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ID:7867153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1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_第1页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_第2页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_第3页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_第4页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陈连山提要:本文基于目前中国民俗学所遭遇的问题和机会,思考本学科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1、传统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和自觉;2、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突破;3、社会各层面、尤其是社会控制层面对于新的民俗学的支持。关键词:中国民俗学、生活文化、概念文化、理论创新自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俗学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坎坷,其中包括战争、政治运动和经济压力。这些坎坷之中茕茕大者,要算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摧残和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而九十年代末的巨大经

2、济压力,导致当时唯一的国家级民俗学理论刊物《民间文学论坛》改为旅游性杂志《民间文化》。这次不大不小的坎坷,使得全国民俗研究遭遇非常困难的局面,也使得主办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丧失了原有的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组织职能。2004年6月,《民间文化》恢复为理论刊物《民间文化论坛》提醒我们:中国民俗学刚刚度过了又一次衰落危机的谷底。回顾这些坎坷,对照目前民俗学发展所面对的一系列困难,我觉得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般看来,自从1979年恢复民间文学研究,1983年成立中国民俗学会以来,“文化热”持续升温

3、,似乎民俗学也应该一直顺利,事实却不然。为什么?我以为,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民俗学研究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的不成熟;民俗学研究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学科独立性不强,理论不成熟,研究水平不高。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将是:一、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的民俗文化获得持续发展,并形成自觉意识。二、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独立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的需要,并与其他学科形成平等的学术对话。三、社会各层面、尤其是社会控制层面对于新的民俗学的支持。

4、一、关于传统民俗文化持续发展的问题9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的理论,人类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其范围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到爱、尊重,乃至自我实现。在没有满足食物、住所和安全等等最基本需要的人那里,不能表现出对于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我看来,传统的民俗生活的意义,正是属于比较高级的精神需要,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才能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民日常生活文化即民俗文化本身得到了持续发展。人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文化,生活

5、艺术,以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90年代中国的经济起飞,解决了大多数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基本不再为吃饭穿衣而发愁。吃饭不再仅仅是吃饱肚子,而且要吃出某种意义。比如,北方农村春节前要预备许多花样馒头——花馍(以模仿动物形象、水果形象,表达吉祥寓意为主),以备节日期间食用,或作为礼物送人。这是一种传统民俗。但是,极度的贫困使得这种传统食物的文化象征意义在廉价(对于当事人是很贵的)的工业品——糕点面前一度丧失了意义。80年代初,许多地方春节拜年都用糕点作为礼物。一盒毫无个性的点心仅仅作为“高级食品”的象征

6、在若干个贫困家庭之间送来送去,无人舍得吃,结果最后发霉,坏掉。现在的生活水平,使得糕点的“高级食品”性质完全丧失,变得毫无意义。于是,春节期间,人们又重新制作传统的民俗食物——“花馍”。可以说,经济腾飞为中国当前民俗文化的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城市的角度看,经济腾飞使得城市高度发展,从而使城市居民对迅速失去的田园生活产生巨大向往。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世界现代化大都市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于是,现代都市对于城市人的精神吸引力下降;而传统的田园生活对他们的吸引力迅速上升。于是,城乡之间互相沟

7、通的所谓民俗旅游发展起来。以北京西北郊区一个久遭废弃的山村——爨底下村为代表广泛开展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的民俗旅游就是利用传统民俗的一个典型。可怜的城市人由于居住空间的极度狭小,许多民俗生活无法展开,比如春节放鞭炮,在城市不得不严格限制,市民们只好驱车前往农村去放。这种对于传统民俗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迅速发展之后城乡互动的结果。9传统民俗的复兴伴随着清醒的自觉意识。根据我的观察,传统民俗的复兴,往往不是单纯地复活旧民俗,而是包含着对于旧民俗的再利用,是旧民俗在新条件之下的再生。对于旧民俗的

8、再利用体现出人民大众对于自己的民俗文化生活的自觉意识。湖北西部和北部山区长期流行民歌,人们在生产劳动、婚丧嫁娶、空闲娱乐等活动中吟唱各种内容的歌曲。80年代包产到户之后,由于集体劳动减少,田间歌唱活动逐渐减少。但是,90年代后期,在一些地方民俗工作者和地方官员启发下,武当山附近一些农村出于发展民歌民俗旅游的目的,重新把民歌演唱活动恢复起来。私下里传抄各种民歌歌词,拜师学艺,当地政府还组织民歌比赛,选举歌王等等。通过2002年和2004年暑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