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1540896

大小:7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31

上传者:老李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属试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2.必须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笔答题均无效第I卷一、单选题(共3*20=60分)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但因秦的短期而亡而出现郡国并行制,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证明了其错误,后来逐渐变革,最终被行省制度所代替。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也日趋完善,D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当时处于奴隶社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阶段内,专制主义是不断加强的,排除C项。2.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A选项符合题意;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之后,BCD选项排除。-10-

1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王---卿---诸侯---士”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大夫---士”等级序列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D.“周王---诸侯---士--卿”等级序列【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分封制之下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故C正确。4.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B.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分封诸侯的对象是同姓亲族D.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之下分封的标准的血缘关系,因此早期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A项正确;B项是宗法制的核心,排除B;C项只是内容之一,排除C;D项是影响,排除。5.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答案】C【解析】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故答案选C。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军机处是非法定机构,排除B;军机处的设立降低了大臣的地位和权限,排除D。6.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这体现了A.三权分立B.人民主权C.责任内阁制D.联邦制【答案】D【解析】【详解】《1787年宪法》中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故选D;三权分立指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人民主权指权力属于人民,不符合题意,排除B;美国没有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C。7.1875年,法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A.君主立宪制B.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0-

2C.二元制君主立宪D.议会共和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8.下图美国政治漫画生动地反映了A.两党制B.两院制C.联邦制D.内阁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图片反映了“驴象之争”,即美国的两党制,故A正确;“驴象之争”并不是指两院制,故B排除;联邦制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排除;美国没有内阁制,故D排除。9.“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是指结束了邦联状态,强化了中央集权,较为稳定统一的美国。因此选B考点:近代代议制-10-

3点评:近代代议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等。相对而言,较多地侧重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复习时要注意冷点热处理。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10.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A.梭伦改革B.公民大会的设立C.伯利克里的统治D.克利斯提尼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D项正确;A项是奠定基础,B项与题意无关,C项是黄金时期,排除ABC。11.“九二共识”的核心是A.“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和平统一中国D.两岸开展政治对话【答案】B【解析】【详解】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故选B;A“一国两制”是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故不选;C、D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排除。1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A.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汉代庄园经济发展迅速-10-

4【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犁、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B正确;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A排除;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不是汉代庄园经济,D排除。13.1932年美国的结婚数量比1929年减少了25万例,人口出生率也从18.8%。下降到17.4%o。这反映了A.国家干预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持续恶化C.婚姻家庭观念变化D.国家发达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1929年至1932年正值经济危机时期,材料中美国结婚率和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在于失业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危机持续恶化的体现,B正确;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并不能导致结婚数量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排除A;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也是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排除C;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经济水平在下降,排除D。14.下列图片中,属于欧盟旗帜标识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B是世界银行的标志,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图标,D是欧洲联盟的标志。故选D。15.如图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是-10-

5A.欧共体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该组织的旗帜特征为蓝底、十二颗星,并结合该组织货币中欧洲风格的建筑图片,可知该组织为欧盟,故选B;欧共体时期,各成员国没有共同的货币,故排除A;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三者没有统一货币,故排除C;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没有统一货币,故排除D。16.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下列属于民本思想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相生相胜D.严刑峻法【答案】B【解析】【详解】民本思想是指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所以能够体现民本思想的是民贵君轻,故选B;无为而治、相生相胜都属于道家思想,没有体现出对民本的重视,排除AC;严刑峻法是要严格管理人民,也不属于民本思想,排除D。1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荀况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荀况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并没有使儒家思想确立独尊的地位,提出该建议的思想家不是荀况,故排除A项;董仲舒吸收借鉴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被汉武帝所接受,确立了儒家思想独尊的地位,故选B项;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们都在董仲舒之后,该建议的提出与他们无关,故排除C、D项。18.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A.君主立宪B.民主自由C.民主共和D.三权分立【答案】B【解析】【详解】-10-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共和、人民主权;由此可见,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主张都体现了民主自由的理念,故选B;其它三个选项均不是二者的共同政治主张,故排除ACD。19.中国四大发明中直接大大推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是:()A.活字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此时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故选A;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12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原有书写材料,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间不符,故排除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20.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民间风俗画,属于百姓喜闻乐见的类型,是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产生的。故选C。人物画是在宋代以前是主要的绘画题材;BD项是宋代以后文人画的题材,其因此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绘画点评::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中国的绘画宋以前主要是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宋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民间风情画大量出现。第II卷二、简答题(共7分)21.简回答下列小题(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战胜利有何意义?【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10-

7【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角度分析回答。(2)结合所学可知,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增强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回答。三、材料分析题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1)材料中香港、澳门何时回归祖国?(2)材料中的香港、澳门回归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谁提出来的?(3)伟大构想的内容是什么?【答案】(1)香港1997.7.1;澳门1999.12.20(2)“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3)具体的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几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2)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3)伟大构想是“一国两制”,回答出其定义即可。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几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0-

8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答案】(1)反映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2)原因:①经济危机的打击;②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③人们对胡佛政府不满。(3)认识:当时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合适的措施: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等。【解析】【详解】(1)反映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即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2)从“胡佛村”看经济危机的原因,即经济危机的打击;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人们对胡佛政府不满。(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建议即可。认识是当时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措施是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等。24.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10-

9(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答案】(1)秦朝;秦始皇(或嬴政)(2)唐朝;决策、审议、执行。(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解析】【详解】(1)朝代:根据图一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此项制度开创于秦朝。皇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2)朝代:根据图二中“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完善到此程度是在唐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能分别是决策、审议、执行。(3)朝代:根据图三信息可知,此时没有丞相,皇帝权力分与六部,可知是明朝太祖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朝统治者废除丞相,增设内阁,虽然内阁权力很大,但是只是皇帝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进而皇权得以强化。-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