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

ID:78772963

大小:293.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05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1页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2页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3页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4页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1∕T 1631-20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631—2018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18-06-19发布2018-09-19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631—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永伟、李好海、王香芝、张东林、赵翠平、丁征宇、刘一。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守宝、马志超、王志伟、毛奇、彭红,赵要辉、杜桂芝、杨柳、赵峰,乔红波。IDB41/T1631—2018玉

2、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治指标及防控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绿色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2062.1—2011天敌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1部分:赤眼蜂防治玉米田玉米螟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防控以确保农业生

3、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3.2理化诱控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色板等诱杀害虫,降低田间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害虫为害。3.3迷向干扰又称干扰交配法,将害虫性诱剂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分散悬挂在害虫交尾场所,造成害虫性诱剂气味弥漫,使雄成虫难以找到雌成虫进行交配,从而使雌蛾所产之卵为无效卵的防治方法。4防控原则根据玉米螟发生规律,因地制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理

4、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优化玉米螟治理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质增效,确保玉米丰产、稳产。5防治指标1、2代玉米螟防治指标:花叶株率10%或百株累计卵量20块。3代玉米螟防治指标:虫穗率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1DB41/T1631—20186绿色防控措施6.1农业防治6.1.1处理越冬寄主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集中处理玉米穗轴,降低玉米螟幼虫越冬基数。6.1.2选用抗虫品种种植经过审定的抗玉米螟品种。6.2理化诱控6.2.1灯光诱杀22每2hm~3hm安装一盏杀虫灯,在4月份至9月底开灯

5、,诱杀玉米螟成虫。6.2.2性诱剂诱杀2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cm,每667m挂放1个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杀玉米螟雄成虫,每30d更换一次诱芯,及时清理诱捕到的害虫。6.2.3种植诱集带利用玉米螟成虫有趋向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玉米产卵的习性,种植早播感玉米螟的玉米诱集田或诱集带,诱集玉米螟产卵,集中消灭。6.2.4迷向干扰2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每667m投放性诱芯300~400个,迷向干扰求偶交配,降低交配率和有效卵数量。6.3生物防治6.3.1人工释放赤眼蜂2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大面积、连片释放赤眼蜂

6、,每667m投放1.5~2万头,分2~3次释放,间隔5d左右,蜂卡悬挂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主脉上,出蜂口朝下,悬挂时避免蜂卡被阳光直射。放置方法按NY/T2062.1—2011的规定。6.3.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减少使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大的触杀性化学农药,选用生物农药或内吸性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以减少对赤眼蜂、寄生蝇、瓢虫、草蛉、步甲、食虫虻、蜘蛛、鸟类和蛙类等玉米螟自然天敌的伤害。6.3.3生物药剂防治6.3.3.1丢心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g~200g制剂加适

7、量细沙丢心,防治二代玉米螟。6.3.3.2喷雾2DB41/T1631—20182在玉米螟低龄幼虫始发期,每667m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g~100g或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g~120g或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mL~120mL,对水均匀喷雾,重点喷洒新生叶片背面、心叶内、玉米花丝和玉米穗,选在傍晚或阴天施药,大风天气或预计4h内降雨,不施药。6.4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6.4.1丢心2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00g~40

8、0g丢心,或40%辛硫磷乳油每667m使用80mL~100mL,加适量的水和细土,拌毒土丢心,防治二代玉米螟。6.4.2喷雾2在玉米螟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发生初期,每667m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mL~5mL或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8mL~12mL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mL~40mL或10%甲维·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4mL~6mL或14%氯虫·高氯氟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