。最后一句,张良字子房,传说刘邦与项羽交战于垓下,张良吹笛,引起楚军思乡之情,瓦解了楚兵军心,结果楚军大败。[2](5)淮阴怀古诗谜中的“壮士”讲的是韩信,而“恶犬”则是韩信没发迹的时候,让他胯下受辱的恶少。韩信因“三齐位定”而功高震主,使得他被封王的时候后被杀。三、《红楼梦》灯谜的作用(一)塑造人物形象《红楼梦》巧妙运用了谜语来描绘人物面貌、凸显人格魅力,在制谜、出谜、猜谜的过程中,表现了人物的多面性,为人物命运走向作暗示。例如第二十二回中元妃命太监送来她所作的灯谜给众人差,其实灯谜不难,宝钗一看便猜中了谜底,但因为是元妃所作,少不得要称赞一番,并假装思考。这一简短的片段,就表现出了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处事圆滑的人物形象。(二)暗示人物命运10
16在小说谜语中,从探春的风筝迷、惜春的海灯谜等谜语中,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谜语,但联系小说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则物谜其实是作者以探春、惜春的悲剧结局所定的谜语。从小说中探春最后远嫁,正是暗喻了探春如那风筝一样,断线后飘向远方,身不由己的无奈。小说后来惜春立意出家修行,“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此出家的归宿跟清净孤独的海灯相互映照了。(三)点明小说主旨《红楼梦》中以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既是一见钟情也可以说是日久生情而变得热烈的爱情。这种爱情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贾宝玉、林黛玉之间是具有共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基础的,相较于宝钗的圆滑世故、遵守礼法,黛玉更渴望自由,寻找与自己精神上契合的灵魂伴侣,风花雪月、相伴一生。且最后宝钗劝宝玉去考科举这一行动,更是将宝玉推远,宝玉追求自由,鄙视追名逐利的封建思想,渴望挣脱传统礼法的禁锢,与黛玉的追求不谋而合,最后两人虽彼此相爱却落得个阴阳相隔悲剧。在黛玉的谜语、判词等可以推测黛玉与宝玉之间有缘无份,在黛玉的更香物谜中“两无缘”虽然好像如字面上的意思,但其实暗含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无缘。其实除了“情”之外,《红楼梦》最重要的东西是要让人们“梦醒”。作者是一个经历过梦醒和幻灭的人。书中开头有许多描写了荣国府当时权倾一时的富贵繁荣的场景,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元妃省亲还有秦可卿出殡等,但从元宵灯谜会上,就有一股悲凉的气息笼罩着贾府,从众姐妹的灯谜中,都有着一种不祥之兆,元春的爆竹、探春的风筝、惜春的海灯等,都强烈地暗示着贾府及贾府众人的命运结局,并且从第二次的灯谜会没有第一次的热闹喜庆,便可看出与前面的谜语谜底相照应,便可反应贾府在逐渐的落寞,到最后一切繁华成空,令人唏嘘。参考文献[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2]玉乃球、汤世洪等编写.《红楼梦诗词鉴赏》.[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7.10
17[3]潘晓龙.《现代汉语实用词典》[Z].南方出版社,1996.7.[4]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5]胡适、俞平伯.《细说红楼梦》[M].蓝天出版社,2016.5[6]刘利生.《幽默笑话与猜谜斗趣常识》[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10
18致谢大学四年的光景就这么匆匆地过去了,回想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有遗憾但也收获了很多。在编写毕业论文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选题到论文提纲的确定,十分感谢谢教授给予我的灵感与指导,初稿的修改到后期终稿的确定,谢教授的幽默风趣和悉心指导让我感到十分的温暖,在此向谢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与无限的尊敬。在这里想对所有的老师表示感谢,谢谢你们的付出,不仅仅是课上的知识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感谢你们的指导与帮助。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朋友们,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共事,在编写论文的日子里,大家一起找资料,互相提出修改建议,一起熬夜,相互陪伴,大学最后的时光依旧是你们,感恩与你们相遇。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从小到大的陪伴、支持与教导,你们以身作则教会了我很多也给予了我很多,往后的日子愿你们健康快乐,换我做你们坚实的后盾。我的大学生活要就此画上一个句号,在我的一生中要画上一个逗号,开始新的旅程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