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

ID:79079927

大小:9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2-09

园林景观_第1页
园林景观_第2页
园林景观_第3页
园林景观_第4页
园林景观_第5页
园林景观_第6页
园林景观_第7页
园林景观_第8页
园林景观_第9页
园林景观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园林景观园林的定义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园林的创作必须同时满足科学性和艺术性。对前者要求掌握植物学、测量学、土壤、建筑构造、气象等知识;对后者应了解美学、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理论,唯其如此,才能把握住园林的艺术性、经济实用性和发展性。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我国园林的发展过程1.商周时期2.秦朝宫苑3.汉朝宫苑4.魏晋南北朝园林5.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写意山水园6.元明清时期园林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素

2、材的种类一般可分为:(1)地形、水体等无生命的自然现象;(2)建筑、小品、道路及其他硬质景观;(3)树木、花卉、鸟兽虫鱼等有生命的自然景物。这其中地形、水体、建筑、植物为多数园林里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林的基础知识园林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化的主题,是营造景观的核心。它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同时它还是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栖息地,和我们绿色养料的来源,是一个景观的生命象征。一个完美的植物造景,既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又要充分发挥它的观赏性能;既要了解它本身的质地、形态、色

3、彩、美感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个体与群体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因此植物造景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关键。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不同的植物造景形式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园林植物的基本要素:(1)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气候、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的关系(2)观赏特性:树形、叶形、花、果实、枝、干、树皮、根等(3)意境美(4)文化性(5)美学原理:色彩美、形式美植物种植设计一植物配植的形式:孤植、对植、丛植、树群和树林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生态要求2.构图安排3.规模设置4.林相分布二、植物的形态和色彩(一)树的

4、冠形1.圆柱形和圆锥形树冠2.尖塔形树冠3.伞顶、匍匐形树木4.垂枝形树木5.圆球形树冠6.椭圆形树冠(二)植物的色彩树木的色彩安排也很重要在叶、花、果、干四个部位应最先考虑叶色的安排,因为它在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稳定。当花木配植有偏枯偏荣的情况时,应注意分层排列或自由混栽不同花期的花木灌木常常成组布置以凭借群体组合吸引游人植物的欣赏价值并不仅体现在视觉上,也还体现在听觉上、嗅觉上、味觉上和触觉上等园林造景的手段一、隔景:隔景是将绿地分为不同的景区,造成不同空间效果的景物二、对景:在风景线端点设置

5、的景物称为对景三、障景:景贵乎曲、不曲不深四、添景:位于主景前面景色平淡的地方用以丰富层次的景物便是添景五、夹景:夹景是用来遮蔽两旁留出的透景线,借以突出轴线顶端主景的景六、漏景和框景:如果为使框入的景色含蓄,富于变化,而借助于窗花、树枝产生似隔非隔、若隐若现的效果,就称为漏景七、借景:借景是将园外景物有意识地组织起来进行欣赏,是极为重要的造景手段借景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一)远借(二)近借(三)仰借(四)俯借(五)借时(六)借天:郭熙云“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6、(七)借影(八)借声(九)借香(十)借虚(十一)借古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程序一、准备资料:土壤、气候、地形、水系、植被、原有建筑、管线、环境、二、确定总体规划布局:总体规划的制订包括:出入口的设置,依活动内容而作的功能分区:山水地形的处理,道路建筑的安排,种植设计,园林工程规划等几方面。(一)功能分区:1.文娱活动区2.体育活动区3.儿童活动区4.科普文教区5.安静休息区6.园务管理区(二)道路的设计:园林中道路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小径四级设计的出发点应是适合人的活动园林景观的外延性知识:1.气

7、象学2.地理学3.历史4.文学5.生态学6.哲学7.美学原理8.空间设计等等园林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种植设计按原则、配置形式等居住区绿化设计公园绿化设计小区绿化设计工厂绿化设计校园绿化设计小环境中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按原则、配置形式等园路的植物配置建筑的植物配置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水体的植物配置屋顶绿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