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千头清真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1000头清真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1000头清真优质肉牛养殖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申报单位:银川万明畜牧养殖有限公司4、项目实施单位:银川万明畜牧养殖有限公司5、项目设施负责人:锁万明6、项目管理单位:银川市西夏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办7、项目设施年限:2008-2012年8、项目建设地点: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9、项目建设地点及投资规模简介9.1项目建设地点: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1000头清真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南部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所在村一兴盛村.9
2、.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建设占地50亩,新建年产肉牛5000头圈舍31栋,2.8万㎡,青贮池1座300㎡,授精点1处,屠宰场1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中心及管理房1处400㎡,购进犊牛1000头,购进大型铡草机及灭菌仪8台,购买饲料5580吨.总投资934.37万元,基中:企业自筹794.37.37万元,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资金14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35万元,有偿资金105万元)。2007年至2008年自筹建设31栋养殖圈舍,2008年完成授精点等建筑物建设,同年购进犊牛1000头及饲料开始育肥,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扣除当年总成本费用550.54万元后赢利1
3、49.46万元.计划建设期10年,年平均销售收入700万元,平均总成本费用544.71万元,年均利润155.29万元.投资利润率16%,财务内部收益率15%,财务净现值1013.46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5年。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辐射范围:西夏区兴泾镇,带动养殖园区及兴泾镇其他养殖散户328户,安排就业人数20人,年人均收入8000元,比项目区外农民多增加收入4000元,通过示范培训可使600多养殖人员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社会提供700吨清真优质牛肉.二、项目编制依据:1、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4、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3005年8月22日)1、《200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暂行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2年12月20日)3、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4、2006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5、2006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无偿资金使用具体规定》6、自治区2007年推进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10、宁夏回族自
5、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11、银川市“菜蓝子”工程建设规划12、银川市西夏区“十一五”规划目标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银川市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直接连接中国西部经济贸易、科技信息和文化的主要集散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前沿,已成为陕西、甘肃、内蒙古比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西夏区兴泾镇优质肉牛生产基地,是银川市“菜篮子”工程需要,是服务城市、保障供给、丰富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2、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兴泾镇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大户,起到了典型作
6、用,带动西夏区畜牧业的发展。但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发展状况在整体上未得到改变。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底,品种落后,科技含量少,经营方式粗放,传统养殖习惯特别是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肉牛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经营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绿色无公害牛肉产品,把兴泾镇畜牧养殖业引向高速高效的现代化发展轨道,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畜牧业的大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畜牧业格局,加
7、快牧业内部结构调整,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科技,实施种子革命,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兴泾镇肉牛产业化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发展、快发展。才能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4、建设清真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加快肉牛产业化生产,作为调整发展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二、项目建设