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15637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27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沁阳联盛电力有限公司GFM蓄电池充放电方案我公司使用的固定型阀控密封免维护蓄电池是北京双鸽蓄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安装于2005年10月份,型号为GFM—400,为了保障发供电安全,编写了GFM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1.测试前准备 1.1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万用表、测温仪、0--100A标准直流表、1—5v标准直流的电压表、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防护眼镜、手电筒。 1.2环境检查 蓄电池房环境检查:房内应该凉爽、干燥,蓄电池房内的通风需运行正常,温湿度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1.3电池检查
2、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电池连接检查:对电池间的连接铜排是否紧固做检查,检查组间接线应无扭力及腐蚀。1.4蓄电池充、放电技术要求 1)熟知电池厂方提供的数据:放电截止电压10小时放电率的终止电压为1.85v。2)电池系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只电压不应低于2.10v,如长期低于2.10v时则需进行平衡充电。方法是:补充充电电压和充电时间可为单只2.34v充24小时或2.4v充12小时。温度控制在21℃—32℃.3)蓄电池如系浮充使用每只电池电压控制在2.23v±0.005伏
3、左右。4)均充限流:在放电后采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充电,初次充电电流不得大于100A,充电电压每单只2.35v—2.4v。具体充电方法为:先用不大于上限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待充电到单只平均电压到2.35—2.4V时,改用平均单只电压2.35—2.4v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结束。5)GFM电池循环使用时充电完成标志:a)充电时间18至24小时b)恒压充电末期连续三小时充电电流不变化。1.5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1.5.1循环使用充电电量为放电电量的1.2—1.5倍,过充或过放都将影响蓄电池的寿命。1.5.2恒压2.35v—2.4v充电的电压值,是在环境
4、温度25℃时规定的,高于时充电电压要降低,低于时充电电压要相应提高,降低或提高的幅度为每变化1℃每只增减0.005伏。1.5.3使用的蓄电池,每季在停机的情况下,应检查单只电池的开路电压,如发现充电结束两小时后,其中一个单只的开路电压小于2.10v,则整组电池应进行平衡充电。 1.5.4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如搁置时间长,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其原有容量。 1.6人员准备 组长;靳资跃技术指导;董克礼测试人员;王曙光、张霞、及电气当班人员 2.测试方案本测试方案依据国标GBT19638.2-2005和行业标准YD/T799-20
5、10制定。 在多种容量测试方案的选择上,受资金和设备的制约,实际工作中更多采用在线容量测试,但目前我公司未有生产,又无供电线路出线,因此采用下线方式以恒电流放电进行容量测试。根据放电电流的大小,又分为10小时率放电测试,3小时率放电测试等。因为本项目中电池放电电流在400A左右,并对应电池厂家提供的(蓄电池恒电流表/恒功率表)查得,此电池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400A,故实际电流满足测试要求。本次测试采用10小时率放电测试。2.1放电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包括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2.2在电池浮充状态下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电压。(单只电
6、池电压及总的端电压) 2.3完全充电好的蓄电池静2h--24h,在25℃±5℃环境中开始放电。放电前,应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单只电池电压。 2.4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其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2.5放电期间应测量蓄电池的每只电压及端电压和室温,10h率试验的测量时间间隔为1h,放电末期应随时测量,以保证准确确定终止电压时间。 2.6如果温度不是25℃,则需按照公式(1)换算成25℃的容量。 Ce=Ct/[1+K(t-25℃)]………………………………………(1) 式中: 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7、 K——温度系数:10h率容量测试时,K=0.006/℃2.7本次充放电采用电瓶全脱离方式进行,设备运行的保护直流电源,由锅炉的DCS不间断电源直接接入主控的控制母线上,保证负载的安全供电。但在这期间严禁开关合闸操作,直流油泵电源要退出等措施。(浮充电及强充电柜与生产脱离,直用于蓄电池充电) 2.8对放电过程中的单个电瓶电压及时测量并记录,并在操作区域挂警示标示,每小时记录一次。 3.测试结论 蓄电池放电测试表2013年月日序号00:01:02:0304:05:06:07:08:09:10:AH1--104 根据记录数据可知目
8、前电池容量达到设计要求,运行正常。 4.总结 虽然电池容量测试耗时耗力,却是检测电池性能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故障隐患都能在此过程中显现出来. 2013年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