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63115
大小:240.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3-01
《数电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设计要求假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1.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3.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二)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原理(1)列出尾灯与汽车运行状态表(见表1-1)汽车尾灯和汽车运行状态关系表(1-1)开关控制运行状态左尾灯右尾灯S1S0D4D5D6D1D2D300正常运行灯灭灯灭01右转弯灯灭按D1D2D3顺序循环点亮10左转弯按D4D5D6顺序循环点亮灯灭11临时刹车所有的尾灯随时钟CP同时闪烁(2)设计总体框图由于汽车左右转弯
2、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由此得出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各指示灯与各给定条件(S1、S0、CP、Q1、Q0)的关系,即逻辑功能表如下表(1-2)所示(表中0表示灯灭状态,1表示灯亮状态)。汽车尾灯控制逻辑功能表(1-2)10由尾灯控制逻辑功能表得出总体框图,如下图(2-1)所示。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原理框图(2-1)(3)设计单元电路a.三进制计数器电路可由16进制计数器74LS161构成,如下图所示。b.汽车尾灯电路如图(3-1)所示,其显示驱动电路由6个发光二极管和6个反相器构成;译码电路由3-8
3、线译码器74LS138和6个与非门构成。74LS138的三个输入端A2、A1、A0分别接S1、Q1、Q0,而Q1Q0是三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当S1=0、S0=1,使能信号A=G=1,计数器的状态为00,01,10时,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0Y,1Y,2Y依次为0有效(4Y,5Y,6Y信号为“1”无效),即反相器G1~G3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D1→D2→D3按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右转弯。若上述条件不变,而S1=1、S0=0,则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4Y、5Y、6Y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4~G6的输出端依次为0,故指示灯D4→D5→D6按顺序点亮,示意
4、汽车左转弯。当G=0,A=1时,74LS138的输出端全为1,G6~G1的输出端也全为1,指示灯全灭灯;当G=0,A=CP时,指示灯随CP的频率闪烁。10汽车尾灯电路(3-1)c.开关控制电路。设74LS138和显示驱动电路的使能端信号分别为G和A,根据总体逻辑功能表分析及组合得G、A与给定条件(S1、S0、CP)的真值表,如表(3-2)所示。S1,S0,CP与G,A逻辑功能表(3-2)由表(3-2)经过整理得逻辑表达式为由上式可得开关控制电路10(4)汽车尾灯总体电路10(二)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仿真运行(图中S1=A,S0=S)(1)当汽车正常运行时,S1=S0
5、=0,使G=0,A=1,74LS138的输出端全为1,G6~G1的输出端也全为1,指示灯全灭灯。10(2)当汽车左拐时,S1=1,S0=0时,使得A=G=1,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4Y、5Y、6Y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4~G6的输出端依次为0,故指示灯D4→D5→D6按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左转弯。10(3)当汽车右拐时,S1=0,S0=1时,使能信号A=G=1,计数器的状态为00,01,10时,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0Y,1Y,2Y依次为0有效(4Y,5Y,6Y信号为“1”无效),即反相器G1~G3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D1→D2→D3按顺序点亮示
6、意汽车右转弯。10(4)当汽车刹车时,S1=S0=1时,G=0,A=CP,指示灯随CP的频率闪烁。10(三)元器件列表名称参数及数量发光二极管六支译码器74LS138一片计数器74LS161一片TTL反向器74LS04七个与非门74LS00十个异或门74LS86一个电阻200欧八个直流电源VCC-5V四个信号发生器方波(5V,200HZ)开关两个(四)设计总结:这次设计是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与同学讨论以及独立思考设计出来的。在设计过程中,我用到了本学期所学过的同步计数器74LS161和译码器74LS138。因此,我对它们的功能和运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Mu
7、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从而使设计结果得到了验证。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环节,使我了解到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联系,使我对单元功能电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优点:基本实现汽车在运行时尾灯点亮方式的基本情况。设计中的不足:由于行车时都是开关控制,所以每一个开关都应该有一个消除机械振动的装置,可以用基本SR触发器来实现。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一不足进行改良,从而使整个系统更加可靠。10(五)参考文献1.康华光、陈大钦等编《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8、6.53.谢自美.电子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