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

ID:785642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28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_第1页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_第2页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大田试验及记载部分本规程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试验品种与时间、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项目与标准等内容。一、品种试验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二、试验

2、设置(一)试验组1.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2.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糯等。3.生育期:分早、中、迟熟和特早熟等。4.组别:分区域(预备)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和组别分组进行。(二)试验点1.试验点的选择:试验点除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首先设在国家和省级区试站,其次设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原(良)种场、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2.试验点的数量:一组区域试验点数一般7~10个,一组试验生产试验点数一般6~8个。三、试验品种与时间1.试验

3、品种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按照《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执行。2.对照品种的选择:一组试验设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浙江省审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应用面积较大的同类型、同熟期品种。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3.品种数量:区域试验一个试验组以6~12个(包括对照品种)为宜。4.种子质量:试验品种、对照品种的种子应符合GB4404.1常规稻原种或杂交稻一级种标准,并不得带检疫性病虫。5.试验时间:试验品种一般进行2个正季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正季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可以与后一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但经过

4、1~2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证明综合表现差或存在明显的种性缺陷的试验品种,应中止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四、试验田选择试验田应选择前作一致,并具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不受荫蔽、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交通较方便的田块。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秧田不作当季试验田,早稻试验田不作当年晚稻试验田。五、田间设计1.试验设计: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3~14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一组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333m2以上,一组试验一般应在同一田块进行,如需在不同田块进

5、行,每一田块均应设置相同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同一田块的对照品种进行比较。2.区组方位: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3.小区(大区)形状与方位:小区(大区)长方形,长∶宽以2∶1为宜,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4.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区域试验保护行不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大区)品种。5.操作道设置:区组间、小区(大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25~30cm。六、栽培管理1.一般原则:同一组试验采取一致的栽培管理措施,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2

6、.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进行种子翻晒、药剂浸种处理等。3.试验田准备:秧田和本田均应精耕平整,所施的有机肥必须是完全腐熟的。4.播种:(1)秧田播种量:一般常规稻20~25公斤/亩,杂交早稻10公斤/亩,籼型杂交晚稻7.5-10公斤/亩,粳型杂交晚稻15公斤/亩。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并根据各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2)秧田播种期:二熟制早稻于3月26日~4月5日,单季杂交籼稻于5月15日~5月30日(高海拔山区可提前至5月初播种),单季粳稻于5月20~6月5日,双季晚籼稻于6月15日~6月25日,双季晚粳稻于6月20日~6月30日播种。5.秧田施

7、肥:根据当地种植习惯施好秧田基面肥,一般要求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施一次肥。记载施肥日期、肥料名称和数量。6.移栽:适宜秧龄移栽,不采用直播、抛秧等方式。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移栽。移栽秧龄:早稻控制在30天左右,单季杂交籼稻、单季杂交、常规晚粳稻和特早熟晚粳稻一般控制在25天以内,连作晚籼一般控制在30天以内、连作晚粳一般控制在35天以内。移栽后5天内进行查苗补缺。7.种植密度及每穴苗数:早籼稻和双季晚粳稻移栽密度为5×6~7寸,每穴苗数3~4本;单季杂交籼稻移栽密度为6×6~8寸,每穴苗数1本(对于无分蘖的秧苗可插种2本);双季杂交籼稻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