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

ID:78813112

大小:279.8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05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1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2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3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4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5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6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7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8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9页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CS65.020CCSB16DH34『山巳....1-.T目,文徽省万标准D834/T577-2021代替DB34/T577-2005葡萄炭瘟病测报调查规范Rulesofinvestigationandforecastforthegrapebitterrot2021-06-08发布2021-07-08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834/T577--2021目IJ1=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4/T577--2005<<葡萄炭症病测报调查规范)),与DB34/T577-

2、-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第2章,2005年版的第2章);b)增加了"葡萄炭瘟病"的定义(见3.1);c)更改了"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的表述(见3.2,2005年版的3.1);d)增加了"系统调查"(见3.3)、"大田普查"(见3.4)的表述;e)更改了"大田普查"的表述(见4.3,2005年版的4.3)f)更改了"病害发生始盛期的确定"的表述(见5.2,2005年版的5.2);g)更改了"葡萄炭瘟病发生程度划分标准"的划分标准(见表4,2005年版的表4);h)更改了"调查资料的汇报

3、"的表述(见6.3,2005年版的6.3)i)更改了"葡萄炭瘟病模式报表"的表述(见附录B,2005年版的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萧县植保植检站、两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松、在l、家峰、王建、宋爱颖、黄娟、邱坤、张启勇、王蓓蓓、王学良、李建东、禹固、杨玉珍、李静、刘利平、马洪管、马晓静、于淑琴、陈正州、张敬君、吕全影、徐为领、张世杰。本文件及其所代苔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20

4、05年首次发布为DB34/T577--2005,2021年第一次修订。D834/T577--2021葡萄炭瘟病测报调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葡萄炭症病(Glomerellacingulata)的测报调查规范,并规定了葡萄炭症病测报调查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测报资料的收集和汇报。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葡萄炭症病测报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葡萄炭瘟病grapebitterrot无性真菌类腔抱纲炭植菌属胶于包炭植菌(ColletotrichlllngloeosporioidesPenz)侵染引起的

5、一种真菌性病害。葡萄炭植病症状与识别,参见附录A。3.2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youngorchards,fulIproductiveorchards,oldorchards分别指树龄在5年以下、5年~30年之间和31年以上的葡萄园。3.3系统调查systeminvestigation为了解本地区葡萄炭瘟病发生消长动态,按规定方法进行的定点、定时调查。3.4大田普查fieldgeneralinvestigation为了解本地区葡萄炭症病整体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3.5病穗(果)率diseasedear(fruit)rate调查发病果穗(果粒)数

6、占调查总果穗(果粒)数的比例。4调查内容和方法4.1于包子捕捉花芽萌动期开始至果实采收期止。在葡萄炭植病发生较重的盛果期园内安装于包子捕捉器,距地面1.5m,每3日调换涂白凡士林新玻片,在18mmX18mm范围内,用10X40倍镜头检查甩子密度,每玻片查3个视野,计算每视野平均拍子数,将结果记入表10D834/T577--2021表1葡萄炭瘟病病菌抱子空中捕捉记载表调责捕捉甩子数(个/视野)日期天气状况各注视野1视野2视野3平均累计(月/日)4.2系统调查自落花后,选择病害常发因经常观察,发现病果立即开始定固定点调查(一般5月份开始),一直到果实采收止,5天调查1次

7、,每旬逢3日、8日调查。选择当地有代表性且面积在667m2以上的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果园各一块,每园按5点取样,每点固定20个果穗,调查果穗及果粒,记载发病数,技公式(1)计算病穗(果)率,并将结果记入表20病穗(果)率计算公式:X(%)二字xl00……………………………………………………………·ω式中:X病穗(果)率:N一一发病果穗(果粒)数:T一一调查总果穗(果粒)数。表2葡萄炭瘟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调查调查总果穗数发病果穗数病穗率调查总果数发病果数病果率口期果园类型备注(穗)(穗)(%)(粒)(粒)(%)(月/口)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平均4.3大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