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专题32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知识解读一、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l.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械,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x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x2)]xJOO%。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十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十l/2Aa的频率,基因a的频率=l-基因A的频率。二、位千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2N炒x"+N欢x,+N炉Yp=xl00%2(Nx•x•+N炒x.+N炉x.)+(N炒y+NX"Y)2NX'.X'+N炒x.+N炉Yq=xi()()%2(Nx"X'+N炒x•+N欢x.,)+(N对y+N炒y)(p为炉频率,q为灯频率)三、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1.前提条件:(1)种群非常大;(2)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3)没有迁入和迁出;(4)没有自然选择;(5)没有基因突变。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四、自由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千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千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4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6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20%、80%B.15%、85%c.35%、65%D.45%、55%
1【答案】A【分析】I、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2、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囚型比率。【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某兔群由4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6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说明没有杂合了的白色脂肪兔,即纯合白色脂肪兔FF=20%,ff=80%。根据公式,F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囚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囚型比率=20%,则f基因频率=80%。故选A。2.某自由交配的大种群中隐性性状的个体占16%,则该种群中杂合子所占比例约为()A.16%B.24%C.48%D.50%【答案】C【分析】哈代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某阳的频率和等位某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若基因平衡,此时各祜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l,AA+Aa+aa=p2+2pq+q2=1。【详解】由题意知,该种附中,隐性个体aa的比例为16%,即a的基囚频率为0.4,A的基囚频率为0.6,所以杂合子Aa的比例为2x0.4x0.6=0.48,即48%。故选C。3.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大熊猫。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0%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B.如果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则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C.如果B和b位千常染色体且含b的雌性个体配子30%不育,则繁殖一代后基因型频率改变但基因频率不改变
2D.如果将该大熊猫种群人为隔开,则会形成两个新的物种【答案】A【分析】现代牛物进化押论认为:种朋是牛物进化的单位;牛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牛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扦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函是物种形成的标忐。【详解】A、大熊猫的食性改变应是与其被捕食者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环境条件不变一般不会因为自然选择而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生物变异也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B错误;C、如果含b的雌性配子有30%的不育,则雌性配子的比例也会发牛改变,繁殖一代后基囚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均会发生改变,C错误;D、人为将大熊猫种群产生地理隔离,也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故选A。4.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和自交产生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的变化情况依次为()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增大、不变;不变、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A【分析】该种群中AA=16%,aa=36%,Aa=l-16%-36%=48%,A的基因频率=AA%+I/2Aa%=16%+1/2x48%=40%。a的基因频率=aa%+I/2Aa%=36%+I/2x48%=60%。【详解】若该种群随机交配,AA=40%x40%=l6%,aa=60%x60%=36%,Aa=2x40%x60%=48%,故自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拈因频率也不变。若该种群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韭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l/4x48%=28%,aa的基囚型频率是aa=36%+I/4x48%=48%,Aa的基因刑频率是Aa=48%xl/2=24%,自交后代基因频率是A=28%+1/2x24%=40%,可见,该种群自交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培)《、不变。
3综上所述,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囚的频率和自交产生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的变化情况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个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兔的脂肪白色CY)对淡黄色(y)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Y、y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25%、75%B.15%、85%C.35%、65%D.45%、55%【答案】A【分析】]、基囚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囚库中,朵个基囚占全部等位基囚数的比率。2、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荆比率+1/2杂合子基因和比率。【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朵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说明没有杂合子的白色脂肪兔,即纯合臼色脂肋兔YY=25%,yy=75%。根据公式,Y基囚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因型比率=25%,则y某因频率=75%,A正确,BCD错误。故选A。6.某蚊子种群中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有A或B基因存在时,胚胎致死。若纯合雄蚊(AABB)与雌蚊(aabb)交配,则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0B.25%C.50%D.60%【答案】D【分析】拈因自由组合定伴的实质是:位十非同源染色体卜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匙怠分析:A、B基因位丁非同源染色体上,赵循基因的自山组合定律。山丁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所以能存活的某因型只有A—B_和aabb两种。【详解】若纯合雄蚊(AABB)与雌蚊(aabb)交配,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个体的基囚型及其比例为:lAABB、2AaBB、2AABb、4AaBb、laabb,即氏群体中AA:Aa:aa=3:6:I,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6+6)/20=60%,即D正确。
4故选D。7.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9%,aa个体占49%,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增大;不变,不变D.不变,不变;增大,不变【答案】D【分析】1、遗传平衡定律:种群足够大,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等,随机交配后代拈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2、自交使纯合体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如果没有白然选择、基囚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基囚频率不变。【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A=9%,aa=49%,则Aa=l-9%-49%=42%,A基囚频率=9o/o+l/2X42o/o=30o/o,a基囚频率=49%+l/2x42%=70%,则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30%x30%=9%,aa=70%x70%=49%,Aa=2x30%x70%=42%,与亲本相同,故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某因频率是不变的;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9%+42%xl/4=19.5%,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2%xl/2=21%,则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19.5%+21%x1/2=30%,故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增加、A基因频率不变,ABC错误,D正确。故选D。8.某具有趋光性的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20%,Aa个体所占比例为50%,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因天敌捕食,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l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IO%的速度增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B.因天敌捕食,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约为46.9%C.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明其进化成新物种D.此昆虫的天敌数量呈现J型增长【答案】B【分析】现代牛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老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
5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尤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调查具有趋光性的昆虫种群密度一般黑光灯诱捕法,A错误;B、由题干可知一年后AA个休所占比例为20%-20%x10%=18%,Aa个体所占比例为50%-50%x10%=45%,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30%xl0%=33%,一年后此昆虫新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约为18%/(18%+45%+33%);::;46.9%,B正确C、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错误;D、由十受食物、空间等囡素的影响,昆虫的大敌数址呈现S型增长,D错误。故选B。9.遗传平衡定律所讲的群体是理想群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影响遗传平衡状态的因素有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B.地理隔离导致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可以保证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C.若种群处千遗传平衡状态,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若种群处千遗传平衡状态,则种群没有进化【答案】B【分析】哈迪一温仙格定律:种群足够大,随机父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等、没有发生变异,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平衡。一对等位基囚A的频率=p,a的频率=q,则p+q=l。【详解】A、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会改变基因频率,影响遗传的平衡状态,A,I:确;B、由千地珅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囚交流可以导致基因库出现差异,最终出现牛姐隔离,不能保证种群的遗传平衡,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拈阳频率改变,若种群处千遗传半衡状态,某因频率不变,某因型频率也不会改变(AA=p2,Aa=2pq,aa=q勺,C正确;D、进化的实质是基囚频率发生改变,若种群处千遗传平衡状态,基囚频率不变,种朋没有进化,D正确。故选B。10.熔岩斯赐的体色深色和浅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ib控制,科研人员为研究环境与熔岩蛹蝎体色的关系,
6对不同区域蛹蝎的体色表现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统计,绘制图像如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牧率0.911.01。.9I.|仁习深色表现型频率0.80.6Eb基因的烦率0.4_0.30.2。上“``“?l'1|浅色熔岩A区浅色熔岩B区深色熔岩C区A.据图分析,基因B控制的是深色性状,基因b控制的是浅色性状B.只考虑基因B/b及体色性状,C区杂合斯蝎的基因型频率为0.49C.不同体色斯赐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深色斯蝎和浅色斯锡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分析】据图可知,浅色熔岩A区:深色表现刑频率为0.19,b基囚的频率为0.9,说明b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合在浅色熔岩A区生存。浅色浴岩B区的深色农现型频率为0.51,b基因的频率为0.7,深色熔岩C区:深色衣现型频率为0.91,b的基因频率为0.3,说明B基囚控制的性状更适合在探色熔岩C区生存。【详解】A、浅色熔岩A区的b基因频率较大,深色熔岩C区的B基因频率较大,根据浅色熔岩区浅色个体史容易牛存,探色熔岩区探色个体更容易牛存,可知基囚B控制的是探色性状,基因b控制的是浅色性状,A正确;B、只考虑基因B/b及体色性状,C区b的基因频率为0.3,B的基因频率为0.7,故杂合子斯蝎的基因型频率为2x0.3x0.7=0.42,B错误;C、生活在浅色熔岩区的浅色个体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探色个体容易被天敌发现并被捕食,所以浅色熔岩区的浅色基因频率较高,同理可推知,深色熔岩区的深色基因频率较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同一区中深色惭蝎和浅色蛹蝎可能屈千同一种群中不同的农现型,不存在生殖隔离,D止确。故选B。11.下列关千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是不同的C.基因突变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7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D【分析】1、基囚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囚库中,朵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囚数的比率。2、种群体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的条件:@群体是极大的;@群休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产生;@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AA)@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待平衡。3、生物进化的实原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A、入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牛定向改变,A正确;B、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自然选择的力向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就不同,B正确;C、拈因突变可以使种群的拈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种群基囚型频率的改变不—定会使种矿基囚频率发牛改变,如Aa自交过程巾,基囚型频率会改变,而基因频率不变,D错误。故选D。12.下列与遗传和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豌豆根尖分生区的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B.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C.A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Aa:aa=l:4:ID.共同进化的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必然发生改变【答案】C【分析】现代牛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牛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牛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木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根尖分生区屈丁体细胞,豌豆进行有性生殖时体细胞的变异不会遗传给下一代,A错误;B、害虫抗药性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杀虫剂只能对古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
8C、基因和为AAaa的匹倍体植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是AA:Aa:aa=l:4:1,C正确;D、共同进化就是个同物种之间、生物与尤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个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共同进化相对稳定状态时,讷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C。1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BB基因型个体占20%,bb基因型个体占10%,则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55%和45%B.55%和42.5%C.45%和42.5%D.45%和32.5%【答案】A【分析】]、已知种群的基囚型频率计饵种群基囚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囚的基囚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囚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和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刑频率+杂合子基因刑频率的一半。2、杂合子自父后代某因频率不变,某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详解】山题怠知,BB=20%,bb=lO%,则Bb=l-20%-10%=70%,B的基因频率是:B=20%+70%..:.2=55%;则b的基因频率是1-55%=45%。故选A。1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l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C.理想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千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千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千女性群体【答案】A【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片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基因频率。理想种群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基因频率的定义可知,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为1,A止确;
9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庙,而不是种群基因和频率的改变,B错误;C、氏为理想条件下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等,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频率=1/2,C错误;D、男性色盲患者多千女性患者,们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囚频率和女性群体色盲基囚的频率是相等的,D错误。故选D。15.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熙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千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之比为l:3,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答案】D【分析】l、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I)亲代曲个性状,了代一个性状,即亲2了l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l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2、菲因频率及晶因型频率:(I)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I'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I;(2)一个等位基囚的频率=该等位基囚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A、多对炽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烹色可能为显性,也有用能为隐性,A错误;B、根据“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丁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栗色为显性,B错误;C、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了代全部农现为栗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忤状的显隐性关系,栗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C错误。D、若显性基囚频率和隐性基囚频率相等,则随机结合后,产生的显性个体数目:隐性个体数目=1:1,囚此该种群柴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之比为I:3,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D正确。故选D。
1016.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图中O~@分别表示存在地理隔离的某种动物的3个不同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乏,~100$<25。255075100125150代数A.CD@种群所处的环境比@的要稳定B.@在第l35代时显性个体所占比例约为75%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千这种动物的基因型D.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小【答案】B【分析】牛物进化的实质是种酐基囚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千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定向改变种群基囚频率,而使生物朝若一定的力向进化。曲线分析:@种群A基囡频率变化速度最快,进化速度快,其次是种群@、种群@。【详解】A、CD@种群基囚频率改变的速度比@快的原因是前两个种朋的数臣太少导致的,在种群数芷茬距太大的情况下,不能根据题门的信息得出@@种群所处的环境比@的要稳定的结论,因为这种比较不符合单一变岊原则,A错误;B、@在第135代时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Aa的基因型频率为2xl/2xl/2=1/2,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Xl/2=1/4,因此显性个休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1/2+1/4=75%,B正确;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这种动物的表现型,进而对基因进行选择,C错误;D、种群数益越小,种群内的个体数蜇越少,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错误。故选B。1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11A.66%、34%B.57%、43%C55%、45%D.68%、32%【答案】B【分析】在一个种群的拈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详解】基因型AA的频率为24%,基囚型Aa的频率66%,基囚型aa的频率10%。则A的基囚频率=AA的基囚型频率+l/2Aa的基因型频率=24%+1/2x66%=57%,a的基因频率=1-A的基因频率=1-57%=43%,B正确。故选B。18.从基因水平上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变化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不受环境的影响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400名,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0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5.2%D.人为因素通常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B【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自然选择会使种群某闵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某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某因,叫做这个种群的某因库.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朋越小基囚库也就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拈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埜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详解】A、基因币组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错误;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C、已知某上厂有男女职上各400名,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0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J1人。设色盲基因是Xb,则沁Xb=S人,xl:l劝=10人,X8Xl:l=l85人,劝Y=ll人,X8Y=l89人,由基囚频率的概念可知b的基因频率=b..;-(B+b)xl00%=(5x2+10+]1)..;-(400x2+400)xl00%=2.6%,C错误;D、认为定向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12故选B。19.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l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大千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千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千女性群体【答案】B【分析】基因频率指的是在一个种群基因库,某个拈因占该基因和其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种群中某基囚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当一个种群中某基囚的频率发牛改变时,该种群牛物发牛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详解】A、物种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正确;C、基固型为Aa个体自父,A毕因的频率等于a基阳的频率,都为50%;C错误;D、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广大人群中男性患者多千女性,但男性群体中的色肖基因频率不一定大T女性群体,D错误。故选B。20.某昆虫种群中有黑色和臼色两种体色个体,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A)对白色(a)为显性。若该种群全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A.18%、82%B.57%、43%C.36%、64%D.92%、8%【答案】B【分析】拈因频率及某因型频率:(I)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l,拈因型频率之和也等千l;(2)一个等位基囚的频率=该等位基囚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1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xJOO%。【详解】
13山题意知,种群中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4%,则Aa的个体占78%,因此a基因的基因频率=4%+I/2x78%=43%;A的基因频率=I8%+1/2x78%=57%,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然后连续自交两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植株占1/2B.F2中高茎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4C.F3中稳定遗传的高茎占3/8D.氏高茎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2/5【答案】B【分析】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的基因荆及比例为AA:Aa:aa=l:2:L进一步自父产生巨植株,可运用分离定律结合选项解答。【详解】A、山分析可知:子二代中纯合子AA+aa=l/2,故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A正确;B、子二代中基闲型及比例为AA:Aa:aa=I:2:I,故高茎基因的基因频率A=l/4+1/2xl/2=1/2,8错误;C、F3杂合子(Aa)比例为1/22,则纯合了为1-1/4=3/4,其中AA=aa=l/2x3/4=3/8,C正确;D、氏高茎柏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a/AA+Aa=1/4.,-(3/8+1/4)=2/5,D正确。故选B。2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占25%、50%、25%。若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子二代AA、Aa、aa个体的数岱比为()A.1:2:lB.4:4:IC.3:2:0D.9:6:1【答案】D【分析】AA、Aa和aa基因印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25%-;-(25%+50%)=I/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3+2/3xI/2=2/3,a的基因频率为]/3。【详解】具有繁殖能力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遗传半衡定律,AA、Aa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2/3)2=4/9,Aa的频率=2xt/3x2/3=4/9,aa的频率=(1/3)2=1/9,因此,
14自山交配一代后AA:Aa:aa=4:4:1,山于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l/2,Aa=l/2,贝有繁殖能力的群体中A的基困频率为l/2+1/2Xl/2=3/4,a的基因频率为1/4,自由交配的子二代中AA=(3/4)2=9/16,Aa的频率=2x3/4xl/4=6/16,aa的频率=(1/4)2=1/16,因此,自由交配两代后AA:Aa:aa=9:6:1,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I、ll、Ill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釐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数量40200aaAAInm时间(年)A.在II、III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II段发生剧变C.在I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D.Aa个体在I、田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A【分析】基囚频率是指种群基囚库中,某基囚占所有等位基囚的比例,基囚频率发生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由题图曲线可知:I段内AA=40,aa=20,则Aa=40,A的基因频率是(40x2+40)—(IOOx2)xJ00%=60%,a的基因频率是40%:Ill段内:aa=40,AA=20,Aa=40,A的挂因频率是(2Qx2+40)-:-(JOOx2)xI00%=40%,a的基囚频率是60%。【详解】A、由题图可知,IIAA基因型频率逐渐降低,III内AA维持较低水平,因此适应能力较弱,A止确;B、导致埜因型频率在II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农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B错误;C、由分析可知I内A的基因频率是60%,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原是基因频率改变,I、III虽然Aa个体没变,但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生物进化了,D错误。
15故选A。24.某豆科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子叶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子叶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子叶呈茛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子叶颜色直接判断该豆科植株的基因型8.子叶呈浅绿色与黄色的该豆科植株测交,后代表型比为]:1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I:2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答案】B【分析】分析题文:BB表现为深绿色,Bb表现为浅绿色,即B对b表现为不完全显性;bb表现为黄色目在幼苗阶段即死亡,即存在幼苗致死现象。【详解】A、基囚型为AA的子叶呈深绿色,基囚型为Aa的子叶呈浅绿色,基囚型为aa的子叶呈黄色,可通过子叶颜色直接判断该豆科植株的基因型,A正确;B、由于黄色bb个体在幼苗阶段即死亡,所以尤法实现浅绿色与黄色大豆测父,B错误;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后代中挂因型及比例为AA:Aa:aa=I:2:I,但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幼伯阶段死亡,故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比例为1:2,C正确;D、由于拈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没有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挂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D正确。故选B。2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利群基因频率且因库的差别
16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C.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必然会经历地理隔离【答案】B【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矿,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囚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牛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分析可知,匙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乐组,b表示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形成,d表示地理隔岛。【详解】A、山分析可知,a表示突变(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正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由分析可知,b表示生殖隔岛,生殖隔院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B正确;C、生物的进化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是一个进化过程,C错误;D、由分析可知,d表示地理陆漓,但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历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故选B。2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关千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化一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B.若进化过程中种群数趾长期保持稳定,则基因频率不变C.若种群存在某些个体致死现象,基因频率也不一定改变D.有性生殖下的基因重组通过改变基因频率而加快了进化的进程【答案】C【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D进化是以种朋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矿的基囚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币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力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
17A、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种群中某些基因和个体的生存,才会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而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基囡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A错误;B、若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作用淘汰和保留个体数目相当,则种群数址长期保持稳定,但基因频率仍然改变,B钻误;C、若种群存在某些个体致死现象,某因频率也个一定改变,如一个种群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原来A、a基因频率均为1/2,若埜因型为AA、aa的胚胎不能存活,则生存下来的种群中A、a基因频率仍为1/2;若只有AA个体不能存活,则种群基囚频率会改变,C正确;D、基因屯组本身不具有直接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效应。如在随机自山交配中基因频率并不改变,但是基因重组丰富了生物的拈因型和物种基因库,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促进了有利突变在种群中的传播,进而加快了牛物进化的进程,D错误。故选C。27.一个果蝇种群中,有炉Xb、xbx凡X时、XbY四种基因型的个体,每种均为50只,则该种群中Xb基因频率为多少,种群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后代中xb沁出现的概率为多少()A.Xb=2/3,XbXb=3/16B.Xb=l/2,XbXb=l/4c.xb=213,灯Xb=4/9D.沁=112,xbxb=318【答案】C【分析】种群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古全部哼位基因数的比率。【详解】结合题意可知,该朱蝇种朋中肌种基囚型个体均为50只,囚Y染色体上无浓的等位基囚,则劝的基囚频率为(50+50x2+50)I(IOOx2+100)=2/3;种群的个体之侚随机交配,则xbxb出现的概率为2/3x2/3=4/9cC符合题意。故选c.28.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人群中,蓝眼个体占30%,褐眼个体占70%且其中显性纯合子20%。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A.0.7和0.3B.0.50和0.50C.0.45和0.55D.0.55和0.45【答案】C【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