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266633
大小:1.16 MB
页数:8页
时间:2022-10-11
《2022届高考地理行星地球微考点多维练9 日晷圭表与二十四节气-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届高考地理行星地球微多维练微点练9日晷、圭表与二十四节气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常见的赤道日晷的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且垂直于晷盘,可通过晷针在晷盘上的投影所指示的刻度来粗略估算时间。下图为某地赤道日晷及其放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在以下四地放置赤道日晷记时,需要将晷盘与地面夹角调至最大的城市是()A.北京B.沈阳C.南京D.福州2.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赤道日晷晷针的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D由材料可推知,晷盘与地面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则纬度最低处的城市需要将晷盘与地面夹角调至最大。四城市中,福州纬度最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2.B暑针投影的日变化反映了太阳的视运动,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最大,则该日晷针的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回答3~4题。3.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8
1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4.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3.D 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晷针正下方—东南移动,故D项正确。4.A 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90°-当地纬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增大。日晷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赤道式日晷"晷盘平行于赤道面,晷盘正反两面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方向。下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地日晷剖面示意图,左图为该日晷某时刻晷盘正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一天中,晷盘上晷针影子的移动方向是()A.正面呈顺时针,反面呈逆时针B.正反两面均呈逆时针C.正面呈逆时针,反面呈顺时针D.正反两面均呈顺时针6.根据图示日晷晷针影子位置,可推测图片拍摄时为()A.上午B.正午C.下午D.子夜5.A由于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晷针的影子在晷盘上自西向东移动,从上面看呈顺时针,从下面看呈逆时针。A正确。BCD错误。故选A。6.A针指向北极星,正午时指针指向正下方的影子为北,所以图示时刻,晷针影子指向西北,太阳位于东南,应为上午,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组成。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沿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用于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我国M地中学生仿制圭表,在当地进行日影测量活动,发现一年中最长正午表影方向与圭一致,其长度与表长相等,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完成下列小题。8
27.当该学生观察到正午表影最长时,日影朝向东北的地点是()A.东京B.昆明C.悉尼D.南极点8.次年当该学生第一次观察到正午表影长只有表长一半时,太阳直射点()A.位于M以北,向北移动B.位于M以南,向北移动C.位于M以南,向南移动D.位于M以北,向南移动7.A在当地进行日影测量活动,发现北京时间为12:40时表影方向与圭一致,也就是影子朝正北时,当地地方为12时,通过计算可知,M地所在经度为110°E,而此时是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时,说明该日是冬至日,该时刻南回归线以北、110°E以东的白昼区日影朝向北偏东方向,东京所处位置符合题目要求。故A项正确。8.BM地在我国境内,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的日期为冬至日,表影与表同长,说明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可知M地处21.5°N,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时,表影长一直在变短,当表影变动到长度只有表长一半时,太阳直射点位于M地以南。故B项正确。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图文资料,回答9~10题。9.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A.恒星日 B.太阳日C.恒星年D.回归年10.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此长短之极。”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B.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D.影长渐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9.D 表影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则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即为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南回归线时,其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故本题选D项。8
310.D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达最强,且太阳辐射强弱还与天气状况、海拔等因素有关,A错误;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错误;影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C错误;影长渐短时,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D正确。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回答11~12题。1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运动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1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一定相差180天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11.B 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12.D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北京(约40°N)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正午日影长短与二十四节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制作了简易的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15题。8
413.制作该测量仪利用的地理基本规律是( )A.昼夜长短变化规律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C.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D.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14.如果将测量仪放在哈尔滨测日影,需要改进的是( )A.增加竹竿的长度B.改变竹竿与皮尺的角度C.增加皮尺的长度D.改变竹竿与皮尺的方位15.如果图中乙为二分日时太阳光线,则北京二分日正午竿长与其影长的关系为( )A.竿长与影长相等 B.竿长小于影长C.竿长大于影长D.无法判断13.B 由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测量仪是根据竹竿影子长短变化来测量的,利用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14.C 由于哈尔滨纬度比北京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影子更长,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应该增加皮尺的长度。两地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不需要增加竹竿长度,也不需要改变竹竿与皮尺的角度和方位。15.C 北京的纬度大约为4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北京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大于45°,故竿长大于影长。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16~17题。16.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
517.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9.5°,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A.34.5°N,120°EB.39.5°N,117°EC.34.5°N,116°ED.39.5°N,121°E16.C 由题可知,日晷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所以日晷晷面朝北,反面朝南,左侧为东,右侧为西,此时图中日影位于西北侧,所以太阳位于东南侧,C正确。故选C。17.B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9.5°,则北极星的仰角为39.5°,根据北半球某地北极星仰角和当地纬度相等的规律,该地纬度为39.5°N。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日影正北,当地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12:12,当地比北京时间晚12分钟,两地经度差3°,所以该地经度为117°E,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39.5°N,117°E)。B正确。故选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19.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19.A 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3月21日)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20.C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完成21~22题。8
6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甲→乙 B.乙→丙C.丙→丁D.丁→甲22.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A.小满和大暑B.处暑和霜降C.小雪和大寒D.立春和惊蛰21.C 甲为夏至,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由丙到丁。22.B北半球某地点在小满和大暑两节气时昼长相加大于24小时;在处暑和霜降两节气时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在小雪和大寒两节气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在立春和惊蛰两节气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23~24题。23.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B.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C.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D.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24.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春分到清明B.夏至到小暑C.秋分到寒露D.冬至到小寒23.B “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B对,A错。它是模拟的太阳运动轨道,C错。它是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D错。24.B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节气是夏至到小暑,B对。其他节气公转速度较快,A、C、D错。(天津文综)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5~26题。8
725.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26.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25.C 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地方时12:00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14:08-12:00)×15°/h=88°E,由题干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A市位于天津市以西。当地在北京时间10时,即当地时间7时52分看到日出,日出时间晚于天津,说明其位置偏北。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本题选C。26.A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日落时杆影指向排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南面照射过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时杆影指向篮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北面照射过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东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西南。因此从惊蛰到立夏这段时间,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东北方向的排球场逐渐移向东南方向的篮球场,故本题选A。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