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5道德讲堂

2018.10.25道德讲堂

ID:77035869

大小:12.0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1-22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1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2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3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4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5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6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7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8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9页
2018.10.25道德讲堂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8.10.25道德讲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诵经典叁学模范肆念劝善词伍发善心陆目录壹静心贰唱歌曲行崇德礼柒捌送吉祥静心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请大家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在自己心里问两个问题,每个问题默思半分钟。1、您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吗?2、您在工作中是否廉洁奉公、问心无愧?唱歌曲都说粗茶淡饭能养人都说洁身自好利于行都说心底无私天地宽都说造福他人为己任守住清廉是本分决不拿老百姓的一分一文守住清廉是天职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都说

2、情为民系千家暖都说权为民用万户春都说利为民谋天下足都说执政为民得人心守住清廉是本分决不拿老百姓的一分一文守住清廉是天职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守住清廉是本分决不拿老百姓的一分一文守住清廉是天职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守住清廉】诵经典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3、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

4、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赏析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学模范中国的传统道德子罕辞宝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理解。献玉石的人说:我以前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

5、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真正给人教育和启迪。中国的传统道德公仪休拒鱼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己俸禄买鱼吃,如果此刻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实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

6、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中国的传统道德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念劝善词劝善词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功德。利

7、物利人,修善修福。忠国孝亲,敬兄信友。矜孤恤寡,敬老怜贫。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份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此千古垂训,岂不应牢记勤行也哉!发善心行崇德礼送吉祥勤勉廉洁风气清阳光心态享人生送吉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