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1434
大小:2.16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7-09-06
《2015年最新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教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导学案目录l第1课《荷塘月色》第1课时导学案1l第1课《荷塘月色》第2课时导学案5l第1课《荷塘月色》第3课时导学案9l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13l第3课《囚绿记》导学案18l第4课诗经两首氓第1课时导学案22l第4课诗经两首氓第2课时导学案28l第5课《离骚》导学案31l第6课孔雀东南飞第1课时导学案38l第6课孔雀东南飞第2课时导学案42l第6课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46l第7课《诗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51l第7课《诗三首》第2课时导学案55l第7课《诗三首》
2、第3课时导学案59l第8课兰亭集序第1课时导学案63l第8课兰亭集序第2课时导学案67l第9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71l第9课《赤壁赋》第2课时导学案75l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1课时导学案802l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学案82l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3课时教学案84l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课时导学案89l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2课时导学案94l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97l第12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1012第1课《荷塘月色》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3、.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的读音与写法,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3.能找出文章的线索,体悟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理顺文章的线索难点:体悟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内容】一、导入导语设计: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检查预习情况。(以练习册字音和字形为主,可以适当补充)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迷糊( ) 蓊蓊( )郁郁 点缀( ) 羞涩( ) 袅( )娜( )脉脉( )
4、 酣( )眠 斑驳( ) 峭楞楞( ) 嬉( )游 惦( )记梵( )婀( )玲 媛( )女 鹢( )首 桂棹( ) 纤( )腰 敛裾( )踱()步倩()影独处()三、关于作者:(可以参考练习册)朱自清(1898-1948),(1)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2)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3)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4)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5)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
5、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6)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四、(先听录音)研习16第16页共109页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2.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读课文(或放录音),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感情线索,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绘制出作者行踪和感情线索图。16第16页共109页拓展材料1.月夜是否有蝉声?有人曾认为蝉子是不叫的,朱自清也
6、有所怀疑。但又有人证实曾在校园夜晚听到了蝉鸣。朱自清这篇散文是一九二七年写的,抗战前几年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先生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后来,朱自清就写信向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求教,但由于刘先生没有亲耳听过月夜的蝉声,所以在回信中没有给朱自清以明确的答复。这样,朱自清打算在以后《背影》再版时,要删去月夜蝉声的句子。其后,陈少白先生也曾公开发表文章说夜晚蝉子是不叫的。然而,就在陈先生的文章发表后不久,朱自清“自己却已又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只是“没有记录时间和地点”。所以,后来朱自清就没有删去《荷塘月色
7、》中描写月夜蝉声的句子。经历了这件事后,朱自清深感“观察之难”,他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 2.朱自清的姓名。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他居长,名自华,弟物华、国华,妹玉华,以“华”字排行。朱自清先生在《诗多义一例》一文中说:“又譬如我本名‘自华’,家里给我起个号叫‘实秋’,一面是‘春华秋实’的意思,一面也因算命的说我五行缺火,所以取个半边‘火’的‘秋’字。”后来于1917年投考北京大学,录取进了哲学
8、系,遂改名“自清”,字“佩弦”。这次改名,乃为了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编辑《朱自清全集》的朱乔森君作了解释:“父亲本名自华,号实秋。1917年跳班报考北京大学本科的时候,因为已经预感到即将降临的“败家的凶惨”和“两肩上人生的担子”,就改名自清,字佩弦。”这所谓“败家的凶惨”,我们只要重读名篇《背影》中这么一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