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中的纵向比与横向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较文学中的纵向比与横向比.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本文由华夏秋枫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比较文学中的纵向比和横向比--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所谓比较文学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研究,不同国
2、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我无法全面做出很详细的比较,只能根据专家们的论文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做个简单的比较。首先我们先谈谈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主张用实证的方法确立两国文学间或多国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该主张不仅淡化了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性),又因其设定了一个“有是因则有是果”的研
3、究路径,因而被人指责为文学研究中的“声誉争夺”。应该说,对影响研究的上述责难,主要是针对其方法上的局限性。影响研究是由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它主张用实证的、事实联系的方法处理来自不同民族之间业已存在的实际联系,旨在确立两国文学间或一国文学与多国文学之间的联系,而要说明影响的存在,往往要在实证的方法下来进行,因此实证的方法又成为文学影响研究的核心操作手段。梵·第根在他的《比较文学论》中明确指出,“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并强调影响研究的历史意识和事实联系。“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
4、,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学科的涵义。”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一书,正是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为影响研究提供了一套具体完备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后来得到基亚等人的推波助澜,于是影响研究成为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其偏重于来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事实和实证,从而限制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具体地讲,传统的影响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负面性。法国影响研究方法“科学性”一、法国影响
5、研究方法“科学性”的非科学性二、法国影响研究目的的非审美性影响研究的“欧洲中心”三、影响研究的“欧洲中心”性在追溯影响关系时,梵·第根主张研究者应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路、、径,去尽可能搜集材料,为之铺路搭桥。这一描绘路径的方法,不仅与比较文学所展示的前景相去甚远,而且也违背了前辈们的初衷。在这个路径中,除了作者读过的书籍、游记、旅游书,与之打交道的人物以及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的引述外,我们并非能说明作家及其作品是在什么程度上对另一作家或作品产生影响的,即使能确立另一作家或其作品就处在影响的终点一端,我们也无法断定其作
6、品就是来自渊源一端的结果。在比较文学中,“影响”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甚至不是一种本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的概念,“影响”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心理的现象而存在的。因为,影响存在着,但“却无法从量的角度去测定”,这等于是说明,一个作家的作品不是来自虚无,因为无法从无中进行选择。一位作家只要致于学,他就不能不有所闻见,前人或同时代的人也就不能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他施以影响。也就是说影响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需要的做的是要以追寻证据的方法来证明影响的存在。这似乎很具有科学性,但是基本上又不存在无影响的作品,而且影响到底有多大?有多广?无法用一个
7、数量的单位将其计算出来。所谓的“影响”也只能是一种精神心理的现象罢了。这也就是影响研究方法的非科学性。一件艺术作品之产生,自然要受到传统的、历史的、外来思想以及一部外国作品的具体触发和刺激,因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从无中来”。那么何谓平行比较?“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对没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比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有或多或少的共性。但另一方面,实际上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东西,没有绝对可比的东西,因为任何不同的东西都具有独特的质的个性。比较文学平
8、行研究的方法论前提就是:没有什么文学现象不可比,又没有什么文学现象完全可比。平行研究就处在了可比与不可比的微妙的境地。说到“可比”,平行研究摆脱了事实关系的束缚,又不受语言、文化、国界、学科的制约,就的确有点像有的学者所讥讽的,具有“无限可比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