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

ID:78772106

大小:448.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05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1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2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3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4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5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6页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_第7页
资源描述:

《DB37∕T 3414.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山东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414.3—2018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ControlTechnologyofDiseasesandInsectPestsonGreenhouseVegetablesPart3:Tomatospottedwiltvirusdisease2018-08-17发布2018-09-17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3414.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

2、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乾营、张安盛、于毅、刘勇、李凡、程兆榜、周仙红、王升吉、李娇娇。IDB37/T3414.3—2018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第3部分:番茄斑萎病毒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发病症状、发生流行规律与寄主范围、防治原则、防治方法、技术档案等。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拱圆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综合

3、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综合防控技术Integratedpreventionandcontroltechnology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基础上,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

4、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3.2安全间隔期Safetyinterval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前的间隔天数。3.3番茄斑萎病毒病Tomatospottedwiltvirusdisease由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毒病。TSWV属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idae)、正番茄

5、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3.41DB37/T3414.3—2018持久性传毒Persistenttransmission又称增殖性传毒。是植物病毒经虫媒传播的一种类型。传毒介体饲毒时间较长,饲食带病植株后病毒经唾液到肠道,通过渗透肠壁进入血淋巴,最后循回至口器的唾液腺,取食时随唾液进入植物体内,进而引起植物发病的一种传毒方式。4发病症状寄主植物被侵染后,叶背面有褐色坏死斑、茎和叶柄也有褐色坏死条斑,全部呈现黄化枯萎状态,严重时甚至枯死。果实有褐色坏疽斑,同时形成瘤状畸形果,上层果也容易

6、脱落。5发生流行规律与寄主范围5.1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主要由蓟马以持久方式传毒,带毒蓟马、田间带病毒作物及杂草是其传播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毒也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因此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5.2番茄斑萎病毒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80多个科1000多种植物,主要包括茄科(番茄、辣椒、茄子等),菊科(莴苣等)多种蔬菜。6防治原则根据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以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苗、清洁设施为基础,以防治传毒介体为关键,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

7、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设施蔬菜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7防治方法7.1农业防治7.1.1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避免品种单一而造成病害流行。7.1.2定植前清洁设施蔬菜定植前,清除植株残体,减少下茬蔬菜病毒和传毒介体蓟马侵染源;同时使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或10%异丙威烟剂熏蒸(见附录B),消灭残存蓟马。7.1.3培育健苗7.1.3.1培养壮苗、健苗:蔬菜育苗棚温度应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基质含水量不低于60%,育苗期宜用全溶性全营养肥料,宜使用叶面喷

8、肥。7.1.3.2保持育苗棚清洁:育苗基质、肥料、水要保持清洁,严禁混入病株残体;育苗棚入口及通风口处设置60目防虫网,防止外界传毒介体蓟马进入,棚内悬挂蓝板(规格:长×宽=25cm×20cm)监测诱杀蓟马,发现蓟马可喷施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见附录B);育苗棚入口处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育苗棚前,双脚在消毒板生石灰上消毒,操作管理前用肥皂水洗手,工具要用10%磷酸三钠浸泡30min消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