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

ID:7862547

大小:12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01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_第1页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_第2页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_第3页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_第4页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甲炎临床诊疗方案(2011.06.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瘿痈(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方案“瘿痈”(也可称“痛瘿”)以颈前喉结旁结块肿大并明显疼痛为主症。该病患者在发病前数周或数月常先有畏寒、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继而出现颈前喉结旁结块肿大、压痛、疼痛拒按。本病多因感受火热之邪,或情志不遂所致。 病位常累及肝、脾、肾。发病初期以热毒壅盛及肝郁化火多见,中期多见阴虚火旺,后期可致脾肾阳虚、气郁痰阻。该病相当于西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甲状腺疾病,常呈自限性。各年龄皆可发病,以20-50岁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3—4,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约占所有甲状腺疾病的5%左右。

2、一、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二、治疗本病常见的病因为感受火热之邪,或情志不遂。 病理变化为感受火热之邪,热毒壅盛,结于颈前;或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火热互结于颈。进而热毒或火热伤及阴津,又致阴虚火旺,虚热内扰之证。病变日久或延治误治,终致脾肾阳虚;或病久导致气机不畅,肝郁气滞,而致气郁痰阻。根据亚甲炎的临床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分期辨证治疗:发病初期以发热、疼痛为重,颈前肿块初起、触痛明显,治以清热解表、散结止痛;热毒壅盛型及肝郁化火型多见于此期。中期发热渐轻,颈前肿块质硬疼痛,治以滋阴凉血散结、止痛消

3、肿;此期多见阴虚火旺型。发展到病变后期或因失治误治,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以怕冷、浮肿、腹胀等证为主时,治以温肾健脾、散结消肿。或病久导致气机不畅,气郁痰阻,以颈前肿块缩小或消失,疼痛渐轻,伴胁肋不舒,易怒,善太息,肢体困重,纳差时,治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一)中医辨证论治1.热毒壅盛:主症:起病急,发热寒战、颈部肿痛剧烈、触痛明显。兼症:头痛咽痛、肤色微红舌脉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中医辨证分析: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郁而化热;或热毒直接侵犯颈咽;或热邪郁久,热毒壅盛,灼伤阴液,煎津为痰,热毒痰凝结于颈咽则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剧烈、咽痛。火热内郁,热毒壅盛则高热寒战、头痛

4、,皮肤色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外感火热之象。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药:拟银翘散和五味消毒饮加减:蒲公英15板兰根20射干10银花12连翘12牛蒡子12元胡12大青叶15知母10桔梗12赤、白芍各12牛膝12方解: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表;射干、牛蒡子、桔梗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知母、赤白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元胡辛散温通,止诸痛;牛膝引热下行。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玄明粉、大黄,以清热通腑。2.肝郁化火:主症:颈部肿胀疼痛明显、拒按、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烦热多汗、手颤、口苦口渴。兼症:心悸少寐、面

5、部烘热、健忘耳鸣。舌脉象: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分析: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互结,积于颈部则颈前肿胀、疼痛明显,拒按;痰气壅结,郁而化火,肝火炽盛,热盛津伤,故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烦热多汗、口干口苦。热扰心神,则见心悸不宁、烦躁少寐。热郁生风,故手颤、面部烘热、健忘耳鸣;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为邪热内郁、肝经火旺之征。治则:疏肝解郁,泻火消肿。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夏枯草15柴胡9栀子9龙胆草9黄芩9白芍12生地12浙贝母15丹皮9郁金9泽泻12牛膝12甘草6方解:方中龙胆草、夏枯草清泻肝火;栀子、黄芩清火泄热,以助夏枯草之功;柴胡疏肝解郁,与黄芩共行疏

6、散邪热;生地、白芍滋养阴血,以助阴津之源;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止痛;浙贝养阴清热,消瘿散结;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泽泻为清利之用,汗多津伤者宜减量;牛膝引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随症加减:颈痛较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心悸、多汗、手颤明显者,加炒枣仁、麦冬、煅龙牡、天麻,以滋养心肝,宁心熄风。3.阴虚火旺:,主症:发热渐轻,颈前肿块质硬疼痛、盗汗、潮热或低热。兼症:乏力、五心烦热、渴饮。舌脉象:舌体瘦,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中医辨证分析:热毒或火热内盛伤及阴津,致阴液受损,虚热内扰之证。火热煎津为痰,痰热凝结于颈咽则出现发热渐轻,颈前肿块质硬疼痛;

7、阴虚火旺,虚火迫津液外出,则盗汗,潮热或低热,乏力,五心烦热;阴液亏虚,则口渴;舌体瘦,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治则:滋阴泻火,散结止痛.方药:一贯煎合消瘰丸方加减:玄参15麦冬12枸杞12黄柏6知母12生地15白芍15浙贝母15当归10丹皮9甘草6方解:方中玄参、麦冬滋阴清热;黄柏、知母清火泄热;浙贝养阴清热,消瘿散结;生地、当归滋养阴血;白芍养血柔肝,以助阴津之源;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4.气郁痰阻:主症:颈前肿块缩小或消失、质软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