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ID:79011158

大小:18.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08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_第1页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_第2页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_第3页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服弱点,完善自我----读《人性的弱点》有感缪滔这是一本畅销书。在励志学、成功学风靡国内的许多年间,这本书一直蝉联各个书店、图书馆以及阅读APP社会学科推荐书目的前六名之列。每次去书店小憩或流连于图书馆,熟悉的书名和封面上卡耐基本人的照片赫然在目,而我往往都是在注视他几秒钟后便离开----没有想要拿下来读或者买的意思。原因很简单:不就是分析人的阴暗面么,社会已经够浮躁的了,大家都那么迫切地想要成功,了解人、研究人也变得毫无耐心和真心。这时候端来一杯“人性的弱点”,喝下去,仿佛便立即掌握了远远近近的人的软肋和不足,而掌控他们以及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轻而易举、游刃有余。这

2、是成功学类书籍的一贯伎俩。看到这里,不用说,我以前对这本书是排斥的。当然这也说明偏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即使生活的阅历和工作的磨砺让自己更加成熟,看待人和事更加全面。但对于励志学、成功学、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我依然不愿意分出太多的耐心。是什么让我拿起了这本书,翻阅了一些章节,随之决定要借来看,最后自己还网购一本收藏于书柜呢?答案是:人性的弱点。4人性是有弱点的。借书的前后时间,我恰巧处在一个对于自己和身边人认识的微迷茫期。不喜欢拖延问题的自己,渴望能与一本书或一位智者对话,他能一阵见血地直指问题要害,并且指引自己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那段时间,工作上有些调整变动,家庭上

3、也有子女教育和亲密关系的一些困惑,我的情绪有一些小小波动,心态也不是很稳定,直接暴露的问题就是:内心不平静。这本书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教会了我平静,也为它自己正名。通读全书,卡耐基这本书里宣扬的成功,并非指身份上的加官进爵、财富上的富可敌国、地位上的不可一世,而是心灵内在的平静和满足、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健全。这正是芸芸众生的我们需要学习和追求的。不得不说,它的“三观”很正。于我而言,有了一致的“三观”这个基础,才会有一个自然而舒适的态度去了解卡耐基的思想和理论。这本书分析了人性的心理弱点,这些弱点并非只有与“我”相对的其他人才有,而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了解人的弱点,有助

4、于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人性,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大的意义。4书的主要章节都是关于人际交往、学会说话、正确工作、家庭幸福的方法论,具体铺开,是指引读者在不同的场合怎么说话、怎么思考、怎么应对。它教普通人如何演讲、表达、推销、处理人际关系,而这些方法的教授,并不是通过打鸡血来实现,而是娓娓道来,用简单的语句和故事告诉你,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宽恕自己,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好。对于不擅长的方面,比如演讲,家庭关系等等,每个人都可以对照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来进行改善、提高。具体内容不赘述,但其中的分析和技巧需要时间和悟性来咀嚼、消化,最终吸收,内化于心。但正如“

5、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意,每个人吸收、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并非一样,不能盲目照搬。因此作为读者,方法要学,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后面的思想本质:找准问题根源;一分为二看问题;凡事换位思考;保持内心平静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习惯性地划了不少金句,这些金句言简意赅,鞭辟入里。更让人惊喜的是,许多都与流传千古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不谋而合。比如找准问题根源,让人想到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又比如一分为二看问题,让人想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再比如凡事换位思考,孔子《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关于保持内心平静,更有许多诗句不胜枚举: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以及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然国度不同,语言不同,但做人处事的道理是相通的,且放之四海而皆准。4不管以前对这本书有多大的偏见,有多少次与它擦身而过,最终因缘际会下,我没有错过它,还是与它面对面,展开了一场心灵和思想的对话。书中的精华必定有滋养我的地方,而我也对它和它的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我略微收获了一些关于人的认知和思想的启发。通过书的指引,我得到了答案,放下了焦虑,学会了平静。另一方面,一个观念再次得到夯实:真正的成熟

7、,应当是包容、豁达的。培根说,存在即合理。万事万物的萌现、发展皆有其轨迹可循。书也好,人也罢,以及各种事,不要带着偏见,而应尽自己最大可能,全面、耐心地看待和理解,给对方,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互相认识、理解,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