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2768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7
《it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现状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TO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現狀及應用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現狀及應用 2004-2-18 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現狀及應用 李世濤喬學亮陳建國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綜述了當前透明導電薄膜的最新研究和應用狀況,重點討論了ITO膜的光電性能和當前的研究焦點。指出了目前需要進一步從材料選擇、工藝參數制定、多層膜光學設計等方面來提高透明導電膜的綜合性能,使其可見光平均透光率達到92%以上,從而滿足高尖端技術的需要。 關鍵字:透明導電,薄膜,平均透光率,
2、ITO,電導率 1前言 透明導電薄膜的種類有很多,但氧化物膜占主導地位(例如ITO和AZO膜)。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簡稱爲ITO)薄膜、氧化鋅鋁(Al-dopedZnO,簡稱AZO)膜都是重摻雜、高簡並n型半導體。就電學和光學性能而言,它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透明導電薄膜。金屬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TCO:TransparentandConductiveOxide的縮寫)的研究比較早,Bakdeker於1907年第一個報道了CdO透明導電薄膜。從此人們就對透明導電薄膜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3、因爲從物理學角度看,透明導電薄膜把物質的透明性和導電性這一矛盾兩面統一起來了。1950年前後出現了硬度高、化學穩定的SnO2基和綜合光電性能優良的In2O3基薄膜,並製備出最早有應用價值的透明導電膜NESA(商品名)-SnO2薄膜。ZnO基薄膜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得火熱。TCO薄膜爲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晶粒取向單一,目前研究較多的是ITO、FTO(Sn2O:F)。1985年,TakeaOjioSizoMiyata首次用汽相聚合方法合成了導電的PPY-PVA複合膜,從而開創了導電高分子的光電領域,更重要的是他們使透明導
4、電膜由傳統的無機材料向加工性能較好的有機材料方面發展。 透明導電膜以其接近金屬的導電率、可見光範圍內的高透射比、紅外高反射比以及其半導體特性,廣泛地應用於太陽能電池、顯示器、氣敏元件、抗靜電塗層以及半導體/絕緣體/半導體(SIS)異質結、現代戰機和巡航導彈的窗口等。由於ITO薄膜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特性,因而近年來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在薄膜電晶體(TFT)製造、平板液晶顯示(LCD)、太陽電池透明電極以及紅外輻射反射鏡塗層、火車飛機用玻璃除霜、建築物幕牆玻璃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形成一定市場規模。 製備透明導電薄膜的方
5、法很多:物理汽相沈積(PVD)(噴塗法、真空蒸發、磁控濺射、高密度等離子體增強(HDPE)蒸發、脈衝鐳射沈積(PulsedLaserDeposition,簡稱PLD)技術、化學汽相沈積(CVD)、原子層外延(ALE)技術、反應離子注入以及溶膠-凝膠(Sol-Gel)技術等。然而,適合於批量生産且已經形成産業的工藝,只有磁控濺射法和溶膠-凝膠法。特別是,濺射法由於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易於獲得大面積均勻的薄膜,而被廣泛應用於顯示器件中ITO薄膜的製備。美歐和日本均在發展ITO産業,其中日本夏普、日本電氣和東芝三大公司都在其工廠內開發
6、ITO薄膜。深圳幾家導電玻璃公司在進口和國產生產線上製造LCD用導電玻璃。而AZO薄膜由於其在實用上還有許多問題,現在還處於研究階段。綜上所述,ITO薄膜性能優異,製造技術成熟,産品應用廣泛,需求量巨大,産業化前景看好。 2透明導電膜的性能 透明導電膜是指:1)對可見光(λ=380~780nm)的光透射率高;2)電導率高。確切地說,可見光的平均透光率Tavg>80%,電阻率在10-3Ω·cm以下的薄膜才能稱爲透明導電膜。透明就意味著材料的能帶隙寬度大(Eg>3eV)而自由電子少。另一方面,電導率高的
7、材料又往往自由電子多而像金屬,從而不透明。只有能同時滿足這兩種條件的材料才能使用在透明導電膜上,這就從理論和工藝上給人們提出了有趣的矛盾。爲了使透明金屬氧化物膜具有一定的導電性,就必須使薄膜材料的費米半球的中心偏離動量空間原點。根據固體物理學的理論,可以利用“載流子密度”的“雜質半導體”技術,製備既有較高的電導率又有良好透光性能的薄膜。現在製備透明導電膜的技術有兩種:1)造成氧空位在;2)摻雜。 2.1ITO薄膜的結構 用SEM(掃描電鏡)研究了採用各種技術生長的ITO薄膜的微結構,結果表明:各種方法製備的
8、ITO膜都爲立方鐵錳礦多晶結構(即立方In2O3結構)。工藝不同其多晶結構主取向不同,也會稍微影響其晶格常數。組成多晶體的大晶粒中含有亞晶粒區In2O3。 2.2ITO薄膜的電學性質 ITO膜的主要成分是In2O3,其禁帶寬度爲3.75~4.0eV,所以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