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

ID:812235

大小:609.54 KB

页数:132页

时间:2017-09-06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_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教学设计案目录l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l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学设计l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l第4课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l第5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设计l第7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学设计l第8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l第9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l第10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设计l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l第1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l第13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l第14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教学设计l第15课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教学设计l第16课“

2、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l第17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l第18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l第19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l第20课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l第21课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教学设计l第22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l第23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设计l第25课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l第26课发展的亚太教学设计l第27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

3、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

4、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第132页共132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一、农业的起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  长

5、江流域—种植水稻 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

6、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原始农业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距今七八千年“石器锄耕”“耜耕”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掌握一定技术第132页共132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说明: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工具   材质:石器→青铜→铁器工艺:打制→

7、磨制→炼铸造(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 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三、水利的兴修1.大禹治水2.水利工程的兴修 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3.王景治黄河(东汉)4.井渠法: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 四、农民沉重的负担1.沉重的赋税封建王朝都要向农民征收比率和数额不同的赋税。  古代赋税有田租、户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及其杂税。第1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