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强度的校核

模具强度的校核

ID:79424679

大小:42.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12

模具强度的校核_第1页
模具强度的校核_第2页
模具强度的校核_第3页
模具强度的校核_第4页
模具强度的校核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强度的校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模具强度的校核凹模强度的校核,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厚壁圆筒理论来进行校核的,通过分析和计算各个配合面与凹模内腔的周向拉应力是否在模具材料的强度许可范围之内,然后再按照计算的结果对配合面直径、模具材料以及相对应的过盈量进行调整,要用公式计算出模具的冲裁力,抗压强度,屈服强度,疲劳强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使得模具符合强度的设计要求。模具强度的校核变形程度的计算(1)由上可以得出,零件断面收缩率为:(2)G挤压比为:A0A1G的数值越大,则表示零件的冷挤压变形程度越大。(3)对数变形程度e为:1」GInGIn,以上三者存在

2、如下的关系:1-F1“1-69%则可以得到:G,得到:G3.23(1)由于在此次模具设计之中,我们选择的是正挤压的方法,所以根据正挤压力的计FpAocb(In§es)Ao算公式可以得出:A1在上式中:c——材料的加工硬化系数。经查阅资料后可以得出:c=,抗拉强度为420MPa[1摩擦因数。经查阅资料后选择Nh——凹模工作带长度,单位mm由所设计的凹模尺寸可以得出:h=92mms——挤出件的壁厚,对于实心件,那么其数值是挤出部分直径的一半,单位为mm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挤出件的壁厚s=f——凹、凸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系数,在

3、一般情况下,其数值取为,合适的凹、凸模工作部分形状则取偏小的数值,反之则取偏大值。经过计算和查阅资料可得,f=.d——凸模的工作部分直径,单位为mm有零件的尺寸可以计算出,凸模的工作部分直径为:d=52mmA——凸模与挤压毛坯的接触表面在凸模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单位为m吊经过计算可以得出:A冗R2262冗2122.6mm因为此次是锥形凹模挤压,所以根据资料,其计算结果还要乘以。20.192F2420(In3.23e^9^)2122.63976055N(2)正挤压单位挤压力计算根据正挤压单位挤压力公式有:式中,hi凹模的工

4、作带高度,单位为mm———挤压材料的平均变形抗力,单位为MPa通过查阅资料后,其值取一二1050MPa—G=,贝!Jd°=X52=d可得,正挤压的单位挤压力为:—20.15292--p21050(In1.820.1一)e93.652因为由资料显示,模具的许用单位压力分别为2000MPa-2500MF;a而介于两者之间,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可得此次模具设计是合理的。模具需要消除的主要是内应力,它是在加工过程中有外力引起的,当外力撤销后,由于基体的形变内应力依然存在,如果不消除的话,在自然条件下就容易变形,硬质塑料还容易断裂

5、。模具的应力状态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其近似计算的结果如下: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材料G7的弹性模量为E=500GPa泊松比为v=。H13的弹性模量为E=215GPa泊松比为v=45钢的弹性模量为E=210GPa泊松比为v=。通过分析与计算可以得到模芯上段内腔的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Tei=666MPa相应的内套圈内壁周向拉应力数值为:(Te2=710MPa相应的外圈内壁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T93=707MPa模芯齿形段的内腔的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404MPa相应部分的内套圈内壁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Te2'=570MPa相应

6、的外圈内壁周向拉应力的数值的数值为:(Te3'=623MPa硬质合金的耐磨性良好,抗压强度优越,但是其抗拉强度非常低,一般其数值在200MPa以下,所以在内腔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666MPa勺情况下,我们可以预见模具会有一个比较差的寿命。因此其调整如下:模芯的外径尺寸设计为:①=80mm(是内径的倍)第二层外径尺寸设计为:①二160mm(是内径的2倍)第三层外径是:①二280mm(是内径的倍)直径为①二80m浒口①二160mrm勺模芯,它的过盈量分别为和。改进后的校核计算结果如下:(Tei=-68MPa(T92=908MPa

7、(Te3=842MPa=-266MPa(Te2'=794MPa…3'=761MPa在上述的的应力状态之下,因为模芯始终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之下进行工作,所以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它的使用条件,延长模具的工作寿命;通过分析发现,外圈内腔周向拉应力的数值为842MPa,几乎已经接近45钢材料的抗拉强度,所以在考虑之后,外圈的材质选择更改为H13。如果条件良好,还可以依据设计的结果来应用有限元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模拟成形过程,这样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果。模具尺寸的确定凹模内腔尺寸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和分析模具材料在加工成形过程当中因

8、为受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尺寸变化,这种变化会使得其数值随着模具材质、过盈配合以及内腔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这两者的出入会比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之中不能根据仿真结果或者计算数值来进行修正,应当在尽可能将成形尺寸落在公差范围以内的条件之下,使得模具能进行适当的修正,所以内腔的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