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2128
大小:221.0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09-0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说课稿(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说课稿目录1《荷塘月色》说课稿12〈〈故都的秋〉〉说课稿33《囚绿记》说课稿7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8《诗经采薇》说课稿10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127《诗三首》14《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4《短歌行》说课稿14《归园田居》说课稿158《兰亭集序》说课稿169《赤壁赋》说课稿1810《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0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2112《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22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23第二册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
2、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现代散文,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散文作品,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一篇散文,又属于精读美文,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
3、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2、说学生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3、教学目标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现当代散文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
4、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
5、“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2)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指导学生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3)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难点: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
6、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三、说学习方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四、教具的使用: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26/27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
7、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5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的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讨论、质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第一课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
8、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力求创新,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来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今天我们就带着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