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

ID:8143168

大小:25.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7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_第1页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_第2页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_第3页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_第4页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1956年资料2 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56年资料2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关於“承气汤”的初步研讨张德超  中药是祖国劳动人民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所产生的,是保卫人民健康战胜疾病的有效武器,再经过劳动人民不断地精密研究,将这些有效药物进一步的组成了方剂,相传发源于伊尹(汤液经),推演于仲景(金匮、伤寒),故称仲景为“众方之祖”,其组成之原则,君、臣、佐使,颇有

2、深意,中医几千年来,其方剂宝藏之多,难计其数,在临床运用,真可谓:“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明确指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因此将祖国有效方剂之一“承气汤”,提出来作为抛砖引玉的谈一下,并希望同道们多加指教。  一、使用承气汤的目的  (1)通便作用:增加大肠之蠕动,溶解粪便,以排除肠内容物,用于各种便秘者。  (2)排毒作用:用于各种热病中,肠中燥屎所产生之有害物质之毒素,为消化器之吸收,带人血行,影响于神经系而产生神经中毒症状(如头痛、头晕甚则谵语等),即所谓自家中毒者。  

3、(3)诱导作用:(一)诱导的降血作用:刺激大肠,使之充血,可消退他部充血症状,故用于脑充血、颜面充血、鼻衄、充血性齿龈炎等症;(二)诱导的消炎作用:又因其诱导作用,用于身体他部发炎。  (4)用于胃肠消化不良,食物发酵腐败,刺激肠壁而发之肠炎下利,用以排除肠内发酵之腐物,以及痢疾滞下等。  (5)疏通血行作用:用于局所之凝血,如瘀血、蓄血及月经困难等。  (6)排除异物作用:用于胎盘残留等。(叶橘泉先生将桃仁承气用于胎盘残留,颇有卓见。(注)  作用未明的,用于衝冲心型脚气颇效。  二、承气汤的

4、适应症  (1)大承气汤适应症:伤寒论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汁出,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牀,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又云: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又云:汗出

5、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又云:二阳併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又云: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气汤”。  又云: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又云: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鞕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又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

6、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鞕,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见“古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先生著  又云: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云: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云: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云:少

7、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本方以病者具有消化系之大便结实,腹部膨满胀痛,熟型有但热不寒之自汗潮热,神经有烦躁、谵语等症,脉搏沉实有力,舌苔老黄而乾甚则黑有芒刺等,为其适应标的。在临床之运用,若诸般急性热病之经过中,有上述之证状者;肥胖人之高血压症之便秘者;痢疾腹痛下利频繁之属实者;消化不良之胃肠炎者;衝心型脚气及精神癫狂病之大便秘结者。  (2)小承气汤适应症:伤寒论云:阳明病,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

8、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  又云: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小承气汤”,不鞕者,不可攻之。  又云: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又云:阳明病,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又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又云: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  又云: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按:本方以腹满、大便鞕而不通、谵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