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10006
大小:44.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6
《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思想: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正确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学校发展为主线,以传承创新为重点,努力把我校办成与经典黄浦、精品教育相匹配的,以精、特、优为标志的历史品牌学校。进一步深化课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和谐发展。工作目标:坚持聚焦、务实、创新、合作的工作思路,创建和谐、文明、健康、安全、优质的校园(单位),实现传承文化、初见成效;聚焦课堂、扎实有效;打造队伍、创新教育;建设品牌,
2、扬校所长的目标。优化学校管理,提高课程领导力;细化教学环节,落实有效教学;强化全面育人,实现减负增效。主要工作:一.弘扬梅溪传统,建设师生文化1.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加强教师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履行教师职业誓言。强化教师人文素养建设,树立梅溪精神(教师文化)。第9页2.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大志、大气、大爱、大智、大才、大勇的人文素养和品行。深入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以传统节庆(纪念日)为抓手,做优快乐中国娃德育
3、品牌,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推进学科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在与文化同行、与实践同行、与健身同行的过程中,体验生命价值,展示有中国心的梅溪学子形象。争创市红旗大队。二.坚持德育为先,加强校本德育1.强化育人为本,优化两纲课内外教育活动框架,提炼校本德育资源,完善校本德育项目(课程、活动等)。重点加强学科教学中的两纲渗透和过程的管理。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和学校两纲课内外体系的逐步形成。2.推进温馨教室,和谐校园的建设,围绕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核心,强调以教室为主要载体的软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4、校园教育环境。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新机制,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和主体参与,主动发展德育新模式。争创市优秀家长学校。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健全德育制度(常规),规范过程管理。丰富少先队活动。开展德育研究,深化三无育德新方法。4.深化三基养成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基本道德修养、基本心理品质),发扬和厚、肃静、勤奋、精熟、敏捷、整洁传统,整合、提炼、创新,加强校训(学校精神)、校风、学风(教风)、校歌、校标等的宣传、教育和实践,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建设区合格心理咨询室。争创市师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5、第9页5.切实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好防台、防汛、消防、交通、饮食饮水、法制(安全)、灾害性天气等宣传教育,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二公开、一监督要求,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上下连动,内外互动的良好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信息报送制度,增强师生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严格执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安全责任风险警示制度》,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各项教学和集体活动都必须有安全工作的方案和相应保护措施。在建设
6、区无烟校的基础上,争创区健康学校。进一步提升市安全文明校的水平。三.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营造教研文化,提高教研实效(1)、认真解读学习新课标和调整意见。树立新理念(三观),明确新要求,实践新教法,总结新成果,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2)、创新教学课堂。围绕主体参与,主动发展,突出三主题,着力学法的改善,创新教学观念(三维、四共),创新教学课堂(生命),创新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导学策略(觅食)。(3)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校本研究①加强教研(备课)组制度建设。严格各项教研制度。②要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以备课为抓手
7、,明确年段、学期、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科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③加强教研文化的建设。积极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文化,从学校实际出发,总结推广成绩显著的教师的教学经验。第9页④要加强教学研究。要继续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以三、二、一教学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学校教研工作的活力,增强学科研究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能力。2.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坚持依法行政(治教),严格执行市教委20**学年度教学计划和小学一、二、年级课调
8、整方案。实施上午8:15后安排学生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2)、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安排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重作业训练、轻教学效率,重考试评价、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