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ID:81358121

大小:9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10-11

上传者:老李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说明: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民航摄影师热衷于在飞机上拍摄霞光等天象,但有时刺眼的日光又会对乘机的旅客带来干扰。摄影师发现,各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并不适用于飞机航班上,例如某日武汉的日落时间表上显示为18:28,但飞机18:40经过武汉上空时仍可见到太阳。下图示意上海和成都之间的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成都飞往上海的航班前半段左侧舷窗需要用遮阳板,后半段右侧舷窗需要用遮阳板,飞机起飞的北京时间可能是()A.8月10日7:00B.5月10日13:00C.2月10日8:00D.11月10日16:002.各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并不适用于飞机航班上,主要是因为()A.飞机飞行速度快B.飞机飞行高度高C.大气散射作用强D.大气反射作用强【答案】1.A2.B【解析】【分析】【1题详解】由题干分析可知,飞机由成都飞往上海,是自西向东飞行,左侧舷窗位于北侧,前半段左侧舷窗需要用遮阳板,说明太阳在偏北方。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中纬的地点,太阳能在偏北方,只能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的日出或日落时间,CD错误;北京时间8月10日7:00,成都时间大约为6:00,是刚日出之后,太阳应位于东北方,北侧舷窗需要用遮阳板,A正确;5月10日13:00飞机起飞时,成都时间大致为12:00,太阳在南方,因此飞行前半段时,南面的舷窗需要用遮阳板,B错误。故选A。【2题详解】-16-

1各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不适用于飞机航班的原因是飞机飞行的高度高,日出时间要早,日落时间要晚。B正确;日出日落时间早晚与飞机飞行速度、大气反射作用无关,AD错误;大气散射作用只是影响天空的明亮度要早或晚日出和日落,不影响日出和日落。C错误。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位: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PQ两点间东西距离约为()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4.此时()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北京、上海等盛行东南季风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5.图中海峡()A.是德雷克海峡B.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C.终年封冻D.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分界线【答案】3.B4.A5.B【解析】【分析】【3题详解】-16-

2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Q两点位于60°N纬线上,而且两点之间的经度差是20°;根据纬线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可知,PQ两点间距离为111千米×cos60°×20=1110千米,故选B。【4题详解】由题可知,此时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因此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A正确。北京、上海冬季盛行西北季风,B错误。非洲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南半球为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南半球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A。【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海峡为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A错误,B正确。白令海峡夏季不封冻,C错误。白令海峡是俄罗斯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分界线,D错误。故B。【点睛】赤道的长度是60度纬线的2倍,因此60度纬线上两点的距离=111×cos60°×经度差÷2。下图为某个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甲、乙两人从C点出发,甲向正东行,乙向正北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7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东D.出发点以北8.某军舰在(20°W,29°N)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100Km,落弹点将在()A.东半球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6.D7.C8.B【解析】【分析】【6题详解】从题干可知,甲、乙两人从C点出发,甲向正东行,是沿着纬线行走,由于纬线是圆圈,所以能回到原出发点;乙向正北行,则是沿着经线向北,由于方向不变,所以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回不到出发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16-

3由于纬线圈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圈的长度越短,相同的距离在不同的纬线上跨越的经度不同,纬度越高,跨越的经度数越多,而经线长度相同,走同样距离,不可能回到同一条经线上,所以不可能最后回到出发点,A错误。在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向西走100千米再向南走100公里,到达赤道以南距离赤道70千米的纬线上,再向东、向北各100千米,这样南北纬度距离相同,又回到同一纬线上,但在赤道以南距离赤道70千米的纬线上,向东100千米跨越的经度要比在赤道以北30千米处跨越的经度多,所以在出发点以东,C正确,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当某军舰在(20°W,29°N)的海面时,沿20°W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因为导弹在发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边偏转,即向东偏转,所以最后落的地方会是20°W以东,就是进入了东半球,导弹将落在东半球,CD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经线上每跨一个纬度大约有110千米长的南北距离。题意表明,导弹射程为100千米,所以最终导弹从29°N向北飞越不到1个纬度,最终落点的纬度不到30°N,属于低纬度地区,A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选择北京延庆县小海坨山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小海坨山主峰海拔2199米。下图示意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10.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四条滑雪道()A.落差均超过1000米B.甲、丁道均沿山谷分布C.乙、丙道的延伸方向相反D.丁道坡度最小【答案】9.C10.D【解析】-16-

4【分析】【9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等高线在10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C正确;丘陵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地形起伏较为和缓;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是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四条滑雪道低端点海拔为1200~1300米,四条滑雪道高端点位于小海坨山主峰附近,海拔最高为2199米,经计算相对高度不足1000米,A错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由此判断,甲道的北段和南段沿山脊分布,丁道大多沿山脊分布,B错误;根据图中经纬度的标注判断,乙、丙道延伸方向大体均为东北-西南走向,C错误;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图中显示,丁道沿途等高线分布最稀疏,因此坡度最小,D正确。故选D。【点睛】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B.图中甲地区和乙地区地势起伏均较和缓C.图中丙地区相对高差最大D.图中丁地区地势最为崎岖12.下列说法符合图中各地地理特征的是()-16-

5A.河流B段大量沉积从A段带来的泥沙B.可利用GPS技术直接绘制此地图C.乙地附近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D.图中河流A段附近侵蚀较严重【答案】11.D12.D【解析】【分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图示东北方坡度最大,地势起伏大;西南方坡度最小,地势起伏小,根据坡度大小不能确定地势高低,A错误。乙处坡度变化大,地势起伏大,甲处坡度变化小,地势起伏较和缓,B错误;图示是等坡度线,看不出海拔高低及相对高差,C错误;丁处坡度值最大,该地地势最崎岖,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等坡度线只能反映坡度大小,不能反映地势高低,不能确定河流流向,A错误。绘制地图主要利用GIS技术,B错误。图示等坡度线也无法判断迎风坡、背风坡,C错误。河流A段坡度大,地势起伏大,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因此图中河流A段附近侵蚀较严重,D正确。故选D。【点睛】坡度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与海拔高低无关。八达岭长城非常壮观,穿行于该区域的“人”字型铁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列车北上先进入青龙桥站,在此列车首尾各连接一个火车头,然后前拉后推爬坡进入隧道)。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主要走向特点大致为()-16-

6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14.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5.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C.沿山岭分布,便于欣赏沿途风光D.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答案】13.B14.C15.D【解析】【分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可知,图中长城的走向基本沿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部位,即沿山脊线,B对。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一山脊遮挡,A错;乙、丁两地海拔较八达岭关城低,且有山脊阻挡,乙、丁均不能够眺望到“八达岭关城”,B、D错;丙海拔较高,且沿途没有阻挡物,因此可以眺望到八达岭关城,C对。故选C。【15题详解】图示区域并没有明显河流,A错;修建“人”字型铁路线目的让列车能以较短的距离和时间在变换轨道后反向前行,解决了火车掉头难的问题,便于停靠车站;从图上可以看出“人”铁路沿着山谷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虽然距离增加了,但是降低了坡度,B、C错;该区域多山地,图中“人”字型铁路线基本沿等高线来修筑,虽然线路较长但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节省成本,D对。故选D。【点睛】等高线图中通视情况的三个条件:一无峰,二无脊,第三还要高处密。(一般情况下要通视,中间一般没有山峰,山脊的阻挡,而且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应为高处密,低处疏即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海南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点火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居住在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人李明观看了此次“嫦五升空”的直播过程。火箭点火升空时,李明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23日12时30分B.23日16时30分C.24日8时30分D.24日20时30分17.夜晚在文昌观看北极星,其高度角是()A20°B.30°C.40°D.50°-16-

718.与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场相比,文昌发射场的主要优势是()A.地球自转角速度大B.地球自转线速度大C.地球公转角速度大D.地球公转线速度大【答案】16.A17.A18.B【解析】【分析】【16题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与西八区区时相差16个小时,火箭点火升空时,北京时间为24日4时30分,所以西八区的区时=24日4时30分-16小时=23日12时30分。故选A。【17题详解】北极星的高度角与观看者所处纬度数相同,文昌处于20°N,因此观看北极星的高度角为20°。故选A。【18题详解】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文昌纬度较酒泉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B正确。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均为15°/小时,A错误。航天发射场选址与地球公转速度无关,CD错误。故选B。【点睛】北极星的高度角与观看者所处纬度数相同,且只有北半球夜晚可见北极星。读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A.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B.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C.经度相差90°,地方时相差6小时D.经度相差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20.此时图中地方时为6时的地点是()A.只有E点B.只有N、E、S三点C.AEB上各点D.NES上各点21.若图中NES为0°经线,则新的一天范围是()A.从经线NES向东到180°经线B.从经线NGS向西到180°经线-16-

8C.从经线NGS向东到180°经线D.从经线NCS向东到180°经线【答案】19.B20.D21.D【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分析,图示为侧视图,CG两条经线在同一个经线圈上,经度相差180°,图中经线将CG之间四等分,可知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45°;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此图中每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3小时。故选B。【20题详解】读图分析,图中AB为晨线,与赤道相交于E点,可知E点及其所在的经线NES上个点的地方时均为6点,AB错误,D正确;A点地方时为12点,B点地方时为0点,AEB(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不相同,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地球上0时经线和180°经线将地球分为两个日期,其中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若图中NES为0°经线,图中NCB位于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90°W,新的一天的范围为从经线NCS(90°W)向东到180°经线。故选D。【点睛】图示法理解日界线及日期变更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自然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最基本的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们的特点也影响了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理现象是()A.月球西升东落B.昼夜长短变化C.太阳东升西落D.河岸对称分布23.同一纬线上,在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大致相同的是()A.太阳方位B.昼夜长短C.太阳高度D.地方时24.下列哪一项地理现象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直接影响()-16-

9A.地球表面大气厚度适中B.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C.赤道昼夜长短变化最大D.北极点极夜期极光绚丽【答案】22.C23.B24.B【解析】【分析】22题详解】月球西升东落主要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长造成的,A错误;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B错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河岸不会对称分布,D错误;太阳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相对于太阳就东升西落,C正确,所以选C。【23题详解】同一纬线上,太阳方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A错误;同一纬线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B正确;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太阳高度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C错误;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地方时不可能相同,D错误,所以选B。【24题详解】地球表面大气厚度适中,是地球的体积与质量决定的,与自转和公转无关,A错误;赤道昼夜长短变化最小,全年昼夜平分,C错误;北极点极夜期极光绚丽,是太阳活动导致的,D错误;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密切相关,B正确,所以选B。【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1日23时59分09秒我国迎来冬至,该日北京市(116°E,40°N)昼长9小时20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该日()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B.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26'C.北半球各地昼夜差值达到最小值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26.该日北京市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A.7:04B.7:20C.7:36D.8:0027.我国迎来冬至时,和北京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A.1/6B.1/3C.1/2D.5/6【答案】25.B26.C27.D【解析】-16-

10【分析】【25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出现在1月初,A错误;当日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26',夹角达到最大,B正确;全球各地春秋分日昼夜等长,昼夜差值最小,C错误;南半球南回归线及以南区域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日北京市昼长为9小时20分钟,根据昼长=(12时-出时间)*2,可计算出,当日北京日出地方时为7:20;因北京时间为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比北京(116°E)偏东4°,早16分钟,故北京时间为7:36,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八区及其以西的区域都位于旧的一天,东九区以东的时区位于新的一天,与北京同处一天的区域有20个时区,占地球总面积(24个时区)的5/6,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家住常州(31.5°N,119.5°E)的小明在2021年11月23日日出时刻打开手机上的世界时钟,屏幕显示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该日常州的昼长约为()A.10小时10分B.10小时50分C.13小时10分D.13小时50分29.该日当珀斯(31.5°S,115.5°E)日出时,莫斯科的区时为()-16-

11A.0:25B.5:25C.6:35D.1:3530.下图所示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与此时最接近的是()A.B.C.D.【答案】28.B29.A30.D【解析】【分析】【28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常州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同,该日常州日出的时间为6:35,则昼长=(12-6:35)*2,约为10小时50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读图可知,常州位于31.5°N,珀斯位于31.5°S,珀斯夜长与常州昼长相同。常州昼长即珀斯夜长约为10小时50分,则珀斯日出时间约为5:25。珀斯与北京时间相同,莫斯科比北京时间慢5小时,珀斯日出时,莫斯科时间应是0:25,A正确,BC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AC错误。此时常州日出时刻,即120°E接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60°W接近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区时的计算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时区,二定区时,三定向,四定差,五定值。(1)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为整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如果余数小于7.5则时区数为商,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东加西减,如图计算)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下图为“地球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物影朝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

12(1)关于四地的推测正确的是()A.①地的沿海地区易受热带气旋影响B.②地与③地各日日出方位基本一致C.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呈正相关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2)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试描述北半球昼夜情况____;北极点日影朝向____。【答案】(1)B(2)①.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②.南【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物影朝向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①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且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相等,都是66.5°,正午物影朝南和朝北时影长相等,所以①地为赤道,赤道处没有地转偏向力,①地的沿海地区不利于热带气旋形成,A错误;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也有最大值90°,正午物影朝南的时间更长,故该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90°,有直射现象,但此时该地昼长没有达到最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不呈正相关,C错误;③地正午太阳高度也有最大值90°,正午物影朝北时间更长,故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前面分析已知,②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在南北极圈之间的地点,全年日出日落方位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大致都是二分日时正东升正西落,直射点在北半球时,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时,东南升西南落,②地与③地各日日出方位基本一致,B正确;④地全年正午物影均朝北,且正午太阳高度有为零的时刻。说明该地有极夜现象,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47°,该地是北极圈上的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7°。①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最小为66.5°,因此年变化幅度为23.5°,②③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值介于23.5°和47°之间,所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不相同,D错误。故选B。【小问2详解】-16-

13由上题推论可知,④地为北极圈上的点,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昼长最大值,夜长达到最小值;纬度位置越高,昼长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点的四面八方都为南,所以北极点的日影朝向南。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对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非常敏感,生存的温度要求是年平均温度1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C,尤其是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最低温度低于2℃就可能遭受冻害,会使来年荔枝产量减少甚至绝收。从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C,极端高温为43.4°C,极端最低气温-2.2°C,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如图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区。(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的有利影响。(2)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说明这种做法的作用。【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位于河谷,冬季风影响小,有霜期短甚至没有,霜冻危害较少;年均温较高,有利于生长;生长期长,荔枝品质好。(2)夏季可减少阳光强烈直射地面,降低土温,冬季可减少地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暖作用;增加降水下渗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防旱保湿;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解析】【分析】本题以茘枝的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6-

14【详解】(1)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能够满足茘枝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和热量;该地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能够满足茘枝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读图可知,合江县位于河谷,冬季风影响小,受下沉气流的影响,温度较高,有霜期短,甚至无霜冻危害;“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C,极端高温为43.4°C,极端最低气温-2.2°C”可知,该地年均温较高,有利于茘枝生长;“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可知,合江荔枝生长期较长,有利于有机质的赞口不绝,品质优育良。(2)读材料分析可知,“茘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C,而合江县极端高温为43.4°C”可知,气温高,因此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杆等覆盖于茘枝树下,夏季可以减少强烈的阳光直射地面,降低土壤温度;茘枝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易遭受冻害,因此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茘枝树下,可减少地面热量损失,还起到保温的作用。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茘枝树下,孔隙度大,既能够增加雨水下渗,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既可以防止土壤干旱,又可以保持土壤湿度;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茘枝树下,可以占据减少林间杂草的生长空间,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绿肥、田杂草、作物秆腐烂后进入土壤,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点睛】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材料二: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材料三: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16-

15(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答案】(1)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2)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3)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金充裕。【解析】分析】【详解】(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它的原因:半导体产业高附加值主要在设计研发环节,加工产业利润降低;随着经济发展,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战后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较美国廉价。(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体现了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工业链条更加复杂;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一些低利润的封装环节搬到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本土仅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3)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是: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进口国,年进口金额超过3000亿美元。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出现了华为、中兴等很多半导体研发企业。中国资金充裕、政府大力扶持等。【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有关知识。-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