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ID:78769248

大小:193.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24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1页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2页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3页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4页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5页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_第6页
资源描述: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767—2020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2020-12-25发布2021-01-24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2767—202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成、曾玲玲、卢环、刘峰、季生栋、潘兴东、王胜华、闫锋、崔秀辉、王宇先、于洋、郑旭、胡继芳。IDB23/T2767—2020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

2、定了绿豆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绿豆机械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2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绿豆部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

3、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用机械代替人、畜力进行绿豆生产的技术。4环境条件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5选地与整地5.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中性沙壤土地块,前作避开向日葵,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茬、迎茬。1DB23/T2767—20205.2整地秋季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耕翻,耕翻深度25cm~30cm。春季耙平耙细,随整地随起垄。6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4、6.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适宜、株型直立、不炸荚、不落荚、优质、抗病、高产的绿豆品种。种子质量标准符合GB4404.2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绿豆部分)的规定。6.2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晒种1~2天为宜,应注意不要把种子放于阳光下曝晒或直接放到吸热快、升温快的物体表面。宜对种子进行包衣。7播种7.1播种期土壤5cm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2播种量2公顷保苗密度百粒重(g)播种量(kg/hm)净度发芽率1000007.3播种方法采用精量播种机垄上单行或者垄上双行(一般小行距10~15

5、cm)播种,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一次性完成,可根据密度要求调整株距,镇压后覆土深度一般为3~5cm。7.4种肥222一般肥力地块施N14~23kg/hm,P2O560~100kg/hm,K2O20~30kg/hm。施于种下7~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苗,肥料使用符合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规定。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8.1.1化学除草播种后2~4天,喷施适宜绿豆的封闭除草剂;如封闭效果不佳,苗后喷施适宜绿豆的苗后除草剂。农药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规

6、定。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用量执行。8.1.2中耕管理2DB23/T2767—2020在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之前,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5~20cm;在分枝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20~25cm;在开花前期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5~20cm。8.2化学调控生长较旺盛地块喷施矮壮素,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用量执行。8.3灌溉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灌溉。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和生物防治,必须使用药剂

7、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的规定。9.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精细整地,科学中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去除病株。9.3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粘虫板等防治豆荚螟、夜蛾等害虫成虫,低温(-10℃)冷冻防治绿豆象。9.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要求。9.4.1绿豆主要病害防治绿豆丝核菌根腐病、尾孢菌叶斑病、轮纹叶斑病、

8、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施药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绿豆晕疫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氢氧化铜可溶性粉剂等药剂防治,每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药品用量按照说明书使用。9.4.2绿豆主要虫害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辟蚜雾可湿性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