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

ID:8078469

大小:162.1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5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_第1页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_第2页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_第3页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_第4页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周宜国史考究杨善群1954年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康王时有铭铜器《宜侯大簋》,记述了一个为古文献所不载的宜国。对于此国的情况,学术界的解释历来有很多分歧,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铭所记,对西周宜国的历史作一番考订和钩沉。(一)宜国的地望自△铭发表以来,对宜国地望的研讨,说法最为繁多。有的学者认为:“宜在(陕西)风翔一带”;有的学者指出:“(河南)宜阳为封一于宜的宜”;有的学者考释:△铭中的宜,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述“周公之胤”的“胙”国,其地在“今(河南)延滓县北三十五里”;有的学者研究:铭之宜,乃《

2、春秋·襄公十年》记“会吴于祖的租,其地“在今(山东)微山湖东”。以上诸说,虽然都从“宜。的字形、读音以及文献记载、其他铭文来加以论证,但由于它与本铭所指的方泣不合,因而都是难以成立的。本△铭文一开头就叙述:“惟四月,辰才(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可知康王在封宜侯时,翻阅了“伐商图”和“东国图”两张地图。这两张图是互相衔接的:伐商图只到商王畿附近,而东国图则描绘出商土畿以东的大片领土。显然,宜的位置是在东国图上。△铭接着又说:“王卜于宜,⋯⋯南乡(向)。”这里第二字有释为‘立。者,不确。因其左边

3、没有另一半,唐兰,陈梦家、李学勤诸家均释。卜”,是对的。古代封国都要进行占卜。《周礼·春官·大卜》云:“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大封。既是封建诸侯。从康王封侯要翻阅“东国图”,并“南向”而“卜”来看,可以肯定康王并没有亲至宜地,丽宜地即在东国图中的南方。此△的出土地点正与铭中宜的方位相合,故郭沫若考释云:宜的。地望或即在今丹徒附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历年来,在江苏丹徒及其附近的丹阳,仪征等地,不断有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证明这里是西甩较繁荣的地区,宜国当就在这一带。近来,有的学者主张:“宜可通仪”,也“可通‘禺’”;

4、春秋铜器有《禺邗王壶》,‘邗在扬州,为仪征之东邻”,那末“禺(即宜)应与邗邻近,可能就在仪征或其附近”。这个论证,’比较牵强。因为“仪征”在西周春秋时无此地名,它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扬州府·仪真县》记:“汉江都县地;唐扬子县地。⋯⋯(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改真州,政和七年(1117),赐郡名曰仪真。⋯⋯明初改仪真县。”由此可知,“仪真。是宋代皇帝所赐之名。至清代,又改为。仪征”。故。宜。与“仪。虽可通假,但。宜。与。仪真(征)”出现于两个不同酌时代,相隔有二千余年,-其间不会有什么联系

5、。再说上述壶铭曰:“禺邗乇于黄池,为赵孟介,邗王之赐金,以为祠器。”现在一般学者释此铭时都认为:“禺假为遇”,是动词;其器主为“赵孟介”,即赵鞅的副手。如果产禹尸是名词,则不仅“邗王”(即吴王)前后的称号不一致,而且吴王怎能当一个晋卿的副手,并自己给自己或接受赵鞅的“赐金”呢?.可见把壶铭的“禺”解释为地名即“宜”,也是无法说通的。宜国的地望还是应以本△;出工地江苏丹徒为中心点。(二)宜国的始封者从△铭“王令虞侯一⋯⋯侯于宜”可知,直国的始封者一原来是“虞侯”。这里的“虞”,有的学者释为。“虔”,不确。如果是虔,下半应该从文

6、,但此字下半从一;且无论文献或金文卜未见有“虔侯。之称。有的学者释此字为。“虎”,认为就是《中方鼎》中。“虎方”的虎,并解释道:虎方因周的征讨而“归服”,于是周便命之为“虎侯”。这也是断然不可能的。捆为“虎方”在殷时就叛乱无常,周公东征用了很大的力量“伐反虎方”才告平定。把这样一个桀骜难驯的异族封到宜地,周王怎么能放心呢?周初封异姓都是要有大功劳的,如楚君之祖鬻熊为周文壬师,齐国的姜太公助周伐纣功勋卓著,而虎方只有反叛骚扰之害,抉不会受此殊遇。故此字只能释“虞”,“虞·侯。为史书;金文所习见。唐兰指出:这个字“下从~,~字头

7、向左倾,⋯⋯是虞字的早期写法”。其说甚确。虞原是古国。《史记·周本纪炽:“西伯(文王)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这里所记的虞、·芮两国,虞在今山西乎陆县,芮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周初年,虞封给了太伯、仲雍的后代周章之弟仲,命为虞侯。《史记·吴世家》云。周武王克殴,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汉书·地理志》亦记:“武王克殷,⋯⋯又封周章弟中(仲)于河北,是为北吴,后世渭之虞。”春秋时的虞国,即认太伯、仲雍是其祖先。《左传·僖公

8、五年》载宫之奇述虞的始祖时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这里,仲雍被称为。虞仲”,《逸周;书·世俘》又称之为“虞公”,是因为其后世子孙封于虞,被尊为虞国之祖而然;在文献和铭文中,北方之虞或可简写作“吴”;而南方之吴,绝无作“虞”者。因此,△铭的“虞侯~”,当是封于虞的周章之弟或其子孙,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