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046263
大小:30.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4
《重阳节最新国旗下谈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阳节最新国旗下谈话稿同窗们: 各人早上好!本日我的谈话标题是“担任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窗都知道,本年的10月5日是夏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夏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由于迂腐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持悠久命的含意,何况秋季也是一年收成的黄金季候,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以是昔人以为这是个值得道贺的祥瑞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许多.听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
2、当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命.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找范文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以是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往后到了唐朝,文人书生们写了许多登高诗,个中大大都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虽然,昔人的登高没有齐整的划定,一样平常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尚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往后,赏菊之俗尤为郁勃,时刻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如故是重阳节
3、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尚在唐代已经很广泛.“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于昔人以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遁迹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内里佩戴,尚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实.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扫除凶秽,以招吉利.". 在改良开放的本日,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寄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夏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当代奇妙地团结,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晚年人的节日. 同窗们,我们是炎黄子
4、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惜本身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看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惜此外老人和小孩.最近,重消息媒体接头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应给老人让座?”“奈何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勾当的焦点就是要全力建树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多半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个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糊口在这座多半会的我们,更有任务为树立精采的都市形象而作出全力.客观地说,颠末改良开放和精力文明建树,精采的社会民俗已
5、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举动受到各人的非难.反省我们本身,在一般糊口中我们的门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奈何?我不想对你们的已往予以评价.可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窗是否想到,该如作甚我们家的老人可能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但愿各人思量一下.虽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布置,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门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晚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本日的国旗下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