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

ID:8078813

大小:25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5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_第1页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_第2页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_第3页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_第4页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臧克家的新诗创作对当代诗坛的启示吴开晋臧克家先生已仙逝年余,但他却为中国诗坛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他博古通今,上世纪三十年代尤注意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因而,在他的诗作中同时打上了中西方文化深深的烙印,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并加以发扬光大。尤其是对错综纷纷的当代诗坛来说,启示性更为深刻。总观当代诗坛,好作品和新出现的优秀诗人确实不少,但是,不景气或受部分读者冷落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那种创作热潮及所谓的“轰动效应”已经远去。当然,不能要求诗歌等雅文学也像影视节目或通俗文学那样有很多的观众和读者。然而,它也不应该受到冷落。究其原因,除了受经济大

2、潮的冲击造成某种边缘化之外,从诗歌本身方面看,也与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不够从而缺乏有力度的震撼人心的诗作有关。此外,由于题材范围的狭窄,写日常生活感悟的作品多,有的诗作又忽略了“以情动人”的根本命题。再从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看,有的着力于向西方现代诗的艺术层面学习,但给以消化吸收不够,从而又造成一种生涩的搬用,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诗词方面的长处又学习不够,这就和更多的读者拉开了距离,因而受到冷落便是很自然的了。而臧克家的一些优秀诗作,却在这几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所以,我们今天再从这一新的角度对臧诗进行深入研究,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3、下面,可以从三方面做些剖析并给以新的定位。一、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始终坚持一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早就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都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外国名家谈诗》,薛菲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因如此,中外历史上的伟大诗人莫不是以人民群众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处处关注着他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成为他们真正的代言人。臧克家正是这样一位诗人,从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登上诗坛开始,就把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纳入他的视线,并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描绘出他们在旧中国重重压榨下悲惨的

4、生活画面。他笔下的《当炉女》、《洋车夫》等下层人民悲苦的形象,使人想到了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讽喻诗和杜甫在《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诗篇中写的受盘剥的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这些带有具体情境、叙事色彩浓郁的诗作可说是旧中国人民大从遭受苦难的缩影,即便是《天火》那样概括力较强并未设置具体场景并带有象征色彩的诗,也以一种悲愤之情呐喊出:“一个少女换不到一顿饭吃,/人肉和猪肉一样上了市,/这事实真惊人,又新鲜,/你只管闭上眼睛说没看见。”这不禁让人想到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朱1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帐难再述。”故而诗人最后预言,这深

5、重的对人民群众的压迫与摧残,必将引起反抗之烈火,对统治者来说,“不过,到了那时你得去死,/宇宙已经不是你的,/那时火花在平原上灼,/你当惊叹:奇怪的天火”!这首诗发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此后,他又在《罪恶的黑手》中,为建筑工人的悲苦境遇发出不平之声,“黑夜的沉睡如同快活的死,/早晨醒来个奴隶的身子。”让人心灵震撼;《吊八百死者》中,又为淄川日人经营的煤矿水淹八百矿工的惨事,表达真挚的悼念并发出怒斥日本资本家草菅人命的卑劣行径。还为一场大水灾而忧心悲伤。使人的心灵和受苦受难的广大下层人民紧紧相连,这与当时关在象牙之塔中玩弄着“小摆设”的无病呻吟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

6、诚然,言之有物的小巧的咏物或抒情短章,人们也是需要的,因为广大读者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还处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中的黑暗年代,无疑,臧克家的诗作更有其宝贵的价值。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臧克家又用他的笔当作武器,讴歌抗日的军民,愤怒声讨斥责日本侵略者和卖国贼,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别长安》中,他期盼着黄河和潼关的天然屏障,能守护着中华的古老文明,他把抗日的希望寄托于陕北,他歌唱:“陕北,/你身旁最光明的部分,/太阳挂在它的头上,/黑暗在那里扎不住根。”在《血的春天》中,更是发出了声讨敌人的壮重誓言:“在北国,/

7、在中原,/敌人脚踏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春天!/泰岱锁起了眉峰,/大河板起了黄脸,/一把复仇的火苗/追起东风,/燃烧在原野,/燃烧在黄帝子孙的心间。”在《武汉,我重见到你》中,又呼唤民众起来,发扬武汉“1927”的壮烈,放开喉咙,呼唤救亡,“起来,/给祖国再造一个新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激荡的抗日情怀。写于1938年的《兵车向前方开》,更是一首抒发抗日军民杀敌豪情的佳篇:耕破黑夜,又驰去白日,赴敌千里外,挟一天风沙,兵车向前方开。兵车向前方开。炮口在笑,壮士在高歌,风萧萧,鬃影在风里飘。在本诗中,作者虽未直抒情怀,但他作为已投笔从戎的抗日战士的一员,在描绘隆隆

8、开向杀敌前线的兵车时,内心的激奋可想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